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讲解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讲解


西方自1890年马歇尔写了《经济学原理》,以经 济学(Economics)替代“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经济学”不叫“政治经济学”了。 1903年他在剑桥大学创立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独立的 经济系,1885年美国经济学会成立,1890年英国皇 家经济学会成立,1895年英国成立了人类有史以来 的第一个专门的经济院校----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以《资本论》为代表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论》)的产生 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个人苦思冥想的结果,而 是时代的产物,是经验的总结,斗争的结果。 (1)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参见p3); (2)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验的总结; 参见: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doc
➢ 近现代/经济的含义
①指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②指经济活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交 换、分配、消费等生产和再生产活动; ③指一个国家国民经济部门或总体,如工业经济; ④指节约、精打细算之意,如经济效益。
➢ “经济”一词的近现代用法在中国的使用是20世纪初。 是从日本引进这一概念的。
➢ 19世纪下半叶日本使用中国古籍中的“经济”一词来翻 译英语词汇“Economy”,当时译为“经济”、“理财”、 “生计”等,直到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的肯定下,才 把“‘经济”译法确定下来。
3、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形成
➢ 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政治经济学是随着资本 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形成的。
➢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作为一门独立 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 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它源于希腊文中的“城市国 家”和“经济学”。
➢ 第一次使用“政治经济学”的是,法国重商主义 者蒙克莱田(参见 p2),意指他要论述的是国家 或社会的经济问题,而不是家庭或庄园管理。所 以,“经济学”与“政治经济学”是通用的。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条件 ➢ 客观条件:18世纪末-19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三大工人运动。 ➢ 理论条件:古典政治经济学(研究重点从流通 →生产,劳动价值论),空想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主观条件:两个根本转变: 世界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 政治立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共产主义。
威廉·配弟(1623-1687)→亚当·斯密(1723-1790)→李嘉图(1772-1823)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和缺陷
❖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贡献(参见p4-5):批判封 建主义经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资本主 义生产和分配规律,提出了劳动价值理论,涉 及到了剩余价值问题等。这些成为马克思主义 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的实质和“经济”的最初含义 ➢ 政治—统治阶级通过管理公共事务,协调各方利益,以达到
有利于本阶级的阶级统治. ①形式:对公共事务的管理. ②实质:使本阶级利益最大化.
➢ “经济”的最初含义 ✓ 中国:《晋书》--“经邦济世” “经国济民” :治理国
家、拯救庶民,实为政治之意。 在中国,“经济”一词连用最早见于隋《 文中子•礼乐
篇》的“经济之道”,杜甫诗中有“古有经济才,何事独 罕有”。
✓西方:古希腊色诺芬《经济论》:家庭管理。 经济一词在英文中是Economy ,源于希腊语 oikonomia,原意是“家庭管理”。 在西方文献中,最早使用“经济”一词的
是 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他论述了以家庭为单位 的奴制经济的管理,因为当时的经济活动是以 家庭为单位的。他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是善良 的主人如何管理好自己的财产。
❖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经 济的实质。为什么?
❖ 因为不能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与实质。
3、资产阶级庸俗政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济学(19世纪30年代以后)
代表人物有法国的萨伊、巴斯夏;英国的马尔萨斯、西尼耳、 穆勒;美国的凯里克拉、奥国的门格尔、庞巴维克等。 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主要任务是适应资产阶级的需要, 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辩护。 历史上还有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如西斯蒙第、空想社会主 义经济思想如罗伯特•欧文等。 现代西方经济学有以马歇尔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瑞典维克塞 尔为代表的瑞典学派、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弗里德 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萨缪尔逊为代表的后古典综合学派、 坎南、罗宾斯为代表的伦敦学派、拉弗、费尔德斯坦为代表 的供应学派、卢卡斯的理性预期学派、欧根等的弗莱堡学派 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 讲解
导论
主要内容 一、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三、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和意义 四、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 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 服人。
——马克思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但近年西方又开始多用“政治经济学”,因为现代 西方经济学发展遇到许多问题,仅从经济学的角度 无法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总是与政治、社会、 文化、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不考虑这些因素, 难以提出经济问题的正确解决办法。
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启蒙:重商主义(16-17世纪) ➢ 代表人物有蒙克莱田(1575-1622年)。 ➢ 重商主义认为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一切经
济活动都是为了获得金银。重商主义最早使用 “政治经济学”这一术语,但研究范围限于流 通过程,主要是商业和海外贸易。
➢ 重商主义之前是重农主义,代表人物有法国的 布阿吉尔贝尔、魁奈等。重农主义认为农业劳 动是唯一的生产劳动,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 经基础。
2、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17-19世纪)
❖ 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威廉•配第(创立者)、亚当• 斯密(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最后完成)。
2、经济学的产生
➢ 从历史角度看:
自从有了人类,就有经济活动; 人们对经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经济思想(粗疏 的、不完整、不系统); 经济思想系统化形成经济理论; 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成为一门学科,形成经济学。
➢ 从经济学本身角度看:
经济学的生产:资源的稀缺性; 经济学的任务:研究财富的创造和分配; 经济学的内容:对资源进行抉择,即生产什么、生产多 少、为谁生产、何时生产、怎样生产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