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学校课堂教学的要求及应注意问题一.亟需要做到的基本要求是:
1、教师要明确每节课要让学生学会掌握什么。
站在学生的角度,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解决目标问题。
2、每节课45分钟大约要分成几个阶段,先干什么,后干什么,解决过程无序问题;
3、采用什么方式方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学会掌握所学知识,解决效率质量问题;
4、知道哪些知识需要教师讲解,哪些知识学生自学即可,哪些问题需要小组讨论,哪些知识需要不断的训练,解决老师讲和学生学如何结合的问题。
5、一定要注意每节课的课堂总结,让学生知道一节课学了什么,目标达到了吗?重点难点解决了吗?解决零散知识纳入知识体系问题。
总的要求是,老师要管住自己的“嘴”,放开自己的“心”,“竭尽全力”使自己少讲,放心大胆让学生多学多练。
二、课堂教学建议
1、加强对学生管理
老师要把对学生的管理落实到教学的每个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仅要关注到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能够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适时鼓励表扬,指出做的好的地方,指出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把对学生的管理和习惯的培养渗透到了课堂教学中,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面向全体学生
教师一定要关注学困生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很容易用学生的集体回答代替个体学生的回答,貌似大家都掌握了,其实不然。
教师在课堂上注意优秀学生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对学困生的辅导,真正面向全体,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和提高,而不能让部分学生的齐声回答来掩盖了学困生知识的缺陷。
3、始终以学生学为中心
老师的讲解代替不了学生在自主思考和感悟。
老师总认为我讲过了学生就应
该掌握了,没有讲过的学生就不会。
事实上,学生的自省自悟、自主学习和训练比老师苦口婆心的讲更重要。
建议老师们课堂上要留足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训练的时间,自我反思的时间,要让学生的自我训练中发现问题,掌握问题解答的方法策略。
特别是自习时间和早读午练时间、课间休息时间,老师要坚持做到放手给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教师要利用这个时间对学困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要研究作业布置策略。
各学科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前五名学生要多布置开放性作业、拓展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给他们学习主动权;后五名学生要减少作业量,布置针对性强的作业,做一点会一点,其他学生作业量适中。
让优秀学生更优秀,学困学生有进步。
4、讲解要精而不泛
适当增加课容量。
不要为了顾及差学生,而放弃了大多数学生,有些知识一时让学生掌握可能很难,但过一段时间随着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自省自悟可能会无师自通。
课堂上一定要注意不能无休止的做重复性劳动,教师讲解要精准、要讲解重点难点疑惑点,不要泛泛而讲。
要学会因材施教,对特殊学生的针对性辅导比泛讲要有效得多。
最好的教育是不教之教,是帮助每一个人认识他自己,成为他自己。
因为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
作为教师要给孩子自由,给他时间,给他空间。
你给他一个舞台,他就能还给你一个精彩;你给他一个空间,他就能为你创造无数辉煌。
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与学生,相信他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书写自己的精彩;就是要发现孩子与学生,发现他们的潜能与个性,让他们真正地成为自己。
三、课堂教学应注意问题
1,要认真研究课标,研究教材。
准确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生长点。
分清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知识的关键点。
旧知识到新知识是怎样过渡的,学习新知识需要注意什么。
要逼迫学生进行深入思考,要让学生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大胆整合课程,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要有大局观,要整体设计把握教材内容。
设计教学目标要精准。
2,课堂教学语言要精练准确。
组织学生活动的指令要明确,对学生的评价要及时准确。
3,抓住学生出错地方,作为教学宝贵资源。
教师上公开课,最怕学生出现
错误,但是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典型错误进行教学,处理好学生的错误又往往会成为课堂的亮点。
4,要设计有效的问题串。
问题是最好的教学。
课堂教学的设计就是对问题的设计。
设计系列小问题,引导学生思维螺旋式上升。
5,课堂上要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能是硬生生的,不是老师直接交给学生的,应该是让学生在背景体验中,自然而然获得的。
6,多媒体使用和板书问题。
多媒体使用要恰到好处,不能简单将教案搬到课件中,利用多媒体是为了解决我们的基本教学手段不能解决的问题,多媒体不能代替板书,要谨慎使用。
7,教学是慢的艺术,不能草草学习知识,以便陷入题海战术,帮助学生理解通性通法,课堂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课前要在认真学习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重点放在课堂教学设计上。
可以沿着以下思路进行:
课题引入,重在激发学生兴趣。
课题引入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论哪一种方式,我认为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积极性是重要的。
学生有了学习新知识的欲望和要求,他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其中,学习的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另外,每一节课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往往都是建立在以前所学基础上,真正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并不是很多。
因此,在课题引入的环节,一般要进行旧知识的复习,而新知识又往往是旧知识的深化和延伸。
所以,复习环节就会成为引入新课的一种最常用的方式。
新课学习,教师导要思路清楚,学生学要主动积极。
这是一堂课的核心,也是事关课堂效率高低的关键。
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非常清楚的知道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哪里用时多、哪里用时少,哪里重点点拨、哪里学生自学、哪里学生讨论,重点训练指向哪里等。
学生也要有高度的精力投入学习,弄明白知识的来龙去脉,不留一点疑惑。
重点内容,要紧紧围绕。
一堂课的重点也就是几个甚至一个,但是怎样围绕重点知识进行学习,有效突出重点是老师备课时重点研究的内容。
教师要从知识
的引入、讲解、例题习题的选择、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等各个方面进行突出,学生自省自悟,教师点拨诱导,训练由浅入深。
难点突破,要方法多样。
难点要讲究突破的方法:或是由浅入深,步步为营;或是重点讲解,讲清讲透;或是合作讨论,辨明是非。
等等。
不管怎样,教师一定要舍得花时间,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让学生真正将难点学深学透。
巩固训练,要讲究层次台阶。
课堂训练是巩固新知识的有效手段和方法,训练题一定要“小坡度,密台阶,有层次。
”好的学生要能提升能力,中间层次的学生要保证当堂所学知识能掌握起来,稍差一点的学生要能掌握好基础知识,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课堂小结,要注意融入知识体系。
课堂小结是画龙点睛之笔,必须要重视。
好的课堂小结,既能把一节课所学进行总结提炼,把重要的知识点、应该注意的问题、需要总结的方法等进行概括,又能将知识融入体系之中,并且为下面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课后作业,要因材施教针对性强。
课后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让学生应用所学解决问题的考查和训练。
作业多了会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少了起不到训练的目的。
因此,作业要适中,要分层次布置,不同学生提出不同作业要求,要增加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