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第80、81页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建立三角形的表象。
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结合操作活动,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认识三角形的高,并学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难点:对三角形稳定性的理解,认识并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具:多媒体、三角板、小棒子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引入新课
师: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图:你能说出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吗?
师:说一说你对三角形有哪些认识?
师:同学们对三角形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和三角形有关的知识。
板书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画一画
师: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画出你心中的三角形(师在黑板上画一个)
(把学生画的三角形个别进行展示)
(1)它们的大小不一样,形状不一样,为什么都是三角形?
(2)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板书: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
(3)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板书)
师: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所画三角形各部分名称
师: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2.建立三角形的概念
(1)判断
师:说说下面的图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不是?说明理由(依次出现)
(2)根据学生的判断修改,引入三角形的概念
(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理解“线段”、“围成”
3、认识三角形的高并学画高
(1)理解高
师:夏令营的时候,每位小朋友都会带上帐篷(展示帐篷图)
师:帐篷上有什么图形?你能找出来吗?生:三角形
师:有一位小朋友想知道这顶帐篷有多高,需要量一量,应该怎么量?
思考:①从哪里量起
②量哪里的长度
③与对边的关系
生:总结出从顶点开始量起,垂直于对边
展示:
底
总结(PPT展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作一条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2)画一画高
师:请你们在自己刚刚所画的三角形上画出一条高,并标出底
(请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进行板演。
)
师:说说画法,三角板怎么摆?
总结: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底对齐,另一条直角边与底边相对的顶点对齐,沿着直角边画一条虚线,最后标上直角符号和高。
(3)思考:你还能画出其他的高吗?一个三角形共有几条高?
(4)练一练①:找找下面这两个图形中的底相对应的高
②判断:图形中所画的高正确吗?为什么
高
高
∟
底
高
底
③拓展:如何画出这条底边所对应的高?(钝角三角形中的高)
三、动手实验,感悟特征
1、展示图片,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图形上有三角形?
2、找一找课本81页例2图中的三角形,并标出来
3、思考: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除了美观之外还有什么作用?
生:坚固、不易变形
4、三角形不易变形,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我们来做个实验证实一下
(1)用三根(5、7、7厘米)小棒做一个三角形
(2)用4根(5、5、7、7厘米)小棒做一个平行四边形
比较:做成的三角形形状大小都一样,平行四边形形状不一。
(3)小结: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三角形的这种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PPT展示)
(4)平行四边形怎么做才能拉不动它?生:加一条小棒变成两个三角形
(5)还能举出生活中哪里有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吗?
5、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哪个搭法更加牢固,为什么?)
课本第86页第三题
四、练习巩固
1、课本第86页练习十四第1题
2、(1)由三条线段()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有()条边、()个角和()个顶点。
(3)三角形具有()性。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