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学课件】《劳动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教学课件】《劳动经济学》期末总复习


1.劳动参与率的计算(P47)
2. 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因素(P48) 3. 劳动力供给弹性的计算(P70页24题) 4.无差异曲线的特征(P54) 5.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的基本模式——主体均 衡条件MRS=W(P57) 6. 收 入 效 应 与 替 代 效 应 对 劳 动 时 间 的 影 响 (P63) 7.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P65)
3.政府转移支付和补贴对劳动力供给的影 响(P132)
政府转移支付对劳动力供给存在负向影响。
政府转移支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对农业的补贴,对稳定乡村劳动力供给 具有重要意义。
4. 个 人 所 得 税 对 劳 动 力 市 场 的 影 响 (P132)
个人所得税将导致劳动力供给量减少,工资率提高,就业量下降。
O
t
T
图5-2 一般培训与工资
2.特殊培训的成本和收益
W
共担成本,共享收益!
Wc’
企业收益
wa wu wc
wu’ wa’
个人收益 个人成本 企业成本
Wa:接受特殊培训员工到其他企业的工资; Wu:员工在接受特殊培训期间的工资; Wu’:员工在接受特殊培训之后的工资。
O
t
T
图5-3 特殊培训与工资
项目6 劳动力流动
5.社会保障税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社会保障税对劳动力需求存在着负向影响。
项目7 工资制度设计与收入差距
1.影响工资确定的因素(P153-155) 内在因素、外在因素 2.效率工资理论(P165) 3.分配均等程度的度量尺度 洛伦茨曲线、基尼系数、收入不良指数、阿鲁瓦利指数、库兹涅茨指 数
②在达到利润最大化之前,如果少雇用一个劳动力, 会少赚利润___________元。
③在达到利润最大化之后,如果多雇用一个劳动力, 会损失利润___________元。 ④判:在其它条件不变下,如果工资率上升,企业 肯定减雇人员,以达到即时工资率下的最大利润。 ( )
2.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也就是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的决定。 (P32)
3.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P36图2-4)
4.劳动力供给的变动对均衡的影响(P36图2-3)
项目5 人力资本
1.人力资本投资的四种主要形式(P106107)
◆普通教育(最重要的形式) ◆职业技术培训(与具体职业联系) ◆健康保健
教学课件
《劳动经济学》
期末总复习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各项目重要知识点复习
第二部分:考试题型与分值安排
第一部分: 各项目重要知识点复习
项目1 像劳动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1.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稀缺的劳动资源配置 2.劳动资源的稀缺性(P16)
3.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实证研究方法(P17)
计算题
1、计算劳动力的供给弹性,并判断是富有弹性还是缺乏弹性。 2、计算年度失业率。(参见教材P232)
3.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计算
(续上页)
①在市场工资率为 48 元的情况下,企业雇用到第 _________ 个单位劳动力时实现了利润最大化。此 时最大化的利润为____________元。
规范研究方法的价值判断或价值标准, 是指“互惠”。
互惠,是指从社会的角度看没有人损失的交换,即交换的结果使社 会的福利不因交换或减少。包括三种情况:
(1)参与交换的各主体均受益; (2)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但无人受损; (3)参与交换的部分主体受益,部分主体受损,但受益大于受损。
项目3 劳动力供给
项目10 失业
1.失业的界定 狭义的失业:有劳动能力的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的并有就业愿望的 劳动者失去或没有得到有报酬的工作岗位的社会现象。 2.失业的类型(6种): 3.失业的度量指标: 失业率、平均失业持续期、年失业率
第二部分: 考试题型与分值安排
题型与分值安排
一、单选(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国家财政(P130)
国家财政由政府收入和政府支出两个方面构成。
政府支出包括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分为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 两类。
政府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是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转移支付不增加国民收入。
2. 政府转移支付和补贴对劳动力市场 影响(P131)
转移支付与补贴的数量变动不影响国民收入总量的变动,因此与经济 社会的就业总量无关。 转移支付与补贴影响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需求结构。
◆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本优化配置)
2.什么情况下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PV≥PVC,r ≥S(P108)
3. 教 育 投 资 的 成 本 与 收 益 ( P111 、 P112)
教育投资的收益是一种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收益:
货币性收益——高工资 非货币性收益——高学历给个人带来的声誉、基于大学学历基础上的某些职业的社会 评价、声望等。
项目2 劳动力市场
1.均衡的含义(P31-32)
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一般含有两重涵义:
其一指某种经济现象所处的状态(相对稳定、不再变动);
其二指分析方法(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调整实现均衡
的方法)。
均衡分析分为局部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均衡分析又分为静态均衡分析和动态均衡分析。
二、多选(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6分,共12分) 四、计算题(共2题。8分+12分=20分)
பைடு நூலகம்
五、综合分析题(共1题,共13分)
简答题
1、简述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的原则。 2、画图说明企业长期劳动力需求是如何决定的。 3、画图说明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 4、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哪几类?分别画出相应的图示。 5、画图说明在劳动力供给不变情况下,劳动力需求变动对劳动力市场 均衡的影响。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学费、书本费等直接教育费用、包括任何超出 不上大学的生活费用)、间接成本(机会成本)和心理成本。
4.一般培训与特殊培训的区别
W
独担成本,独享收益! wu’ 培训收益
wa 培训成本 wu
wa’
Wa:员工不接受一般培训间的工资; Wu:员工在接受一般培训期间的工资; Wu’:员工在接受一般培训之后的工资。
项目4 劳动力需求
1.劳动力短期需求的决定原则(P89) 2. 劳动力长期需求的决定原则(P95-96) 3.规模效应和替代效应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4.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计算(P81) 5.劳动力需求自身工资弹性的影响因素(希克斯-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P82-84) 6.劳动力交叉工资弹性(P84)
实证主义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 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 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用事实说话
(2)规范研究方法(P18)
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其目 的在于:提出一定的标准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并以该标准作为制定 经济政策的依据,以及研究如何使经济现象的运行符合或实现这些标 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