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实录

《林冲棒打洪教头》教学实录

课堂设计:第一课时第一板块:朗读题目(播放课件:音画视听“大河向东流,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师:(引子)“话说,北宋政和年间,纲纪败坏。

贪官污吏把持朝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天下英雄豪杰,纷纷起义。

这便引出了你们所见的——生:《水浒传》一百零八将部分之人之士。

”师:(开脸儿)今天先表一人(对着图说),此人东京汴梁人士,生得豹头环眼,燕颔(hàn)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的年纪。

官至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人送外号——豹子头。

此人姓甚名谁?生:林冲!(板书“林冲”)师:面对千年的人物,该怎样读出来?(生再读,有力量了。

)师:说到豹子头林冲谁人不知,哪个不晓,所以《水浒传》六至十一回都写到了他(课件):生:(朗读)第六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生:(朗读)第七回——“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生:(朗读)第八回——“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题目板书完整:棒打洪教头)师:这便引出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八回的一个章节。

让我们好好朗读题目!(课件)生:林冲棒打洪教头。

(重音在“打”。

)师:(点评)如闻其声!生:林冲棒打洪教头。

(重音在“林冲”。

)师:(点评)如见其人!生:林冲棒打洪教头。

(重音“洪教头”。

)师:(点评)打的不是别人,就是这“洪教头”!师:好文在手,须得琅琅上口!今天我们就像读题目一样,逐字逐句地,细细地朗读这篇千古文章。

(板书:朗读)第二板块:朗读外貌师:(引读)且说林冲遭受高太尉的陷害,被开封府发配沧州。

一天午后——生:(朗读)两个差人押解林冲来到了柴进庄上。

柴进见了林冲心中大喜,忙叫庄客杀鸡宰羊,厚礼款待。

席间庄客来报:‘洪教头来了!’”林冲转身一看,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师:瞧,这副模样——来者不善!咱们好好读出人物的外貌。

(课件)生:(朗读)“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师:谁来再朗读,让我们见识见识他的尊荣?生:“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朗读时,没有重音“挺”。

)师:洪教头的胸脯不够挺啊。

生:“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师:洪教头胸脯“挺”了,可戴的头巾不够“歪”!生:“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终于读出了一个“挺”着胸脯,歪戴头巾的洪教头。

)师:朗读着落至此,洪教头给我们怎样的印象?生:这是一个骄傲的教头。

生:我觉得洪教头特别没有礼貌,给人感觉很无礼。

生:洪教头一出场就想要显示自己的威风吓住林冲,也许就是要这样打扮。

生:洪教头给我傲慢的印象。

有点盛气凛然。

师:凛然?生:盛气凌人。

师:好一个人前人后,百步威风的主儿!将同学们所说的词语归纳起来,那就是:狂妄!(板书)就这么读,人物的形象仿佛就在我们眼前。

生:(读)只见来人挺着胸脯,歪戴着头巾。

第三板块:朗读语言一、第一次对话(一)朗读洪教头的语言师:古人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可这狂妄的洪教头与林冲萍水相逢、素未谋面,却全然不顾柴进介绍,便自顾冒了一串问话,于是就引出了下面的内容,好好读读。

(出示以下文字)生:(放开声音朗读人物的语言):柴进指着林冲对洪教头说:“这位是林教头。

”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柴进说:“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洪教头见他退让,以为他真的不会枪棒,便越发要跟他交手。

柴进说:“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师:千古美文,要老老实实地走进去,逐字逐句读。

先让我们细读第一句——生:(朗读)洪教头向柴进问道:“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师:“何故”就是无缘无故,就是为什么。

谁再来读,体会这“何故”?生:“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朗读,重在体现“何故”。

)师:是啊,柴进何故如此?洪教头感到疑惑。

师:再看,“厚待”那可是——生:款待。

师:既然如此,为什么用厚待而不用款待?生:厚待是热情款待。

师:好一个热情款待。

谁再读,体会这如此的厚待?生:“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朗读,重在体现“厚待”。

)师:对林冲“何故”如此“厚待”?这难免让洪教头再次疑惑。

生:“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再读,体会疑惑。

)师:柴进呀,柴大庄主,你怎么能厚待这个脸上刺着金印的“犯人”!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再读!生:“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朗读,重音在“犯人”。

)师:洪教头真是疑惑满腹。

那就请你扮演洪教头,带着你的层层疑问,再好好问问柴进!生:“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朗读侧重点不同,表达的感情也不一样。

)师:听洪教头这么一问,柴进赶忙解释说——生:(朗读)“这位林武师非比他人,乃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啊。

师:没想到洪教头又冒出了第二句——生:(朗读)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师:“怎么能如此轻信?”这句话,言外之意就是——生:言外之意就是,你不能轻信。

师:刚才是疑问,现在可是反问。

让我们好好听听洪教头的反问!生:“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朗读,读出反问的语气。

)师:慢慢数数洪教头的话,他给林冲起了多少外号?生:(教师和学生一起在这句话中提取)有“犯人”;生:“流配的犯人”;生:“吃闲饭的”;生:“冒牌武师”;生:“骗子”;师:呵呵,一共五个称呼。

每一个外号都是冷嘲热讽,想想洪教头该怎么一字一顿地数落挖苦林冲?生:“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朗读时,体现“数落”的语气。

)师:掌声给他。

一字一顿的,把对对方的评价都送到对方的耳朵里。

就要这样一字不差的数落、挖苦。

这里还要注意,洪教头是“冷笑”了两声说的,你就是洪教头,来冷笑两声,再数落反问。

生: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把文本中“冷笑”变成了真实的声音,然后再数落反问的语气读。

)师:听到洪教头如此反问,咄咄逼人,柴进又解释道——生:(朗读)“你可别小瞧了他呀!”师:没想到这句话没能让洪教头幡然醒悟,冷静下来,反倒是火上浇油——生:(朗读)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展开想象,他会怎样“跳起来”的?(学生说出什么样,就直接引导表演朗读。

)生:(学生跳起来朗读)“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一定是火冒三丈!生:(学生跺脚)“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吹胡子瞪眼!生:(学生拍着桌子)“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师:那可真是拍案而起!生:(学生捶着胸脯)“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那真是青筋暴起!看来,洪教头对林冲,那真是七个不服,八个不忿儿,一百二十个不满意。

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生:(教师引)洪教头跳起来说——(学生接)“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这正是,怒从身边起,恨向胆边生!瞧,洪教头从疑问到反问,到问都不问了,干脆,直接叫板。

听,这声音就在我们耳边连珠炮似地响起来了,连起来再读!生:(朗读)洪教头冷笑了两声:“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柴进说:“哦,你可别小瞧了他。

”洪教头跳起来说:“我偏不信他,他敢和我较量一下,我就承认他是真教头。

”师:朗读着落至此,你又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洪教头?(渗透“朗读就是理解”的观点。

)生:我觉得洪教头太没有礼貌了,太过分了!生:洪教头真是过于狂妄啊,骄傲蛮横!生:这家伙简直不像话了,飞扬跋扈!师:这正是“一样人,便还他一样的说话,更还他一样的评价。

”(板书“无礼”、“骄横”。

)再读!(学生读略。

)(二)朗读林冲的语言师:面对如此狂妄、无礼、骄横的洪教头,而林冲只说了两个字——生:(朗读)“不敢”。

师:这“不敢”一个嫌不够,又重复了一遍——生:(朗读)“不敢,不敢。

”师:别忘了,这两个“不敢”林冲是“连说”的——生:(朗读)“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师:虽说自己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可山外有人,洪教头毕竟也是教头,怎能造次?于是林冲连说——生:“不敢,不敢”。

(读出了谦虚的语气)师:我们听到态度如此“谦虚”。

(板书“谦虚”。

)想到人家是柴进的老师呀,不看僧面看佛面,这个礼节我懂啊,于是林冲连说——生:(朗读,读出了很有礼貌的语气。

)师:我听出是一份“知礼”。

(板书)想到自己是个犯人,已经连遭不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忍着吧,于是林冲连说——生:(朗读,读出一种忍受的语气)“不敢,不敢”。

师:多么忍让的林冲呀!(板书“忍让”。

)(在多重朗读人物语言中,感受人物性格。

)二、第二次对话师:按理说,既然人家林冲不接招,这个故事就该结束了,可这好客的柴进又将了一军——生:(朗读)“我也正想看看二位教头的本事,林武师就不要推辞了。

”师:恭敬不如从命,于是又引出了第二次对话——生:(朗读)众人来到堂前空地上。

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林冲只好也从地上拿起一条棒来说:“请教了。

”洪教头恨不得一口吞了林冲,便把棒在地上猛敲一下,冲向林冲。

两个教头就在月光下一来一往,交起手来。

师:月亮已经上来了,照得厅堂外面如白昼。

瞧——生:(朗读)洪教头先脱了衣裳,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独自耍了一阵,然后喝道:“来!来!来!”师:“洪教头先脱了衣裳”,那叫——摩拳擦掌、赤膊上阵,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生:(朗读,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来!来!来!”师:接着,洪教头“拿起一条棒掂量一番”,这是在干什么?生:看我怎么教训你,带着胜券在握的喜悦,炫耀地说。

师:那就请你带着炫耀的语气再来读——生:(带着一副胜券在握的语气)“来!来!来!”师:这还没完,再看,洪教头又“独自耍了一阵”,这又是何意?生:带着一副挑衅的语气。

师:那又该怎么说?生:(带着一副挑衅的语气朗读)“来!来!来!”师:别忘了洪教头那可是当一切准备停当,运满丹田之气,最后才喝道——生:(带着“喝”声)“来!来!来!”师:从声音的高低上,听出来,你是由高到低朗读。

生:“来!来!来!”师:你是由低到高地喝。

师:从语言的停顿上,还可以是两字在前地喝——生:来来!——来!师:既然如此,从语言的停顿上,还会有两字在后地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