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德育主任论坛发言稿

德育主任论坛发言稿

德育主任论坛发言稿【篇一:德育经验交流发言稿】德育经验交流发言稿三塔中心校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为使我校的德育能进一步发展,现把我校在本学期施行的部分德育活动总结如下,供大家交流。

一、组建强有力的德育领导机构。

本学期我校成立了以副校长为中心,政教主任、团委书记及各班主任为主的网络管理机构,紧紧围绕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依靠全体教职员工,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大力抓好德育的常规管理工作,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以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积极推进了学校优良的校风和学风的建设。

在相互协调中逐步使我校的德育管理工作不断进步。

二、德育工作主题明确,学生教育活动落实到位,效果明显。

学校的德育工作做到月月有主题、有活动安排、活动过程记录及活动效果讲评。

主要工作有推行校园公共区卫生新方案,向学生推荐100首积极上进的歌曲,学习雷锋活动。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契机,组织“《中华魂》读书教育”活动,开展了征文比赛,主题板报比赛。

百科知识竞赛。

让学生了解社会百科,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自豪感。

三、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以《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规范》和《中学生文明礼仪常规》教育为重点,对班级卫生、自行车摆放、学生佩戴胸卡、仪容仪表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

特别是今年实行了校园公共区卫生新方案,政教处对当天各班早晨及中午卫生打扫情况、保洁情况及时给出书面评价,这一举措保证了校园内时时处处干干净净。

政教处加大了日常巡查力度,每周有两次以上校园综合抽查,及时掌握和处理学生上网及其余违纪事件,使学生的违纪率大大降低。

继续做好了校园废品回收工作。

提升了学生爱护环境、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各班都准备废品袋、废品箱,及时回收卫生区和教室可再生垃圾,实现废品回收金额近百元,作班费使用,用于奖励文明学生、学习进步之星、学习优秀的同学、对学校班级有较大贡献的同学或作为班级开展课余活动的经费,这又促进了班风学风建设。

四、全方位加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德育工作效果得到整体提升。

坚持每周一次的升国旗制度。

每次国旗下的演讲确定学生演讲主题和内容。

将国旗下的演讲作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和道德素养教育的有效阵地。

举行普法征文活动。

利用学生大会,对学生进行法制观念教育;利用宣传板报向学生宣传吸烟的危害、预防犯罪、如何防卫等教育。

狠抓考风建设,以严格的考风促学风建设。

考风的好坏决定学风的优劣。

学校利用班主任例会,反复强调考风、考纪的重要性,要求班主任以考风促学风。

学校对考试中有舞弊行为的同学进行了耐心细致地批评教育,学生很受触动,意识到好成绩是辛勤努力的结晶,绝不是不劳而获的。

处理问题学生,净化校园环境。

学校对上网吧、勾结校外人员到学校寻衅滋事等行为的同学,绝不姑息、纵容迁就,发现一个,处理一个,进一步净化、优化校园环境。

本学期我校校园治安情况得到更进一步的巩固。

政教处与班主任实行重点学生谈话制度,针对少数学生存在的心理及其它方面的问题,实行重点学生个别谈话制度,取得很能好效果。

并要求各班级对问题学生进行建档、安排同学帮助、定期谈心、及时与家长联系。

为使初一新生了解学校纪律,掌握初中学习特点,尽快适应初中生活,实现小学向初中的良好过渡,结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青界中学学生管理制度》抓好初一新生入学教育。

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队伍的整体水平。

加强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班主任实现由经验型向理论型提升。

一年里先后组织班主任学习了有关如何开展学生工作的理论文章。

召开每周一次的班主任工作例会,在会上请优秀班主任介绍他们的先进经验,从实践上、理论上帮助班主任提高工作的水平和艺术,提高班主任队伍整体素质。

开好班主任例会。

利用每周一下午的班主任例会,总结上一周的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表扬先进,推介经验。

布置下一周的工作和要求,把班主任的思想和工作重心统一到学校的要求上来,使学校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地开展。

加大班主任工作考核力度。

在总结上学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班主任考核力度,做到干好干坏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拉开档次,充分发挥体制的优势,进一步调动广大班主任工作的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

通过上述工作的开展,目前学生的“三心”(进取心、责任心、公德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学校校风、考风良好。

校园卫生洁净,教室布置规范,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绝大多数学生能较好地遵守《青界中学学生一日常规》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篇二:锦秋中学德育主任论坛发言稿】开创德育工作的新篇章锦秋中学吴永博兴县锦秋中学是一所地处麻大湖畔的省级规范化学校。

现拥有34个教学班,在校生1900名,其中寄宿生1200名,中学高级教师12人,具有中级职称者45人。

市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9人,县级名师4人,“教学能手”14人。

中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5%。

我校1900多名学生他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学校,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映射出我们学校的素质和形象。

为此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不仅要强化内功,而且要借助外力,充分挖掘各类教育资源,形成“合力联动,无缝覆盖”的大德育网络。

下面,我想用三个关键词来介绍我们的基本做法和体会:第一个关键词:“厚德”学校是培养社会人才的地方,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谁服务,这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任务所在。

我校一直把德育工作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我校坚持“校园无小事,处处是教育”,就是把德育工作落实到校园教育的每一角落,把德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1、德育活动----注重感悟“教会学生做人”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我校坚持以德育实践为主体,将德育工作寓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让学生在活动和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

a)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和学习竞赛活动。

如1)、通过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或辩论赛,提高同学们对学习的认识,端正学习态度,刻苦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2)、举行才艺展示活动,如毽球、拔河比赛等等,为同学们提供展示才能的机会和平台;3)举行“爱祖国、爱家乡”知识竞赛,增长同学们的知识,锻炼能力,增进同学间爱国、爱家、爱校、爱集体的情感。

b)组织“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模范共青团员”、“模范团干”、“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等的评比表彰工作。

通过评选“学习标兵”活动,树立榜样典型,激励同学们发奋学习,练好各项基本功。

在师生中营造学先进、赶先进的良好氛围。

c)认真做好学生会、团委干部的选拔培训工作。

采用竞争上岗的形式选拔干部,开展学生干部经验交流活动,对学生干部进行分步骤、分层次的培训;对学习成绩不理想和无心为同学服务的干部及时进行调整,打造一支全心全意服务同学、全心全意锻炼自己的学生干部队伍。

d)以学生会和共青团为载体,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如:组织开展了“植树活动”、“学雷峰”活动;组织开展了“告别陋习树立新风”系列活动,通过讨论、广播、板报、征文等多种形式,发动全校师生查摆陋习、批判祛除陋习。

组织开展了“纪念五.四”、“迎新”“庆祝元旦”等文艺纪念晚会。

e)对毕业班同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理想前途教育,组织了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和毕业调适讲座,为毕业生毕业和升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2、校园环境——润物无声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

走进我们的校园,开阔的广场,整齐的树木,优美和谐。

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

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将“尚礼、弘孝”的校训嵌入教学楼的命名;在教学楼的走廊和主干道设置精美的宣传牌,展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名言警句;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广泛发动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训、校风、学风的制定,楼房、花园的命名,均面向全校师生征集、诠释后讨论确定。

校园内的草坪上那一个个温馨的标语,也来自学生的智慧。

这些看似简单却又独具匠心的布置,是学校丰厚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熏陶。

第二个关键词:“心苑”心理教育可以说是我校办学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这几年当中,我们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不规范到规范。

在本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以及专家的指导下,我们边摸索边实践,积极探索一条有利于初中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教学途径。

一路走来,付出艰辛、收获希望。

1、高标准投入,建立心理辅导室和必备设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加强“阵地”建设,需要一定的硬件设施,学校克服资金困难,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在建辅导室、购书、师资培训、宣传等方面作了不少投入。

分别在前一楼开设了“心语工作室”,在后三楼开设了“温馨工作室”,并配备了电脑、桌椅,书架等必要的设备,添置了心理专业书籍,还开通了“心语热线电话”、设立了“心理信箱”、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在四楼设立团队训练室等场所,为学生提供了说心里话的场所。

这一切都为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有力的条件,保证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我校已经形成了拥有参加心理健康培训班的心理咨询专职教师三人和五名学习心理专职教师,班主任、其他任课教师为兼职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局面。

2、加强宣传,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营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熏陶作用,是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方式。

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为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并内化为良好的心理素质,完成从“外化到内外”、“刚性到柔性”的过程有重要作用。

为此,我们对校园环境作了严格的规范,搞好了学校绿化、美化工作,并设置了校徽,悬挂国旗、名言警句等,并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教育讲座、广播站的“锦秋之声”、升国旗与国旗下讲话、写观后感、召开校运会等,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心理氛围,对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三个关键词:“弘孝”“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具体形式,它的基本内容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感恩回报。

然而近些年来,独生子女成为学生中的主要群体,学生自我意识凸显,唯我独尊,乐于被爱,缺乏孝心。

为了改变学生“孝”现状,使学生从知到行,从不自觉到自觉,从自发的行为到养成有意识的习惯,形成良好的孝德品质。

1、提高学生“孝”认识。

我校为了提高学生对“孝”的认识,在学校环境文化设计中以“孝”为切入点,力求“让学校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并体现出我校的文化内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