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6篇(组织篇)分析
任何协作系统,都包含三个基本要素: 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联 系。
u着重点是环境因素(组织的生命周期/ 组织规模/技术/外部环境/其他),如圣 吉的“学习型组织”。
组织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1、组织规模与组织所处的发展阶段 创业阶段:采用灵活的非正规化的组织形
式,决策由高层管理者个人作出。 职能发展阶段:决策越来越多地由其他管
理者作出,组织结构越来越多地建立在职 能专业化基础上。 分权阶段:采用分权的方法来解决由职能 专业化引起的各种问题,此时,事业部变 得很有吸引力。 参谋激增阶段:为了加强对各部门的控制, 组织内部增设了许多参谋和高级助手。
再集权阶段:参谋激增又导致了直线 与参谋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分权和 高度职能化所带来的问题,诱使高层 管理者再度集中决策权力。
二是传统的组织。如“世袭制”和“封建制” 组织,权力基于先例和惯例。
三是合理化—法律化的组织。如韦伯的“官 僚型组织”,权力建立在职位基础上。
u 从静态的角度出发,以效率为目标来 研究组织内部结构与管理的合理化,
只考虑组织内部的因素,而不考虑外 部环境的影响。
图:蒙牛生产车间
图:蒙牛挤奶车间
2. 行为组织理论 u行为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群体参与/
非正式的人际交往/激励),如利克特 的“参与型组织”。
u从动态的角度出发,以建立良好的人 际关系为目标,来寻求建立一个符合 人际关系原则的组织。
表8-2 官僚组织与参与型组织的比较
比较项目 第一类系统组织(官僚型)
领导方面 上下级之间缺乏信任;下属无 权参与讨论;领导不愿听取下 属意见
激励方面 用严格的控制和惩罚,结合金 钱刺激来控制员工的行为
【思考题】组织结构与组织、组织成员之间 有怎样的关系?
图:海南大学党政管理机构设置
二、组织理论概述
所谓组织理论指有关组织结构和组织关系 的系统设想。 1. 古典组织理论 u 着重点是结构因素(主要秩序/因素稳定性 /组织目标/标准化/规章制度)。 一是神秘化的组织。如宗教组织,权力基于 领导者的个人魅力。
进行分权控制,强调自我控制和自 我解决问题
员工士气高昂,管理者充分理解人 力资源的重要性,注意员工的培训 和发展
图:金融服务人性化 银行大户室
图:飞机上
【思考题】当组织成员要求进修时,官 僚组织与参与组织两种理论指导下的 管理者会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
3. 系统组织理论
巴纳德认为,任何组织都是一个协作系 统,社会各级组织都是由相互协作的 个人组织的系统,称为正式组织。
第六篇 组织篇
本章的教学内容
第一节 组织设计理论综述 简要介绍各种组织设计理论的基本观 点。
第二节 常见的组织结构形式 详细介绍了直线—职能制、事业部制、
矩阵制、项目组、委员会等常见的组 织结构形式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 合。
本章的教学内容
第பைடு நூலகம்节 人员的配备
叙述了人员配备的基本要求、工作内容 及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持续性流水 6
15
作业
4
8:1
7
5:1
10
2:1
图:青年中心中国移动示范点 中国移动自助营业终端机
图:北京国际车展开幕
图:汽车制造
3、外部环境因素
处于相对稳定环境中的组织宜采用机械 式结构;而处于不稳定环境中的组织 多采用有机结构。
表8-4 机械结构与有机结构的特点比较
比较项目 适用环境 专业化程度 职权集中程度
第四节 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甄选;考 核与培训
阐述了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过程与内容; 描述了人员招聘的基本过程;介绍了 考核的目的与作用、基本原则,考核 的方式方法、基本步骤。
本章的教学内容
第五节 权力及其类型 从权力的定义出发,探讨了不同的权力
类型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第六节 授权与授权方法 分析了授权的益处,探讨了授权的基本
机械结构
有机结构
外部环境稳定、简 外部环境变动、复杂、不确
单、确定
定
工作高度专业化 工作专业化水平较低
集中于高层管理者 集中于每一层中有能力的人
如何解决冲突 信息沟通
由领导来解决
由相互作用来解决
通过上下垂直的信 通过劝告、协商和互通信息
息通道
增加平行的横向沟通
对什么忠诚 影响力的基础
对组织制度最忠诚 对任务和群体最忠诚 建立在职权基础上 建立在个人的能力基础上
过程与基本原则。
一、组织工作与组织设计
1、组织工作是设计和维护合理的分工协 作关系,以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的过 程。
组织工作的要点: 一是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变革。
二是组织内部相互关系的确定和维护。
2、组织设计是指进行专业分工和建立使 各部分相互有机地协调配合的系统的 过程。组织结构是组织设计的结果之 一,是实现目标的一种手段。
沟通程序 自上而下逐级传递,员工认为 这样的信息是不可信的
人际关系 严禁个人交往,下属对本组织 的目标、活动等无发言权
决策过程 实行集权制,权力集中于上层
目标制定 由最高层领导制定,不采用集 体制定目标的方法
控制方式 采用集权式控制方式,强调对 失职者追究责任和处罚
效果
员工士气低落,工作被动,管 理者不爱惜人力资源,不注意 对人的培训
2、技术 指为了完成组织目标而进行的各项活动
中所需要的仪器、设备、控制方法等。
【思考题】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会对 组织结构的设计带来什么影响?
表8-3 不同技术类型的企业组织结构比较
组织结构 管理层 基层管理 行政管理 工人与参
次
幅度
幅度 谋比例
技术类型
单一和小批 3
23
量生产
大批量和大 4
48
量生产
(1)明确完成组织目标所需进行的活动。
(2)将这些活动按某种模式进行归类。
(3)建立能使各部分活动相互之间协调的 体系。
为什么有的组织中的行政机构屡减不精?
——人人都强调自己的部门如何如何重要, 以至于机构的改组成了敏感的问题,常常 难以精简。
——由于人们过分重视组织机构的作用,常 常每遇到一项新工作,就立即想到要建立 一个新的机构来专门负责。
第四类系统组织(参与型)
上下级之间相互信任;上级欢迎下 属参与讨论;上级虚心听取下属意 见
采用经济激励、自我激励、精神激 励等全方位激励方法
上下左右畅通无阻,大家认为这种 信息是准确可靠的
鼓励人际交往,上下级对于各项工 作均有充分的发言权
相对分权,各级管理者对本部门的 问题都有决策权 各级目标由各级管理者集体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