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准备课单元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P2-3页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美丽的校园”,以小学为背景,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同时校园内外的事物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且每种数量不止一种,给数数提供了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
P4-5页集合图中的具体事物与10以内各数对应,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了解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
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读,注意把握教学要求,与第三单元的教学相区别。
比多少部分教材通过引人入胜的“小猪帮小兔盖房子”的童话故事情境,引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各种不同的比较,小兔和萝卜、小猪和石凳、小兔和小鱼等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少”。
有意识地把数学活动引向身边、校园、校园外。
让数数活动,从书本走向生活,初步体会数的含义,不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要用到数,数就在我们身边。
由此,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产生学好数学的愿望,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对校园生活不适应,有意注意较差,因此不要急着去数数,让学生先观察有什么,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把表面的事物看够了,再带着数数任务观察,从小到大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抽象出数。
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使学生通过操作,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3.了解学生的语言表达情况、倾听能力以及常规习惯,为教师有效把握教学起点做好准备。
4.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单元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数数的方法,初步知道“同样多”“多”“少”的含义,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学难点:能正确数出事物的个数,能正确比较多少。
教学措施: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3.采取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4.全面了解学生的数数能力以及比多少的基本经验。
5.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的培养,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课时安排:3课时
数一数................1课时
比多少................1课时
练习课................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