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班级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小学班级工作管理实施细则

小学班级工作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第1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科学规范班级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班级文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根据我区教育发展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是学校管理和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第三条 《细则》是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南,是对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是班主任抓管理、营造育人环境的主要依据。

第四条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主要场所,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阵地,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平台,是学生成长的摇篮。

建立科学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营造和谐浓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环境,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第二章 班主任的地位、基本任务、职责第五条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主任是学校管理的中坚力量。

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校风学风建设。

第六条 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在学校校长的领导下,按照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全面关心、教育和管理学生,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长大能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第七条 班主任的主要职责:1、按照《中小学德育纲要》,联系本班的实际,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良好心态、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和文明行为习惯。

2、经常与任课教师取得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协同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刻苦学习的意志,教会学习方法,学好功课,并掌握学生的课业负担量。

3、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

教育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注意保护视力,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4、指导学生参加劳动实践。

关心学生的课余生活,支持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活动。

5、搞好班级的经常性管理工作。

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做好学生的品德评定和学籍管理工作。

6、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互通情况,取得家长支持与配合,指导家长正确教育子女,注意争取社会力量教育学生。

7、做好班主任总结工作,学习教育理论,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研究,不断改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第八条 班主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1、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劳动和生活,对学生全面负责。

2、正面教育,启发诱导。

对学生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法,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力戒简单粗暴。

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3、热爱、尊重学生,严格要求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教育,把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认识同行为训练结合起来。

对有缺点错误的学生,要满腔热情地耐心帮助。

4、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思想实际、个性差异以及社会、家庭的影响,提出不同的教育要求,有的放矢地施行教育。

5、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严格要求自己,增强道德修养,起表率作用。

6、集体教育同个别教育相结合。

要通过开展集体活动,建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培养集体荣誉感、自豪感,形成良好的班风,充分发挥集体教育的作用,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

第三章 班级管理第九条 班级组织机构1、班级要成立班委会和少先队中队委员会,负责班级日常管理工作,协助班主任开展学习活动和少先队活动。

2、班委会和中队在开展班队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的积极性和特长。

3、班委会和中队为要相互配合,团结一致,共同管好班级,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十条 班队干部1、班队干部是协助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的主要助手。

2、班干部要以身作则,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为同学们起带头作用。

班队干部在工作中应树立全心全意为班级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3、班干部可通过民主选举、毛遂自荐、“轮流执政”等办法产生。

第十一条 班级纪律管理1、组织同学认真学习并熟记《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2、按时到校,按时放学,按时回家。

3、不迟到,不早退,不逃学,有病有事要请假。

4、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5、学校和班级集会做到一切行动听指挥。

6、教室、走廊内不拥挤,不追逐,不喧哗。

第十二条 思想品德管理1、爱党,爱国,爱家,爱校,爱集体,爱自己。

2、尊老爱幼,待人礼貌,说话文明,不骂人,不打架。

3、诚实守信,守时,守纪,守法,按规则做人做事。

4、远离网吧,远离毒品,远离游戏厅,远离不良习惯,不听不唱不健康的歌曲,不听不传不健康的短信。

5、认真做值日,不乱扔脏物,珍惜他人劳动成果,不浪费粮食等物品,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第十三条 班级卫生管理1、建立健全每天检查,每周评比,每月总结的班级卫生管理制度和卫生安全预防制度。

2、坚持每日清扫,周末进行大扫除,保持班级良好卫生容貌。

班级卫生做到: 五无:门窗无污渍,墙面无灰尘,地面无脏物,讲台无粉尘,卫生无死角。

三到位:桌凳摆放到位,垃圾投放到位,卫生工具摆放到位(如有条件,卫生工具一律放在各楼层的卫生间内)。

个人卫生做到:六勤:勤洗手、勤洗脚、勤换衣、勤洗澡、勤理发、勤剪指甲。

第十四条 班级财产管理1、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做到损坏公物要赔偿。

2、讲桌、黑板、书柜(架)、桌凳、电教器材柜完好无损,无涂抹,无刻画。

3、班级门窗、照明设备无破损。

4、爱护取暖设备、纯净水或自来水设备,做到节约用电、用水。

第十五条 班级活动安全管理1、校内活动管理学校组织的升降旗仪式、“两操”、放学路队等各项集会、集体活动,师生全员参与,教师加强对学生的组织、纪律、安全的管理与指导,各项活动做到规范有序。

课间学生自主活动,遵守校规,楼内做到安静文雅,楼外做到活泼有序。

2、校外活动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须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制定安全预案,组织要严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遵守社会公德教育。

3、积极参加课外文体科技活动,保证每天一小时健身活动。

第四章 班级文化建设第十六条 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价值观,它是班级思想、环境、行为、学风、班风、精神、人际关系的总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是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关键。

班级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课程,是一种无形的凝聚力量。

第十七条 师生共同制定班级奋斗目标、班级管理制度和具有班级特点特色的班级公约,促使学生在准则规范下自觉约束自己的言行。

第十八条 坚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班、队活动,形成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思想修养,升华集体情感,形成团队精神。

第十九条 提倡班班有歌声,可制定治班格言,以优秀的班级文化凝聚人心、规范言行、引导成长、促进发展。

第二十条 班级环境1、正墙上方字体年级应统一,侧墙悬挂或粘贴具有启迪、激励作用的名言警句、艺术作品、《守则》和《行为规范》。

2、班级课表、作息时间表等应统一装框,视力表不得随意悬挂,纸张不得出现破损、污渍。

3、班级内应设有图书角,书柜中书籍须摆放整齐,也可陈列学生手工作品。

4、班级布置整齐、干净、美观,班级内应设有学习园地,以学生信息和作品为主,要突显班级个性化,画面要做到色彩和谐、主题鲜明,内容做到定期更换。

5、教室内如摆放绿色植物,必须要精心呵护,保证花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杜绝蔫花衰草。

第二十一条 班级学习1、文具摆放 上课前必须准备好本节课要用的所有学习用品,书本文具摆放有序。

2、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努力创设教学情境,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以多样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直接兴趣。

3、学习倾听 积极引导,明确倾听的重要性;创设情境,激发倾听的积极性;细心指导,教给倾听的方法;采用激励办法,使学生愿意倾听。

4、学习思考 解放学生思想,树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其乐于思考,勇于思考,勤于思考,养成学习思考的习惯。

5、课堂发言 学生人人参与课堂发言,做到畅所欲言,养成有序地说、谦让地说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在别人发言出现问题时要给予尊重和帮助。

6、学习合作 培养学生学习合作的意识,让学生积极、愉快而又有兴趣地参与合作学习,能从他人那里有所获得,提升学习成效。

7、学习任务 课前预习、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书写工整,考试不作弊,卷面整洁。

广泛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

8、精神激励 精神激励主要包括竞争激励、评价激励、榜样激励、爱心激励、目标激励、情感激励、奖惩激励。

通过以上办法提高班级学习成效。

第五章 考核与奖励第二十二条 班主任任职期间,享受班主任津贴。

各校可根据财力实际情况,对国家原规定的津贴标准适当提高。

第二十三条 建立班主任表彰制度。

各校对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优秀班主任,要进行表彰和奖励,评优选先、职称晋级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班主任。

教育局对成绩优异有突出贡献的班主任授予荣誉称号。

第二十四条 班级管理和班级文化建设纳入教育局和学校考核、评估指标体系,教育局、督导室、教研室在随机调研、督导、检查中加强对学校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工作的评价和指导,使之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第六章 附则第二十五条 各校在实施细则的过程中,应鼓励班主任创造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和文化建设工作,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色。

第二十六条 各校在实施办法的过程中,应对班级管理工作给予经费支持。

第二十七条 任课教师有权利、有义务、有责任参与所任教学班级的教育管理,共同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中小学及幼儿园,幼儿园依据相关条款参照执行。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城关区教育局负责解释。

姬家中心小学班级管理方案1、成立班级管理领导小组,由领导按照城关区班级管理办法和学校实施细则对班主任工作进行指导和考核。

组 长:王 鹏副组长:张 娜组 员:纪 曼 赵卓 王妮 李小敏 杨小茸 张雪婷 尚 瑞 罗亚荣2、实行日检查、周通报、学期汇总反馈班级工作管理情况的制度,即每天由值周人员检查学生的纪律、卫生、礼仪、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情况;每周星期五在总结会上表扬优秀的班级,通报有违纪情况的班级;每学期反馈各班获得荣誉的统计情况,督促班主任不断加强班级工作管理。

3、每年开展一次示范班和先进班集体的评选活动,以年级为单位评选1名优秀先进班集体,全校评选3个示范班,以榜样的示范作用推动班级管理工作。

4、每学期针对班级工作管理开展相关校本培训和教师论坛,引领教师不断提升班级工作管理水平,为班主任交流班级管理的做法提供平台。

5、为班主任的学习培训提供机会,并在培训经费上给与支持。

6、每学期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进行考核。

考核成绩记入年终考评。

姬家中心小学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职责根据《高陵县教育局班级工作管理办法》的要求,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特制定《姬家中心小学班主任职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