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二)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 赫尔巴特(德):1806年,《普通教育学》; 1835年,《教育学讲授纲要》 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 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 桑代克(Thorndike)(美): • 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 • 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 《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 及其测量》 • 科学教心的创立的标志
材料:因材施教的孔子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 其闻斯行之?‛冉求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 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闻斯行之’。赤 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 退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子路问:‚一个人听到一件应该做 的事是不是立刻去做?‛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可以 听到就做呢?‛冉求问:‚有人听到应该做的事是不是立 刻去做?‛孔子说:‚听到就做!‛公西华对此迷惑不解, 就问孔子这是为什么。孔子说:‚冉求生性畏缩,所以我 要鼓励他;仲由(子路)勇气过人,所以我要约束他。‛ 可见,孔子是根据教育对象的心理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教育 态度和方法的。
一 教育心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19世纪政治、经济与教育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 义制度的建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 成,教育为社会服务的要求提高
(二)19世纪心理科学的发展 19世纪后半期心理学从哲学体系 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
政治经济
反作用 制约
184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83年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1861年 废除农奴制改革 1868年 日本明治维新
福禄贝尔
小资料:裴斯泰洛奇 裴斯泰洛奇(Johann Helnrich Pestalozzi, 1746~1827年)瑞士著名教育家。他一生从事贫民教 育工作,1774年在他 出资办的“新庄”农场利用捐款 创办孤儿院,后于1798年受政府委托又在斯坦兹创办孤 儿院。1800年起在布格多夫创办一所学校, 后又于 1805年将学校迁至伊弗东,直至1825年学校才遂渐衰 落停办。他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特别提倡直观教学法。并 同时对循序渐进原则及由 远及近原则进行了研究。他还 提倡学习和手工劳动相结合,要求学校努力做到知和行的 统一。他努力把教育心理化,对教育心理学 的发展也有 着重要的贡献。但由于他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立场出发, 过分夸大了教育对改变贫苦人民的地位的作用,因此他试 图通过教育来实现社会改良目的的实验最终还是失败了。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林哈德和葛笃德》、《论教学方 法》、《天鹅之歌》、《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孩子们》等。


材料: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诞生是件默不出声的事,未曾有一丝张扬。这天,在莱比锡 大学一栋叫做孔维特(寄宿性的招待所)的破旧建筑物三楼的一间小 屋子里,一位中年教授和两位年轻人正张罗着一些器具准备实验。他 们在一张桌子上装了一台微时测定器(一种铜制的,像一座钟一样的 机械装置,上面吊着一个重物,还有两块圆盘)、‚发声器‛(一个 金属架子,上面升起一只长臂,有只球会从这里落下来,掉在一个平 台上)和报务员的发报键、电池及一台变阻器。然后,他们把这五件 东西用线连接起来,这套电路比今天开始电气培训的初学者用的那套 不会复杂到哪里去。 这三位是威尔汉姆· 冯特教授和他的两位年轻学生:马克斯· 弗里 德里奇,德国人,及G· 斯坦利· 黑尔,美国人。这套摆设是为弗里德里 奇做的,他要用这套东西收集博士论文所需的数据。他的博士论文题 目是‚知觉的长度‛——即受试者感知到他已经听到球落在平台上的 时候,到他按动发报键之间的时间。随着那只球砰地一声落在平台上, 威廉· 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 随着发报键喀地一响,随着微时测定器记录下所耗费的时间,现代心 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构造主义心 理学的时代就到来了。 理学的代表人物。他的《生理心理学原理》是近代心理学史上第一部
(四)成熟时期(60s—70s) 60s: • 布鲁纳:课程改革运动。 • 罗杰斯:人本主义思潮,以学生为主、教师 只是“方便学习的人”。 70s: •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条件、意义的获得 与保持的进程; • 加涅:系统总结了已有的学习研究成果,对 人类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并阐明了不同类 型学习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资料:中国百年义务教育史
1949年前 有心而无力 1900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钦定学堂章程》首次体现了义 务教育思想。其中规定,“儿童自6岁起受蒙学4年,10岁入寻常小 学堂修业3年……无论何色人等皆应受此7年教育。” 民国后,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强调了施行义务教育,“但 这时义务教育只是一种设想”,建国后的资料统计显示,解放前夕儿 童入学率仅为20%。 1949年-1985年 波折中前进 1949年新中国成立,普及义务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党的八大 报告提出“必须用极大的努力逐步扫除文盲,并且在财政力量许可的 范围内,逐步地扩大小学教育,以求在12年内分区分期普及小学义 务教育。”其间的义务教育发展有一些波折。 1980年中共中央提出“在80年代,全国应基本实现普及小学教 育的历史任务,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进而普及初中教育”。1982年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还被写进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6年至今 走向免费
教育心理学
课前思考
你是谁? 你为什么要选修教育心理学? 我是谁? 谈谈你对教育心理学的感想?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1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3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起源和发展
学习目标: 1、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2、明晰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3、掌握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中重要的人物和事件
材料:赫尔巴特
赫尔巴特 (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 德国教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有“教育学之父”的称谓。
约翰· 菲力特力赫· 赫尔巴特(1776-1841)——公元1776年 出生在德国西北部奥登堡(Olderberg)。祖父是医生,父亲先是 律师,后来升为枢密院顾问官,母亲是一位美丽聪慧而且具有深厚文 学修养的妇人。赫尔巴特是独生子,家庭温暖,使他感到无比幸福; 但不幸有一天他不慎跌进沸水桶中,遭到灼伤,使得一辈子身材瘦小, 无法健壮。赫尔巴特的求学和事业成就受他母亲的影响最深。在他从 小念书的时候,他的母亲每天陪伴着他,督促他念书,连上课都在他 身边,甚至陪伴他一起研究希腊文。 赫尔巴特12岁到18岁进入一所德国中学读书,此时已显出其天 才。学校对他的评语是:表现优异,守秩序,品德优良,对自己天赋 才能已懂得力求发展和改进。
最重要的著作。1836年冯特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875年任莱比锡大学 哲学教授,1879年在该校建立世界上第一座心理实验室。

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及早期著作
(一)古代教学与心理学思想的早期结合 中国: •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 三隅反则不复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荀子:“教学相长” 西方: • 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三)发展时期(20s——50s) 20s和30s: • 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方面的成果 • 行为主义占优势,强调客观性,重视实验研 究 • 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 40s: • 弗洛伊德→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 作用。 50s: • 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 理学获得大量成果
材料:孤独的拓荒者——夸美纽斯
夸美纽斯(Johann.Amos.Comenius,1592—1670), 17世纪捷克的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1592年3月28日出生于尼夫尼茨城的一位磨房主家庭。 其父是"捷克兄弟会"受人尊敬的会员。他12岁时失去双亲成为孤儿,被寄养在亲戚 家中。1613年,夸美纽斯进了德国海德堡大学,第二年因病中途辍学,后到外地 疗养,完成了学业。1614年,夸美纽斯回到捷克担任普雷拉乌拉丁语学校的校长, 热诚地献身于教育事业,专心研究教学改革问题。在此期间,他编写了教学法指南书 《简易语法规律》。1616年他被选为"兄弟会"牧师,两年后任"兄弟会"学校校长。 1618年,三十年战争(1618-1648)爆发。1620年,捷克军队战败, 捷克兄弟会受到残酷迫害,夸美纽斯和一帮兄弟会会员辗转流离于深山密林之中,丧 失了所有的藏书和手稿。不久,又在流行的瘟疫中失去妻儿,境遇十分凄惨。162 8年他被迫迁居波兰的黎撒。此后,夸美纽斯飘泊国外,始终未能返回祖国。 从1628年到1641年,夸美纽斯一直住在波兰的黎撒。在此期间,他主办 了各种类型的学校,并撰写了许多教育著作。如《母亲学校》(1628年),《语 文入门》1631年,《大教学论》(1632),这些著作使夸美纽斯获得了极大的 声誉。1641年,夸美纽斯应邀到伦敦,后转赴瑞典,几年后,又应邀去匈牙利, 宣传其泛智教育,开办了泛智学校,并写下了《论天赋才能的培养》、《泛智学校》、 《组织良好的学校的准则》等多篇教育论文。他的泛智学校计划开办七个年级,可惜 只办了前三个年级,计划未能全部实现。夸美纽斯在匈牙利期间,还撰写了《世界图 解》,该书是百科全书式的儿童启蒙教育的教材,用新颍的方式编成图文并茂,附有 拉丁文和捷克文的对照说明,被译为欧州各国文字,流行甚广。1650年夸美纽斯 被推举为捷克兄弟会的主教。1654年,他重返黎撒。1656年黎撒城毁于波兰 和瑞典的战争,夸美纽斯移居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直至逝世。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教育
1870-1890 美国义务教育 1891年 英国义务教育 1882年 法国义务教育 1872 日本义务教育
小资料: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