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五一劳动节后感)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中,大家一定过得很开心吧。
五一国际劳动节,顾名思义,它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
那么,在这个节日中,你有没有帮父母洗洗碗筷,扫扫地或者是擦擦桌子呢?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句话吗!它出自《后汉·陈王列传》这本书。
说东汉有一个叫陈蕃fān的少年,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
一天,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来访,见他屋里混乱不堪,便问:“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陈蕃回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又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倍感惭愧。
陈蕃有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但是他没有认识到,扫天下正是从扫一屋开始的道理。
粒米成箩,聚沙成塔。
先秦老子说过:“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个对仗、排偶的句子,阐明的就是“积小成大”的哲理。
荀子《劝学》里说:“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这句同样证明积累的意义,汇总起来,论证了“大事由小事构成”的观点。
我相信每一个来到东校的同学,都怀抱着“扫天下”的远大理想。
但是,请同学们先把眼光从远处移回来,看一看你的身边事。
我们的教室是不是窗明几净,课桌是不是整齐清洁,个人卫生是不是做好了;再看看我们的寝室,床褥整齐么?地面清洁么?随手用过的物品是不是归位了?有的同学,在卫生检查之前,拼命地打扫整理,卫生检查之后,坏习惯就暴露无遗,洗过手,水甩得到处都是,用过的东西摊得桌上、床上、地上一堆一堆的。
同学们让我们多多反思一下,从眼前做起,从“扫一屋”做起。
除了学习,私底下我们也互相攀比一下,看看哪个班级的窗户最明亮,比比哪个寝室的卫生最整洁。
养成了“扫一屋”良好的品质,何愁将来不能“扫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