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单从试卷分数方面来看,分数段是这样的:90——100分 7人,80——89分 9 人,70——79分 6人。
从做题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生字掌握不扎实。
尽管生字、词语是最基础的知识点,学校也多次强调得分率应追求100%,但真正能做到不失分的没有几个孩子,这里面有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老师课堂上强调的还不够多,尤其是那些容易写错的形近字,没有做到让学生在比较中识记,另一方面巩固生字的工作做得也不够,仅仅依靠一两次的听写作业就奢望每个孩子都能烂记与心,我个人认为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孩子存在有记得快,忘得也快的现象,如果没有反复的识记要求,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很缺乏主动复习并养成习惯的自觉性,在这方面,我一直在努力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争取让每个孩子,尤其是基本功不够扎实的孩子人人过了这个生字关。
2、课文背诵掌握不牢。
尽管考试前,老师曾用试卷的形式把每篇课后要求背诵的内容一一打印出来,但此道大题的时分率依然很高,没有教不会的孩子,我一直相信每个孩子的潜力,这样的巩固练习太少,平时没有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的机会,这样的话,每个人都不是很清楚究竟是容易在哪个字上出错,强化记忆又没有很好的跟进,学生对知识的不求甚解就很容易回答了。
3、阅读理解不深入
这是小学生读书的症结所在,有的孩子甚至于连基本的知识点就没有形成概念,比如:什么是方位词,怎么给一个词找近义词,还有一个问题究竟几问,有些问题是和学生基础有关的,有些是因为没有形成很好的应试技能,欠缺应试方法与技巧是可以通过考试来逐步培养的,但如果欠缺思考的东西的话,学习是无效的,也是在低层次上不断徘徊的,我还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能逐步培养孩子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技能,也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用好教材每篇课文的例子,给学生渗透思考的习惯,逐渐形成思维的方式和能力。
4、口语交际不能仅停留在口头说上
这是以前教学中的误区所在,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动笔写交际语言的能力很欠缺,甚至有的都搞不懂交际的语言场是什么,没有答题的模式可以具体操作,平时的课堂上个个都是能言善语的,可真正让写起来就未必让人乐观,今后教学中会加强口语训练的同时再强化动手环节的。
5、作文方面
此次作文情况让人乐观,原因在于我自定题目:《2009年的第一场雪》,因为是亲身体验过的,孩子们就感觉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基本上都能做到把自己的真切体会表达出来,唯一让人不满的是字数还有待于达标,今后的作文训练中会有意关注此项问题。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希望以上问题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尽快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