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0年大学生数学建模优秀论文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2010年大学生数学建模优秀论文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摘要世博会不仅能给参展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也伴随着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本文主要就2010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对世博会的经济方面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以及社会方面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分别作了分析,最后综合各个影响力因素运用模糊评价原理得出了本届世博会的综合影响力指数,并针对以上分析对本届世博会的运营及会后维护提出了总结和建议。

主要步骤及结论:1、运用凯恩斯投资乘数及相关经济理论对本届世博会的经济正面影响进行分析,计算出了本届世博会的举办对全国GDP的贡献率为0.545%;2、对本届世博会的经济风险进行分析,计算出举办本届世博会的投资风险指数为0.0715;3、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本届世博会的社会影响的正面与负面进行分析打分,其相应分数为别为3.98和2.98;4、运用模糊评价的方法,对本届世博会的综合影响力指数进行分析,其最终指数为0.713;5、总结以上结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字模糊数学层次分析统计规划乘数理论加权评分大事件目录2010年上海世博会影响力的定量评估 (1)摘要 (1)关键字 (1)1.问题重述 (3)2.问题分析 (3)2.1 对经济正面影响的分析 (3)2.2 对经济负面影响的分析 (3)2.3 对社会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分析 (3)2.4 对世博会影响力的综合评价 (4)3.模型假设 (4)4.符号说明 (4)5.模型建立和求解 (5)5.1 世博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5)5.2 世博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7)5.3 世博会对社会的影响 (8)5.4 影响力综合指标的确立 (10)6.模型检验 (14)7.模型敏感度分析 (15)7.1 对经济贡献率的敏感度分析 (15)7.2 对经济风险指数的敏感度分析 (15)7.3 对社会积极因素指数的敏感度分析 (15)7.4 对社会消极因素的敏感度分析 (16)8.模型优缺点分析 (16)8.1 模型优点 (16)8.2 模型缺点 (16)9.模型扩展 (17)10.模型建议 (20)11.参考文献 (20)1.问题重述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

从1851年伦敦的“万国工业博览会”开始,世博会正日益成为各国人民交流历史文化、展示科技成果、体现合作精神、展望未来发展等的重要舞台。

请选择感兴趣的某个侧面,建立数学模型,利用互联网数据,定量评估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影响力。

2.问题分析为了对世博会影响力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价,将世博会的影响力分为经济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两种影响力又分为正负两方面,此内容在摘要中已有叙述,此处不再赘述。

2.1 对经济正面影响的分析世博会产生的经济增长,可以看成两部分:一、国家或个人直接投资产生的经济增长,称为直接增长;二、世博会吸引大量参观者在本地进行消费产生的经济增长,及世博会吸引的外地投资造成的经济增长,统称为间接增长。

用世博会对GDP的贡献率作为衡量经济正面影响的指标。

世博会是政府的一种商业投资行为,所以直接投资符合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提出的投资乘数理论,借助投资乘数公式可以计算出这些投资对全国GDP的贡献。

对于间接投资,可以通过计算游客在世博会间的花费来决定间接增长对上海GDP的贡献(吸引的外资由于缺乏数据,难以估计)。

2.2 对经济负面影响的分析世博会投资在取得巨大商业效益的同时也必然面临着诸多的风险,本文用举办世博带来的投资风险作为衡量世博会经济负面影响的指标,投资风险可用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的比值来表示,比值越接近于1,则风险越大。

2.3 对社会正面和负面影响的分析世博会对社会的影响包括多方面,如有利于城市形象的提高,促进文化的交流,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等。

由于这些效益难以用金钱来衡量,如何进行量化成为最大问题,本文中采用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到了居民对举办世博会后造成的各项社会影响的打分,如果调查群体及规模合理,以此分数作为世博社会影响的指标也是合理的。

2.4 对世博会影响力的综合评价世博的影响力包含多个方面,综合各方面指标,并给各方面指标分配适当的权重进行模糊综合评价。

3.模型假设1.假设网上各国政府所给的经济数据都是准确的。

2. 假设上海市投资乘数不会随世博会的召开而发生改变。

3. 假设本文中选取的各项指标能代表相应的单一影响力。

4.假设问卷调查的结果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实际相符。

5. 假设各指标关于各级别的隶属范围的划分合理。

4.符号说明:上海世博会对经济的正面影响指标,在本文中是指GDP贡献率。

: 上海世博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指标,在本文中是指投资风险指数。

: 上海世博会对社会的正面影响指标,在本文中是指调查的社会积极因子的平均得分。

: 上海世博会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指标,在本文中是指调查的社会消极因子的平均得分。

: 世博会对经济正负面影响以及对社会正负面影响四项指标的权向量。

: W中第i项指标的权值。

: 四项指标所属级别的得分向量。

: D中第i项的值。

5.模型建立和求解5.1 世博对经济的正面影响世博会引发的经济增长,是世博会期间产生的经济增长减去不举办世博会也会产生的经济增长。

这包括直接经济贡献:世博会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以及间接经济贡献:世博会拉动的消费需求和导致的国内外贸易所带来的贡献。

因为导致的国内外贸易没有数据参考,在这里暂时不予考虑。

5.1.1直接经济贡献在西方经济学中,凯恩斯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在一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新增加的一定量的投资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导致收入与就业量数倍的增加,或导致数倍于投资量的GDP。

用公式表达即为:下表为上海市2002-2009年GDP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

(单位:亿元)图形如下:点和曲线的相关度为:= 0.994778,:,= 0.994778指因变量的99.4778%可由模型确定,接近于0,因而从整体上看拟合效果很好。

所以,。

博会政府直接投资为286亿,这部分投资作为新增固定资产对上海经济的贡献为:亿5.1.2间接经济贡献根据官方预测,世博会期间国内外参观人数为7000万人次,其中上海市民、长三角地区游客、长三角以外地区游客、境外游客的比例将为20:30:45:5,通过查找上海统计局的数据,国内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为1548元,国外游客人均旅游消费支出为5163元。

而世博会门票平均价格为135.4元,参观者世博会场内人均消费51.36元。

会展经济贡献如下表:所以间接贡献为1124.1(亿元)世博会引起的GDP增长为:900.9+1124.1=2025(亿元)由预测数据知2010年全国GDP为371559.6(亿元)综上,世博会对经济的正面影响指数=世博会引起的增长==0.545%全国通过观察上表,对历届世博会的GDP贡献率进行横向比较,可知,本届世博会的经济正面影响较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5.2 世博会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世博会的投入可以分为直接投入、间接投入。

世博会的直接投入主要是指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的投入;间接投入主要是指在宏观经济规划中的计划内投入。

其中间接投入是一种宏观经济调控内的投入,该种投入并不是因为世博会举办才增加的,而是和历年中央政府财政拨款一样用于决定城市发展的根本性投入。

而直接投入是一种“事件”性的投入,这些投入可能会因世博会后场馆闲置、巨额维护费用等产生亏损。

因此,世博会的直接投入是一种风险投入,也是世博会举办城市可能产生经济亏损问题的根本性因素所在。

根据重大事件的定义:重大事件是指从规模和重要性来看能够使事件主办社区和目的地产生较高的旅游和媒体覆盖率、赢得良好名声或产生经济影响的事件(Getz 1997)。

奥运会和世界博览会同属于重大事件的范畴,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我们运用奥运会的投资风险数据来研究世博会的投资风险指数。

21-29届奥运会直接间接投入结构变化资料来源:转引自《奥运会投资风险与北京奥运会投资风险控制的研究》历届奥运会数据显示,直接投入与间接投入的比值越接近于1,主办国的亏损规模越大,即经济风险越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用本届世博会的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比值作为衡量投资风险的指标。

查阅相关数据可知:本届世博会用于世博场馆及相关设施建设的费用约为180亿元,用于举办期间维护的费用为106亿元,政府的间接投资为4000亿元。

其中用于场馆设施建设和维护的费用属于直接投资,据此可计算本届世博会的投资风险指数为:=直接投资间接投资==0.07155.3 世博会对社会的影响由于社会影响包含的方面较多且难以量化,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来估计本届世博的社会影响。

问卷是以世博会影响量表为主体的,量表包括29个题项,其中有19个积极影响的题项和10个消极影响的题项,量测包括城市形象、社会影响、环境影响和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等多方面内容。

量表采用李克特五点尺度(5一Point LikeaScale)来计分予以量化,由“非常不同意”至“非常同意”依序给予l、2、3、4、5分。

19个积极影响题项萃取了4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城市形象的提高和巩固”.“旅游基础设施发展”,“文化交流”和“环境和文化的保护”四个积极影响因素的平均值分别为4.14,3.75,4.01和3.47。

同理将10项消极影响进行因子分析后归为2类,分别为“社会和环境问题”和“文化冲突”,其两个消极影响因素的平均分分别为2.90和2.89。

问卷整理结果如下:由问卷1可以看出积极因素的总体平均分为3.895,接近4分,说明居民对世博会给社会带来积极影响是很同意(4分)的。

问卷2可以看出消极因素的总体平均分为2.895,接近3分,说明居民对世博会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介于不同意(2分)与同意(3分)之间。

用问卷的总体平均分作为世博给社会带来的影响的评价指标,可知世博对社会的正、负面影响指标分别为:=3.895 =2.8955.4 影响力综合指标的确立下面我们将根据上述数据结果进行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上海世博会影响力评价。

首先,定义如下:评判集V={ 1级2级3级4级5级 }因素集U={ }其中评判集级别表示随着级别的升高,对应的综合影响力变大,并且经过模糊计算可以得出相应的影响力指数,更精确地反映了影响力的大小;因素集依次为经济正面影响经济负面影响社会正面影响社会负面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前面得出的数据,制定出评判集中元素的分类和因素集中元素关于评判集的隶属范围如下:另外,用表示在第j级下的右侧临界值,表示在第j级下的右侧临界值,表示在第j级下的右侧临界值,表示在第j级下的右侧临界值。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和的变化趋势与级别大小是不一致的,所以为简便起见,规定右侧临界值均指表格中所表示范围的右侧值,而非实际范围的右侧值,如按此处的规定为0.8而不是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