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知心理学实验报告——字词优势效应

认知心理学实验报告——字词优势效应

认知心理学实验报告——字词优势效应字词优势效应
1( 前言
字词优势效应(Word-Superiority Effect)指的是识别单词中的字母的正确率要高于识别一个单独的同一字母的现象,即单词中的字母刺激的识别受到了单词所提供的语境的促进。

这个效应是由Reicher(1969)首先在实验中确定的。

他用速示器呈现刺激材料,材料有3类:单个字母、4个字母组成的单词、4个字母组成的无意义的字母串(非字词)。

每次给被试呈现1个刺激,然后呈现掩蔽刺激和2个字母,这2个字母的位置对应于先前呈现的刺激中某个字母的位置。

要求被试从中选出刚才在该位置上的字母是哪一个,记录被试选择的正确性。

Reicher的实验结果表明,识别字词中的一个字母要优于识别单个字母或非字词中的字母,正确率分别高出约8%,差异均达到统计学的显著水平。

Reicher 的实验引起了广泛注意,此后许多心理学家的实验研究都证实了字词优势效应的存在。

关于字词优势效应的原因有三种解释:(1)第一种“推论说”,认为当字母在字词中时可以借助上下文而对该字母进行更好的推理,以此解释字词优势效应,强调上下文以及有关缀字规则的知识的应用。

(2)第二种“编码说”,认为字词优势效应是由于字词和单个字母的编码不同所致:字词是语音编码的,而单个字母是视觉编码的,视觉编码易受视觉掩蔽的干扰,而语音编码则不受视觉编码的干扰,因而字词中的字母识别要优于单个字母。

(3) 第三种“两种加工说”,从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来说明字词优势效应:如果将字词看作整体,而将单个字母当作局部,那么字词将先得到整体加工,再得到局部加工。

而单个字母却没有这种整体加工。

因此字词中字母的识别优于单个字母以上三种解释的角度不同,均有一定
依据,表明字词优势效应可能是一个复杂的知觉现象,涉及知觉或模式识别过程的不同方面和不同水平的加工。

本实验是基本重复 Reicher 在 1969 年的实验,略有简化。

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学习Reicher的实验设计,验证字词势效应。

实验假设:如果存在字词优势效应则实验的结果应该被试对于字词类的刺激正确率最高。

2( 方法
2.1 被试: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学生一名,矫正视力正常
2.2 实验设计:通过向被试提供字词类,非字词类,字母类三类刺激,测试被试的反应正
确率。

2.3 实验工具与实验材料
2.31实验器材:电脑、反应键、Psykey实验系统
2.32实验材料:
实验有32组字母材料。

每一组包含3类:
(1)字词类:一个由4个字母组成的英文单词。

单词内无重复字母,且单词中有一个靶子字母,改变该字母,就会成为另一个单词。

如word,改d为k,成为work,而d就是靶子字母。

(2)非字词类:将字词类的单词,改变除靶子字母以外的其他字母的位置,使其成为无意义的字母串,如owrd。

(3)字母类:只有靶子字母。

2.4 实验程序:实验中每次随机呈现以上96个刺激材料中的1个。

在每个试次中,屏幕上先出现注视点,持续1秒,同时伴随蜂鸣声,提醒被试准备。

1秒后注视点消失,呈现刺激,时间为60毫秒,然后呈现掩蔽刺激和选项。

选项是2个字
母,分别出现在被掩蔽的靶子字母的正上方和正下方。

要求被试判断刚才出现在该位置的靶子字母是哪一个,按相应的键作出反应,记录被试的反应时和准确性。

3( 结果
100
90
80
70
60
50
正确率%40
30
20
10
字词字母非字词
刺激类型
图3.1 三种刺激类型的正确率
表3.2 字词优势效应结果分数
刺激类型字词字母非字词正确率(%) 62.50 68.75 43.75 反应时(ms) 1149 1121 1324
由图3.1 三种刺激类型的正确率和表3.2字词优势效应结果分数可知,字词的反应正确率低于字母的反应正确率,高于非字词的反应正确率。

4( 讨论
上述实验结果不符合实验假设:字词的反应正确率低于字母的反应正确率,高于非
字词的反应正确率,说明在本次实验中没有表现出字词优势效应。

实验结果与实验假设
不符合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
4.1 刺激呈现的时间过短,使被试在实验过程中,刺激的呈现时间基本上小于被试的阈限值,被试无法意识到,因此对于三种类型刺激的判断基本上是靠主观随意推测得到的,所得结果并不能严格意义上来验证被试是否存在字词优势效应。

4.2因为中西方的语言差异引起的。

中国人对于汉语的熟悉度高于英语,所以选用英语作为实验刺激,导致了实验结果与实验假设的不符。

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两种语言呈现为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字形——方块字形和拼音字形。

汉语和英语有其各自源远流长的历史,不同的文化背景。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影响下人们对于各自的语言文化的熟悉度不同。

熟悉度是指对习语熟悉的程度。

大量的研究表明:熟悉度对本族语学习者理解习语起着重要作用。

学习者对语言掌握的增强与他们接触语言的机会的增加至关重要,而中国人多数时间接触的是汉语,所以对汉语的熟悉度要高于英语,在以英语作为实验刺激的时候不能体现出字词优势效应。

5( 结论:本次实验中没有表现出字词优势效应
参考文献:
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第 1 版 65,69 页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认知心理学实验课讲义和实验报告 1998 年
王倩,吴玥鋆 ? 中西语言差异下的报道差异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5,5 崔冬梅 ? 汉英语言文化差异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教学与管理 200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