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书资料

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书资料

工程:电气管线预埋、电气器具安装、电气器具调试。
3.3.2给排水工程:入户管、立管、干管、支管、卫生器具的安装顺序和要求。
3.3.3采暖与通风空调工程:入户管、立管、干管、支管、采暖设备的安装顺序和要求。
3.4技术组织措施
技术组织措施是指在技术和组织方面对保证工程质量、保证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和文明安全施工制定的一套管理方法。主要包括技术、工程质量、安全及文明生产、降低成本等措施。
2016—2017学年第 一学期
《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书
适用班级:14级管理1-3班
订计划人:陈明彩
专业负责人:
实训时间:三年级
土木工程学院
施工组织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建筑工程管理和设备专业毕业设计的设计内容之一。其任务是通过对一个具体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训练和检查学生掌握施工组织编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K=最高峰施工期间工人人数/施工期间每天平均工人人数
K值最理想为1,在2以内为好,超过2为不正常,应予调整。
4.5.4主要施工机械的利用程度
主要施工机械通常是指混凝土搅拌机、灰浆搅拌机、塔式起重机等,在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时,要求机械利用程度高,充分发挥机械效率,节约资金。
第五章各项资源的需要量与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本工程各项资源的需要量计划,指的是施工所需要的劳动力、材料、构件、半成品及施工机械计划,应在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完成后,按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图纸及预算工程量或工料汇总等进行编制。
5.1劳动力需要量计划:
主要是为安排施工现场的劳动力,平衡和衡量劳动力消耗指标,安排临时生活福利设施提供依据。其编制方法是将各施工过程所需的主要工种的劳动力,按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进行叠加汇总而成。
4.2.1计量单位和现行定额一致;
4.2.2结合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技术要求计算工程量;
4.2.3按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列出分层分段的工程量,便于安排施工进度;
4.2.4和编制施工预算同时进行,避免重复。
4.3确定劳动量和机械台班数量
4.3.1计算根据:
各分部分项工程量,现行施工定额,施工条件,施工方法,施工单位的机械装备水平。
19、《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20、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1、设计规定的相关图集。
22、山东省及****市地方法规。
23、实习单位有关施工技术工法资料。
24、其它。
三、设计题目:《****工程设备施工组织设计》
四、设计成果应包含
(一)施工组织方案
(二)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应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相符,才能真正起到指导现场施工的作用。因此在布置平面图之前,对施工现场应作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对所依据的原始资料进行周密的分析。
(1)绘有拟建工程的位置、施工工地地形的总平面图。
(2)已有的和拟建的地下、地上各类管线的位置。
(3)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所需的平面图和剖面图。
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92)
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12、《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94);
13、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4.4.1先安排主要分部工程并组织其流水施工。主要部分工程尽可能使各工种连续施工,同时也能做到各种资源消耗的均衡。
4.4.2安排其他各分部工程的施工或组织流水施工。其他各部分工程的施工应与主要分部工程相结合,同样也应尽可能的组织流水施工。
4.4.3按工艺的合理性和施工过程尽可能搭接的原则,将各施工阶段的流水作业图表搭接起来,即得到了单位工程施工进度工程计划的初始方案。
4.5.2施工工期的检查与调整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的施工工期应满足上级规定的工期或合同中要求的工期。不能满足时,则需重新安排施工进度计划或改变各分项工程流水参数等来进行调整。
4.5.3劳动量消耗的均衡性
绘制劳动量消耗动态图,在劳动量消耗动态图上,不容许出现短时期的高峰或长时期的低谷情况。同时,应根据下式对劳动量消耗的均衡性进行评价。
(4)工地设施应方便于生活,有利于施工。
(5)平面布置应符合施工操作的安全要求,严格遵守劳动保护,安全技术,防火规定,文明施工等原则。
(2)拟建工程的平面图。
(3)工地运输路线及临时道路的布置。
(4)行政管理及生活福利用临时房屋的布置。
(5)各种材料、工具堆放场地和仓库的布置。
(6)各种附属生产设施、加工场地等的布置。
(7)临时给排水管线、电力线、动力线布置。
(8)各种机械设备的设置和工作范围。
(9)保安防火设施。
6.2设计施工总平面图的依据
4.1.2根据客观情况确定工程项目划分的粗细程度,控制性计划只列分部分项工程名称,相对较粗;实施性计划要详细具体不漏项。
4.1.3项目划分及名称,应与预算项目对应。确定施工过程,注意主要项目一一列出,零星工程合并,粗细程度要适宜,施工项目的划分与名称应与预算项目对口。
4.2计算工程量:根据施工图和工程量计算规规则来计算工程量。一般可采用施工图预算的数据。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2.2确定施工流向:
施工流向是指单位工程在平面上或空间上施工的开始部位及展开方向。
3.2.3确定施工过程的先后顺序:
施工过程的先后顺序,主要是指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它应从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施工组织、施工质量、气候条件和安全技术等方面来考虑。
3.3选择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
选择施工方法时,可参考课本有关章节,对各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编制施工方法。首先确定影响整个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以及对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分部分项工程,然后据此选择其他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对于采用通常做法的分部分项工程,可简要说明即可。
3.4.1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
3.4.2保证施工安全的措施
3.4.3降低成本措施
降低成本措施主要是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按部分项工程提出拟定的节约内容及方法,计算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分别列出节约工料数量及金额。
3.4.4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参考附图一)
4.1确定施工过程
4.1.1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条件,按施工顺序把拟建工程各个施工过程依次列出,作为编制进度计划需要的工程项目。(计划中所列项目,必须包括在现场预制安装的所有分部分项工程项目;加工厂预制的项目可不列入,在组织施工时提出进场时间即可)。
2、由某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工程施工图纸。
3、施工现场勘察情况。
4、实习单位同类工程施工经验。
5、本施工组织设计的规范、标准、法规依据:
6、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安装部分);
7、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8、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14、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5、《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50326-2001)
16、《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50328-2001)
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
1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
4.5检查调整施工进度计划的初始方案
4.5.1施工顺序检查与调整
施工进行计划中施工顺序的检查与调整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各个施工过程的先后顺序是否合理;主导施工过程是否最大限度的进行流水与搭接施工;而其他施工过程相配合,是否影响到主导施工过程的实施以及各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组织时间间歇是否满足工艺及组织要求,如有错误之处,应给予调整或修改。
5.2主要材料需要量计划:
主要用做施工备料、供料、确定仓库和堆场面积及组织运输工作提供依据。其编制方法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表、施工预算中的工料汇总及材料消耗定额等进行编制。
5.3构件、半成品计划
主要用于落实加工定货、运输及确定仓库或堆场。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图编制。
5.4施工机械计划
主要用于确定施工机具的类型、规格、数量及使用时间,并组织进场。编制方法是将施工进度计划表中的每一项施工过程所需的机械类型、数量,按施工日期汇总。
(4)施工进度计划和主要施工方案。
(5)各种材料、设备及零配件需要量计划。
(6)各类临时设施的性质、形式、面积和尺寸。
(7)现场施工机械和运输工具的数量。
(8)水源、电源及建筑区域的竖向布置,临时水电供应的有关设计资料。
6.3设计施工平面图的基本原则
在依据上述资料进行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时,应遵守国家的规定,既要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又不能过分求全,必须遵守以下基本原则:
(1)在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要尽量少占农田和土地。
(2)合理使用土地,尽量利用原有建筑物和拟建的永久性建筑物作为施工临时设施,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一切临时建筑设施,不要占用拟建永久性建筑物或设施的位置(包括地下和地上)。
(3)工地运输费用必须越少越好,要运输方便,尽量减少材料、设备的二次搬运。
4.3.2计算公式:工程量×时间定额=劳动量(或台班量)劳动量以工日为单位,台班量以台班为单位。如施工预算已编好,可直接选用。
4.3.3确定工作班次、施工天数、工人数
4.3.3.1工作班次
以下情况采用两班制或三班制:工艺要求必须连续施工时;由于工期紧,工作面有限或工人数量不足时。
4.3.3.2施工天数
5.5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主要内容有技术准备、现场准备、资源准备及其它准备工作。
以上各种计划表格形式见课本。
第六章施工平面图
施工平面图是某一个单位工程施工区域的一切临时房屋及设施的现场布置图。比例一般为1:200~500。(参考:附图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