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和农村的犯罪现象对比

城市和农村的犯罪现象对比

财产犯罪和暴力犯罪居多,经济犯年龄;城市初犯和职业犯罪的情况多于农村
手段
财产犯罪
以盗窃、抢劫、诈骗居多,案值大,恶性案件多,如抢劫出租车、银行、运钞车、持枪抢劫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还出现了一些诈骗的新形式,如利用合同诈骗、利用金融票据诈骗、利用信用卡诈骗、利用手机和网络诈骗
城市和农村社会越轨对比:
社会越轨可分为违法、违警和违规行为,犯罪是违法行为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指触犯刑律而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我们这里主要对城市和农村的犯罪现象进行对比。
城市
农村
犯罪率
1987年
9起/万人
4起/万人
1989年
12起/万人
6起/万人
犯罪类型
财产犯罪、经济犯罪、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较多
①农村社区居住分散,为犯罪提供了隐蔽条件;②农村法制观念落后:③农村社会管理落后;④贫富差距拉大,并有不断拉大的趋势。
措施
①要建立严密的城市犯罪控制体系;②要建立完善的综合治理社会网络;③加强科学研究,要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跟踪研究,不断根据犯罪情势的变化调整方案和应对策略,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
①要提高对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认识;②要加强农村民事纠纷的调解工作;③建立健全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形成严密的防范网络;④要加强农村各项管理工作堵塞各种漏洞,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⑤大力发展农村的教育文化事业;⑥要逐步在农村地区建立健全现代公共警察体系,不断提高农村地区警察的素质和公共管理水平
原因
①城市的高度集中性和开放性为城市犯罪分子提供了各种犯罪动机和机会以及袭击目标;②由于初级群体衰落,人际关系淡薄,使农村所特有的熟人监视网丧失;③犯罪的高频率为不良少年提供了一种犯罪文化环境,形成犯罪团伙的因素在不断增加;④城市居民的匿名性环境,使阻止人们犯罪的社会环境压力减弱,并导致犯罪分子的罪恶感消失
以传统的盗窃、抢劫犯罪居多。抢劫的作案目标主要是自行车、三轮车、摩托车、彩电、贵重首饰等,作案价值呈现增长趋势
性犯罪
以组织、容留卖淫为多
以强奸为多
动机
城市犯罪表现出较多的贪财性,侵犯财产的盗窃、抢劫、诈骗及各种经济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组织容留妇女卖淫犯罪等无不是以财产利益为驱动的
农村犯罪中常见的杀人、故意伤害、投毒等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多是以报复、泄愤为驱动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