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复习题[单选题]1・孙本文概括的关于社会学学科地位的种种观点,()认为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加以综合得出的。
A.总和说B.综合说C.普遍说D.平等说[答案]:B2.就不同民族文化而言,文化可以区分为()oA.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B.主文化与亚文化C.主文化与反文化D.评比新文化与非评比新文化[答案]:D3•从年龄构成看,在人口总体屮,60以上人口占到10%及以上或65岁以上人口占到()及以上。
A.6%B.7%C.8%D.9%[答案]:B4.弗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个部分:木我、自我和()oA.主我B.镜中我C.超我D.客我[答案]:C5•按照群体成员的身份归属以及心理认同,可以将群体区分为()oA.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B.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C.内群体与外群体D.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答案]:C6•常常被应用与对小群体及行为研究的是()oA.参与观察法B.实验法C.田野调查法D.历史比较法[答案]:A7•—名学生,按照角色要求应该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回答问题,但可能又因为不想让别的同学难堪而不积极表现,这种现象屈于O oA.角色冲突B.角色距离C.角色不清D.角色屮断[答案]:A&社区研究可溯源至德国社会学家(),他第一次对社区做了较为系统的描述。
A.滕尼斯B.帕克C.伯吉斯D.沃思[答案]:A9•精英循环理论是社会学家()创立的。
A.韦伯B.马克思C.帕累托D.帕森斯[答案]:C10.以下不属于科层制的管理方式特征的是()。
A.明确的分工B.任人唯亲,因人设位C.私人关系和公务关系的分离D.量才用人[答案]:B11•社会化的必要条件包括两个方面:个人生物基础和外界社会环境。
下列不属于个人生物基础的是()。
A.语言能力B.思维能力C.较长的依赖牛活期D.大众传播媒介[答案]:D12•根据互动中的人际关系及其性质,社会互动可分为()。
A・二人互动、三人互动和多人互动B.人际互动和群体互动C.熟悉情境互动、社交情境互动和工作情境互动D.情感性互动、工具性互动和混合性互动[答案]:D13.()是一个社会屮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A.文化特质B.文化丛C.文化区域D.文化模式[答案]:D14.组织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
A.合理性原则、评估原则、选择原则B.互惠原则、评估原则、明确性原则C.互惠原则、协调原则、选择原则D.互惠原则、评估原则、选择原则[答案]:D15.理想类型分析法是社会学家()创立并运用的研究方法。
A.马克思B.韦伯C.帕森斯D.齐美尔[答案]:B16 •社会控制的对象是()oA.社会规范B.社会问题C.社会秩序D.社会行为[答案]:D17.以下不属于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的是()。
A.社会化B.社会互动C.社会分层D.社会群体[答案]:C18•因受到个人精力、体力、能力、时间以及管理对象和环境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管理者所能直接有效管理的下级人数是有限度的。
以上描述的是组织结构设计原则的()。
A.目标任务原则B.有效跨度原则C.统一指挥原则D.责权对等原则[答案]:B19•根据伯吉斯的“同心环带”模型,城市可以划分为五个环或区,从内向外划分正确的是()。
A.屮心商务区一过渡区一工人住宅区一屮产阶级住宅区一通勤区B.中心商务区一工人住宅区一过渡区一中产阶级住宅区一通勤区C.通勤区一中心商务区一过渡区一工人住宅区一中产阶级住宅区D.中心商务区一过渡区一中产阶级住宅区一工人住宅区一通勤区[答案]:A20•学术界一般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作为城市化的起点。
A.8%B.9%C.10%D.11%[答案]:C[多选题]1・变量测量的层次包括O OA.定类测量B.定序测量C.定距测量D.定比测量[答案]:A, B, C,D2.属于社会学的社会功能的是()oA.科学理性功能B.人文价值功能C.服务建设功能D.解释推理功能[答案]:A, B,C3.人口迁移包括()oA.国际人口迁移B.短期迁移C.永久性迁移D.国内人口迁移[答案]:A,D4•以下属于社会组织构成要素的是()。
A.规范B.地位[答案]:A, B, C,D5•以下关于人的社会化的经典研究说法正确的是()oA.齐美尔着重对社会交往如何使个人展性转变为社会现象,并发展出共同体生活做了大量探讨。
B.韦伯对现代社会的总体文化趋势,以及这一过程中社会与个人不断增长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给予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
C.库利对个人的早期化以及初级群体的特殊作用做岀了奠基性的研究。
D.米德分析了自我观念在社会互动屮的发生和形成过程,强调了符号互动能力在人的自我发展和角色社会化中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答案]:A, B, C,D6.以下属于“镜中我”理论观点的是()。
A.镜屮我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B.自我或个人是社会的产物,是通过社会互动而产生的C.初级群体在个性发展和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D.社会化的实质是角色扮演[答案]:A, B,C7•社会交换理论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
A.霍曼斯B.默顿C.戈夫曼D.布劳[答案]:A,D8.我国的人口问题有哪些()。
A.人口老龄化问题B.人口健康问题C.人口增长过快D.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答案]:A, B, C,D9.非正式群体是工业技术工业科层制的一种派生物和一种反作用。
对工人来说,非正式群体的正功能包括()。
A.减轻单调、厌烦和疲劳B.获得非正式地位的机会C.减轻管理者的工作负担D.充分表露情绪反应[答案]:A, B,D10.以下属于城市空间结构古典模型的是()。
A・马塔的“带形城市”B.吉斯的“同心环带”C.霍伊特的“扇形”模型D.哈里斯等的“多核心”模型[答案]:B, C,D[判断题]1.人是社会系统最基本的要素。
[答案]:正确2.二人互动关系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形式屮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
[答案]:错误3.角色不清是指一个人前后相继所承担的两种角色之间发牛了矛盾。
[答案]:错误4•组织应最大限度地发展个人才能,而不仅追求效率。
[答案]:正确5.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答案]:正确6.伦理道德属于一种硬控制手段。
[答案]:错误7 •规范是社会既定的东西。
[答案]:错误8.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包括三条:社会性、紊乱性和破坏性。
[答案]:正确9.效度是指同一测量工具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答案]:错误10.按照我国官方对城市类型的划分,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
[答案]:正确11.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单变量统计、双变量统计以及多变量分析。
[答案]:正确12.社会解体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
[答案]:正确13•“第三条道路”是吉登斯等人提出的,认为必要的社会政策是对人的自由的保障,但是这必须以人的自由作为一切幸福的首要条件。
[答案]:错误14.社会学没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
[答案]:错误15.文化失调理论是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的。
[答案]:错误16.三人互动关系可以获得在其他任何社会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亲密感情和独特性。
[答案]:错误17.性别角色这个概念来源于社会学中的社会角色理论。
[答案]:正确18.承继过程是所有城市生态过程屮最普遍的一种。
[答案]:错误19.社会解体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社会学家托马斯。
[答案]:正确20.主文化和亚文化的区分是绝对的。
()[答案]:错误[名词解释]1.社会分化[答案]:社会分化特指社会系统的结构中原来承担多种功能的某一社会地位发展为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不同社会地位的过程。
2.社会地位[答案]:社会地位指的是社会关系空间中的相对位置以及围绕这一位置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3.文化特质[答案]:文化特质是组成文化的最小单位,一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总和。
它可以表现为物质文化的形式,也可以表现为非物质文化的形式。
[答案];表意聚众是指纯粹为了表达或宣泄某种情感,或在表达或宣泄某种情感的过程中自发形成的聚众。
5社会制度[答拓:社会制度是指制约和影响人们社会行为选择的规范系统,是提供社会互动的相互影响框架和构成社会秩序的复杂规则体系。
6.文化[答案]: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成果。
7.社会互动[答案]: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
&参照群体[答案]:参照群体是指某些人或群体被当成自己的参照对象,作为自己模仿、学习的榜样,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
有时,根据成员的不同需要,参照群体也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在不同时期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9.社会现代化[答案]:社会现代化是指这样一种特殊的社会变迁过程,即社会在日益分化的基础上,进入一个能够自我创新,以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全面发展过程。
这是现代化变迁过程和非现代化变迁过程的木质区别。
10.社会工作[答案]:社会工作是指社会(政府和群众团体)以物质、精神和服务等方式对那些因外部、自身和结构性原因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正常的社会生活的个人和群体提供帮助,使他们恢复社会牛活能力,改善社会互动关系,提高社会牛活质量,从而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简答题]1 •什么是社会角色的扮演?简述社会角色的扮演的过程?[答案]:社会上每个人都承担着一些社会角色。
当他具备了充当某种角色的条件时,就会去承担这个角色,并按照这个角色要求的行为规范去活动,这就是我们说的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通常要经历三个阶段:1)对角色的期望:人们在承担某种角色时,首先遇到的是社会或他人对这个角色的期待。
只有较好地把握住角色的期待,才能按照角色期待扮演好这个角色。
2)对角色的领悟:人们对角色的扮演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自己对角色的认识、理解,即对角色的领悟。
由于每个人的思想基础、道德水平、价值观念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因而对角色的理解也有差异。
3)对角色的实践:对角色的实践是角色领悟的进一步发展,是在个人实际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角色。
在很多情况下,对角色的领悟与实践是一致的。
在角色实践中,也常常出现角色的建设,就是在一些没有预料的情况下,角色扮演者灵活地创造出了适时的角色扮演,这是在社会转型、变化发展中需要的一种角色扮演,有助于角色的成功扮演。
2.简述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答案]:第一,成员有限。
初级群体一般是指2人到30人的小群体。
第二,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第三,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第四,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每个成员都希望了解对方的内心,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第五,成员难以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