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口腔生物学(1)2009ppt课件
口腔生物学(1)2009ppt课件
.
口腔微生物之父 ——美国化学家兼牙科医生米勒
19世纪80年代从唾液和牙本质中分离出30多种细菌 首先提出龋病的发病机制
——细菌发酵糖产酸,使牙釉质脱矿 20世纪60年代发展迅速:
牙菌斑的研究表明,口腔细菌是龋病、牙周病、 牙髓炎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 口腔微生态.
.
3.口腔生物学研究进展
1)口腔微生态研究进展
.பைடு நூலகம்
牙周微生态研究进展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牙周细菌克隆的多型性与感染模式 随着对厌氧微生物分离、培养和鉴定技术的发展,从口腔内发现了 三百多种不同种类的细菌, 目前认为最可疑的牙周致病菌有:放线共生放线杆菌、牙龈卟啉菌、 中间普氏菌、具核梭杆菌、福氏类杆菌、直形弯曲菌、优杆菌、溶齿艾 肯氏菌、微小消化链球菌、月形单胞菌和密螺旋体, 放线共生放线杆菌作为局限性青少年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牙龈卟 啉菌作为成人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 毒性克隆和非毒性克隆 牙周病的替代治疗,重建有益菌在局部的优势状态是牙周治疗成功的 重要方面。
口腔优势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
▪ 牙周微生态研究进展
▪ 牙周细菌克隆的多型性与感染模式
▪ 微生态与口腔疾病
▪ 微生态失衡引发咽炎
▪ 正畸矫治器对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口臭症口腔微生态学的研究
2)分子生物学研究
▪
种植牙
.
新生儿口腔中有什么菌,有何作用?
健康新生儿口腔微生物的早期定植研究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
教学任务:
理论:10学时
1.口腔微生态
2 学时
2.牙菌斑
2 学时
3.口腔微生物群
4 学时
4.口腔免疫
2 学时
实验:12学时
1.牙菌斑刚果红负性染色检查法
口腔厌氧菌培养
2. ELISA法检测血清HBsAg
3.饮用水氟含量测定
.
2.古老而不断发展的学科
起源: 口腔微生物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微生物
1676年,列文虎克首先发现口腔中的“微小生物”
.
慢性咽炎的病因?
微生态失衡引发咽炎 慢性咽炎是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多见 于成年人,有时病程很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如果把呼吸道黏膜比做 区域环境,在正常情况,这些生物间相互制约、依存,保持着动态平衡, 一旦平衡被打破,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内蒙古医院鲁辛辛、黎琳等人从 微生态的角度阐述急慢性咽炎的发病机理。 鲁辛辛和黎琳等人以160名慢性咽炎患者和150名急性咽炎患者作为研 究对象,同时选择了100名正常成年人作为对照,对研究对象的咽后壁微生 物种群进行了定性、定量研究。研究发现,急慢性咽炎患者呼吸道固有微 生物群落在不同感染期,其构象和参与机理明显不同,即急性咽炎的发生、 发展和外籍菌与原籍菌的演替与消长有着直接的关系。菌群变化主要表现 为,种群消减、不规律构象、致病菌与病原菌共存,而慢性咽炎大部分病 例微生物检查缺少明确的病因菌,其特征性指标是群落内部紊乱,主要表 现为种群抑制、群落紊乱、种群骚动、生境裸露等。所以对咽炎在治疗上 不能千篇一律。在使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重建咽部的微生态就显得非常重要, 而咽部的微生态取决于口腔的微生态的保持。口腔微生态的重建和维护和 口腔的唾液流量、湿度、温度密切相关。日常或治疗中口腔护理用品的使 用非常关键,最好使用中性(PH6.8—7.2)\保湿\非抗炎\非刺激性的牙膏 和漱口液.咽部的湿润会是慢性咽炎早日恢复.
序言:
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
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 : 龋病、牙周病,心血管病,癌症 健康十项标准之一 : 牙齿无洞、无疼痛、牙龈不流血。
——WHO .
.
1. 口腔生物学 是研究口腔中的各种结构、功能与口腔微生
物的相互关系,从理论上解释多种口腔感染性疾 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的一门口腔医学基础课。
目的 :观察母亲阴道细菌对其新生儿口腔微生物定植的影响 ,确定早期定植于新生儿口 腔的细菌种类以及新生儿口腔的优势菌 ,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口腔微生物的影响。 结果 :剖腹生产的刚出生的健康婴儿口腔 1 0 0 %无菌 ,经产道生产的刚出生的健康婴儿 口腔 2 5 %有菌 ;母亲阴道细菌Staphlococcusepidermidis (S .epidermidis) ,Streptococcusfaecalis (S .faecalis) ,Lactobacillispp .在经产道生 产的刚出生的新生儿口腔中可以检出 ;45 5 %新生儿出生后第二天可检出 Streptococcussalivarius (S .salivarius)的定植 ,S .salivarius和Strepto coccusmitis (S .mitis)为出生一周新生儿口腔的优势菌 ;9 1 %的新生儿口腔中可检出厌氧菌 Veillinellaspp 。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新生儿口腔优势菌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但 人工喂养新生儿口腔中的S .epidermidis检出率和菌量均明显低于母乳喂养组 (P >0 0 5)。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 (邹静;周学东);四川大学华西 口腔医学院 四川成都610041(肖晓蓉)
.
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是哪些?
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孙德刚 马晟利 吴双燕 董波 陈艳红 史滨伟
摘 要: 目的寻找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为口腔微生态调节剂的研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通过需氧及厌氧培养法,随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来得到健康青少年口腔的优势 菌.结果实验发现,在健康青少年口腔中可以分离出1种构成比较大的细菌,经鉴定 为1种血链球菌. 结论:血链球菌是健康青少年口腔优势菌.
.
正畸矫治器对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影响
临床观察中,经常可见由于戴用正畸矫治器后造成牙菌斑堆积并由此 引发牙龈炎、牙龋坏等现象[1,2,3].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复杂,并受许多因 素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正畸矫治器的戴入改变了口腔微生态环境,促进某 些细菌的生长,成为牙龈炎、牙龋坏的潜在因素[4,5];另一些学者认为:戴用 正畸矫治器后,只要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不会造成牙龈炎、牙龋坏现象 [6,7].基于上述不同观点,通过研究戴用固定矫治器后口腔唾液和牙面细菌 组成发生的变化,探讨固定矫治器戴入对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以进一步 了解其与牙龋坏、牙龈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