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教学设计第六单元想象之翼单元导读与梳理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一、阅读单元导读,把握单元双线。

二、通读单元课文,梳理字词、文学常识等内容。

教学步骤及内容:一、指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读部分内容,梳理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素养,确定本单元学习目标。

二、要求学生通读本单元四篇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梳理生字词、文学常识等。

⑴《皇帝的新装》、《诗二首(天上的街市、太阳船)》、《女娲造人》《寓言四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⑵神话的起源⑶寓言的特点⑷速读的方法重点词语:【皇帝的新装】钦差大臣爵士笨赐聘炫耀称职愚蠢现款妥当理智呈报滑稽圈定狡猾陛下头衔勋章袍子不可救药骇人听闻随声附和【诗二首】缥缈焚溅镀金闪烁港湾【女娲造人】莽莽榛榛抟剧务力不暇供揉荒凉寂寞蓬勃澄澈掺和非凡气概灵敏泥潭绵延神通广大灵机一动眉开眼笑【寓言四则】添头(出自《赫尔墨斯和雕像者》)溉汲及国人道闻对得一人之使亡晓积气若行止奈何只使中伤积块四虚躇步跐蹈舍然(分别出自《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注意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与用法)雕像庇护爱慕虚荣较量凯歌杞人忧天三、课堂小结在快速阅读中走进童话世界课型:群文阅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内容:教材:《皇帝的新装》丛书:《自私的主人》《森林遇险》《穷人和富人》学习目标:学习快速阅读,通过寻找关键词语等方法提高阅读速度。

学习过程:一、寻幽探秘索兴致:(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曾无数次走进美丽的童话世界,那里充满了幻想和神奇,童话如同星辰,在我们儿时的天空中,闪耀着光辉,优美的故事总是令人心醉的。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

二、学习方法巧实践:学法指导:快速阅读的方法:1.浏览法 2.扫读法 3.跳读法 4.寻读法 5.猜读法(教参:1.扫视法 2.提要法 3.提问法 4.竞赛法)运用其中一种阅读法快速阅读《皇帝的新装》。

提示:在阅读中,找出关键词语,体会童话特点,概括文章的内容。

三、运用方法重体验:运用同样的方法阅读从书中《自私的主人》《森林遇险》《穷人和富人》等几篇文章,完成下面任务:划出关键词语,体会童话特点,提炼文章内容。

四、总结归纳勤梳理:学生谈收获:什么是快速阅读?如何做到快速阅读?五、布置作业:使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阅读从书中的童话作品,感受童话这一体裁的特点。

走近童话课型:主题阅读课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内容:《皇帝的新装》+丛书:《夜莺》。

学习目标:1.认识安徒生及其童话,感悟童话体裁的特点。

2.走近安徒生的心灵,体验孤独而伟大的人生。

学习过程:一、认识安徒生1.他的生平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1805-1875),丹麦19世纪著名的童话作家,既是世界文学童话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被誉为“世界儿童文学的太阳”。

他出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穷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贫苦。

父亲是鞋匠,母亲是佣人。

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

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从小爱文学。

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

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

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中崭露才华。

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

历时5年。

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学。

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

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

安徒生文学生涯始于1822年的编写剧本。

进入大学后,创作日趋成熟。

曾发表游记和歌舞喜剧,出版诗集和诗剧。

1833年出版长篇小说《即兴诗人》,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是他成人文学的代表作。

他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皇帝的新装》等。

安徒生生前曾得到皇家的致敬,并被高度赞扬:给全欧洲的一代孩子带来了欢乐。

他的作品《安徒生童话》已经被译为150多种语言,在全球各地发行和出版。

2.他的作品安徒生的童话创作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

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皇帝的新衣》。

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

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冰雪皇后》《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

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

作品基调低沉。

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贝儿》。

3.他的风格他的作品表现出一种民主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它的对立面是封建主义的残暴和新兴资产阶级的无情剥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人民的思想感情。

另一方面,安徒生在语言风格上具有高度的创造性,在作品的内容上又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

这两种结合使他的作品在儿童文学中放出异彩,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二、品味童话(一)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

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方法,凡举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二)跳读《皇帝的新装》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将你认为文中最精彩的部分画出来,品味赏析。

方法指导:请用下面的句式回答1.本文通过的故事,深刻揭露了的丑恶本质,褒扬了的童心。

2.我认为“”这一段(或句)是最精彩的,它运用了写法(夸张、想象或人物的描写等),写出了。

(三)拓展阅读布置学生阅读《夜莺》一文,思考下面问题:1.概括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2.找出富有特色的语言进行赏析。

学生阅读后,自主思考探究基础上,小组讨论交流,回答上面问题,师生补充、更正、评价。

用下列句式回答问题2:通过文中(句或段),我读出了的语言特色。

三、走近心灵(一)旁征博引,感知安徒生的心灵中国作家周作人:“安徒生以孩童的眼光和诗人的手笔写下了文学世界中的极品。

”列夫·托尔斯泰说:“半年之前,我读安徒生的作品,没有读懂。

半年之后,我重读,这一次我读懂了。

安徒生很孤独,强烈的孤独。

”翻译家林桦:“安徒生童话在全世界的发行量仅次于《圣经》,《圣经》发现的是神,而安徒生发现的是人,神最终要归结到人,而安徒生却是直接从人到人。

”安徒生的话:“只要你是天鹅蛋,那么即使你是在鸭栏里孵出来的也没关系。

”“无论对上帝还是对所有的人,我都充满了爱意。

”(二)阅读安徒生的童话作品,感受安徒生孤独而伟大的心灵。

四、推荐阅读1.金波《小松鼠和红树叶》2.格林童话《穷人和富人》五、布置作业练习写童话,篇幅200—300字,题材不限。

例如:“田野里的音乐会”“牵牛花和小蜜蜂”在想象的世界里探寻课型:主题阅读课(精读精讲)学习内容:《天上的街市》课时安排:1课时一、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向往追求理想生活的思想感情。

2.自然的联想、丰富的想象。

3.赏析诗歌的语言二、重点难点朗读训练,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和谐美;练习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诗歌表达的中心三、教学过程1.巡游探秘索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面对星空,你想到了些什么呢?2.检查预习:(作者、写作背景)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诗人、学者。

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戏剧《屈原》、《蔡文姬》、《棠棣之花》等。

《女神》是中国新文化运动诗坛的奠基之作,郭沫若也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

写作背景:本诗写于1921年,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此时的郭沫若,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感到极大的愤怒和伤感,但他并没有绝望,仍执着的寻求光明和理想。

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著名诗篇《天上的街市》。

熟悉诗歌,指导朗读。

1.学习方法巧实践(1)先出示联想、想象的定义。

(投影)(2)研讨与赏析:a.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b.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哪些想象?c.诗人所想象的天上的街市是个怎样的世界?(小组讨论)(3)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的幸福,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明确: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运用方法重体验(1)诗人描写的牛郎织女的命运如何?它与传说中的故事有何不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是不自由的,他们受王母娘娘的专制统治。

诗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理想,大胆改造了这个民间故事。

在这首诗中,牛郎织女解放了,他们生活得自由幸福美满。

他们骑着牛儿来来往往,他们生活在一个自由的天地里。

(2)诗人这样的想象合理吗?他为什么要作这样的改造?——诗人的想象是合理的。

他是依据星象来想象的,因为淡淡的银河,看上去确是浅浅的,也不很宽广。

作者这样写是借想象牛郎织女过着自由幸福的生活,来反衬当时人间社会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大众苦难的同情和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2)完成有关联想和想象的题目a根据示例, 请同学们经过四至五步联想,使两个意义很远的词联系起来。

①花茶②钢笔月亮③夏夜鲜花示例: 木头足球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b(老师、爸爸或妈妈……)的眼睛(生气、思考或高兴……时)像 ________________ c充分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根据提供的情景,编一则小故事:海豹高原啤酒四、课堂小结借小喻大寓哲理课型:群文阅读课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内容:《寓言四则》前两则,《聪明的野牛》、《伊索寓言》两则、《池塘与河流》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寓言故事。

2.理解寓言告诉人们的深刻道理。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健全人格。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意思。

2.理解寓言故事,明白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回顾学过的寓言故事(指名回答)由此引入新课。

(二)新课学习:1.自读教材两篇短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出示生字词,强调读音。

添头粘赫庇护2.指名读课文。

男女生分读、齐读。

3.合作理解句义、展示交流。

4.学生自读课文,合作探究,理解故事寓意。

(1)概括两则寓言在结构安排上有何特点?(明确:第1段讲述故事,第2段点明寓意。

)(2)分析课文中第一则寓言思考:A.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目的和动机是什么?B.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答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