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排序题目都不是很难,而且有很多题目都可以运用一些方法直接找到答案。
具体来说,事件排序主要运用的方法有直排法,代入法,首尾法和排除法。
其实这些方法可以联合运用,最终的目的是要把事件排好序即可,还有就是很多考生只是对其中的一个方法比较熟悉,其实也没有关系,只要达到目的就行。
一、直排法
所谓直排法,就是不看选项,只看题目的五个事件进行直接排列顺序,排完之后再去查看选项,看哪一项符合所排的顺序,进而选出正确答案。
直排法应用的方法就是挖掘时间之间的逻辑顺序,是最为原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因为事件排序的核心问题是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这种逻辑顺序可能是顺承关系(按时间或事情脉络发展)、因果关系、充分关系、必要关系等。
但在一个事件中往往会包含多种关系,进行直接排列时考生应该多方考虑。
【例题1】(2009年北京)
(1)物业多次维修(2)购买新房(3)要求物业赔偿(4)泡坏家具(5)新房漏雨
A.2-5-4-1-3
B.3-2-5-4-1
C.2-4-1-3-
5 D.4-1-3-2-5
【答案】A
【解析】直接排序法。
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②购买新房——⑤新房漏雨——④泡坏家具——①物业多次维修——③要求物业赔偿。
故正确答案选择A。
【例题2】(2009年北京)
(1)面临合同续签(2)商户集体停业(3)摊位租金上涨(4)恢复营业(5)进行协商
A.1-3-2-4-5
B.2-5-4-1-3
C.1-3-2-5-
4 D.2-1-5-3-4
【答案】C
【解析】直接排序法。
根据事情发生的顺序:①面临合同续签——③摊位租金上涨——②商户集体停业——⑤进行协商——④恢复营业。
故正确答案选择C。
【例题3】(2008年北京)
(1)本地改良(2)市场考察(3)水果优质高产(4)引进国外稀有水果品种(5)试种失败
A.2—4—5—1—3 B.4—2—3—1—5
C.5—2—4—3—1 D.2—1—5—4—3
【答案】A。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品种引进试种,并进行改良的过程。
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进行排列。
考察市场——引进国外稀有水果品种——试种失败——本地改良——水果优质高产,故正确答案选择A。
二、代入法
代入法排序恰好是与直接排序法相反的一个过程,直接排序是不看选项直接对事件进行排列,代入法则是依照选项的顺序依次查看题干的五个事件,最为合理的即为正确的顺序。
代入法费时较多,主要针对逻辑关系比较复杂、难以理清楚头绪的事件。
【例题1】(2007年北京)
(1)成为优秀的记者(2)意外受伤(3)准备参加全国比赛(4)恢复信心(5)从小刻苦训练A.4—2—1—5—3 B.5—3—2—4—1 C.5—1—3—2—4 D.5—1—2—4—3
【答案】B。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某人成为记者的过程。
因为“准备参加全国比赛”,所以要“从小刻苦训练”,训练过程中“意外受伤”,受伤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恢复信心”,最终“成为优秀的记者”,所以正确答案选择B。
三、首尾法
首尾排序法针对的是这样一类题目,这类题目描述的事件的起因和结果非常确定,根据这一特点也可以很快的达到目的。
能够应用首尾排序法的题目往往具备这样的特点,即查看选项每个选项的首尾事件都是不一样的,在这种类型的题目里,首尾法是最能快速准确得出答案的方法。
但在运用时应该注
意,当确定事件的起点和终点后,一定要将得出的选项进行验证,以免一时疏忽出现错误。
首尾法的运用技巧是看选项最前面的和最后面的项是哪个,然后回到事件中进行排序。
【例题1】(2009年北京)
(1)赶赴灾区(2)道路中断(3)交通恢复(4)发生地震(5)昼夜奋战
A.1-5-2-4-3
B.2-1-5-3-4
C.4-2-1-5-
3 D.1-3-2-4-5
【答案】C
【解析】运用首尾法。
交通恢复应该是最后的,发生地震是整个事件的原因。
故正确答案选择C。
【例题2】(2009年北京)
(1)记入黑名单(2)利用信用卡网上套现(3)拒绝提供服务(4)引起网上支付公司重视(5)媒体新闻报道
A.2-5-3-4-1
B.5-4-1-3-2
C.5-1-3-4-
2 D.2-5-4-1-3
【答案】D
【解析】运用首尾法。
此题目是信用卡套现引起重视,银行拒绝提供服务应该是整个事件的结尾。
故正确答案选择D。
【例题3】(2008年北京)
(1)赵某接到报案去勘察现场(2)张某上街买菜(3)王某截住一辆汽车
(4)李某去接张某出院(5)李某酒后驾车撞一行人A.2—5—3—1—4 B.5—1—2—3—4 C.5—1—3—4—2 D.2—5—1—4—3
【答案】A。
【解析】本题描述的是一起交通事故的发生过程。
根据(4)和(5)判断李某酒后驾车撞的行人是张某,结合选项分析(2)和(5)做为事件起因更符合逻辑,而(4)应该是整个事件的逻辑终点,故正确答案选择A。
【例题4】(2005年广东)
(1)鲜菜摆上货架(2)给西红柿浇水(3)建造玻璃暖房(4)给炉子加煤炭
(5)采摘成熟果实
A.1-5-2-4-3
B.5-2-1-3-4
C.3-4-2-5-1
D.1-2-3-5-4
【答案】C
【解析】此题确定首项或末项便能很快得出答案,根据对五个事件的描述,只有先建立了玻璃暖房才会有接下来的人的活动,即(3)为首项,只有C项的首项为(3),故可以立刻选出C为正确答案。
【例题5】()2007年黑龙江)
(1)发明雷达(2)发现蝙蝠能在黑暗中攻击目标(3)发现蝙蝠的视力很差
(4)经过一系列的实验(5)发现蝙蝠靠超声波定位
A.1-3-5-4-2
B.2-5-4-3-1
C.2-3-4-5-1
D.2-4-1-3-5
【答案】C
【解析】本题分为两件事情:对蝙蝠的实验观察和雷达的发明。
确定首项或末项可知雷达的发明是受蝙蝠实验结果的启发,所以(1)应在最后,要先经过实验才能发现蝙蝠靠超声波定位,则(4)在(5)之前,故本题的合理顺序应为2-3-4-5-1。
故正确答案选择C。
四、排除法
排除法针对的是这样一类题目,这类题目描述的时间往往有很明显的时间顺序或者是因果关系,一个动作或者是事件的发生必须在另一个动作或者是事件之前或者之后,这样通过排除明显有错误的选项,就可以很快的选出正确的答案。
【例题1】(2009年北京)
(1)赶赴灾区(2)道路中断(3)交通恢复
(4)发生地震(5)昼夜奋战
A.1—5—2—4—3 B.2—1—5—3—4
C.4—2—1—5—3 D.1—3—2—4—5
【答案】C
【解析】地震引起道路中断,所以(4)在(2)的前面,可以排除A、B、D。
故正确答案选择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