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__超声波的基本特性及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
1__超声波的基本特性及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
第三章 超声医学原理
抽气
声音的实质
机械振动在连续媒质中的传播——机械波
声波频率
目前,人类研究与使用的声波频率从10-4到1013Hz,足足跨越了17个数量级。将 声波依其频率高低和人耳对声波的感受能力,区分与命名如下
次声
可听声
超声
特超声
10-4-20
20-2*104
2*104-109
109-1013
参考声压P0 以1000 Hz纯音的听阈声压为基准声压(20µ Pa) Pi = P0, LP = 0
普通谈话约为 载重卡车行驶 喷气式飞机附近 60dB-70dB 80dB-90dB 140dB-150dB
1.3 声波的声强
超声强度:超声波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与声波传播方向垂直的单 位面积的能量,通常示以I。对于平面连续波其强度I为:
Z C
讨论声波传播问题时,声阻抗Z =ρC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
媒质Z均匀不变,那么声波在其中的传播方向将不会改变;
Z不均匀,在变化处呈现出声学界面,发生反射、折射、散射。
现行大部分超声诊断仪(A型、B型、M型及 多普勒型),都是建 立在超声回波(来自人体内)基础上的,其物理基础便是人体组 织的声阻抗不均匀。
达因 dyn 是(CGS)力的单位 1 dyn代表作用于1g的物体,使其产生1cm/s2的加速度的力。
பைடு நூலகம்
蚂蚁叼草的力约100 dyn
1 dyn = 10-5N 1Pa = 1N/m2 = 10 ubar = 10-5 bar 大气压约 1 bar
声压级
比较两个声压的大小,常用声压级(LP)
LP=20logPi/P0(dB)
2 1 Pm 1 2 I CVm 2 C 2
Pm和Vm分别为声压、质点位移速度的最大值
若用它们的有效值P,V表示,
p2 I CV 2 C
声强与声压平方成正比。
声强的单位是瓦/厘米2(W/cm2)或毫瓦/厘米2(mW/cm2)。 总功率:强度与声传播方向垂直的面积的乘积
W IS
超 声
频率超出了人耳所能感受的上限,因而人耳听不见,正如人的眼 睛看不见紫外光一样,都是由于人的感官生理局限性所引起的。
机械波
机械波
电磁波
•都具有一定的传播速度,且与媒质有关; •都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
•电磁波与声波一样不能再真空中传播。
水波的产生
小球点击水面,会形成水波
一个质点的振动会带动邻近质点的振动 而邻近质点的振动又会引起较远质点的振动 这样,振动就以一定的速度在弹性介质中由近及远地传播 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铁磁材料的压磁效应:在外力作用下,晶体会产生磁场;
反之,外加磁场则会引起晶体变形。
铁磁材料中有自发磁化区(磁畴)。无外场时,磁畴取向无 规律,在外磁场作用下,磁畴有转向与外磁场方向一致的倾 向。外磁场愈强,转向也愈厉害。由于磁畴在各个方向上长
度不一致,转向则导致了材料在磁场方向上的宏观增长。
当线圈中通以直流电I0时,产生偏磁场H0。再通以交变电I,产生交变磁场H,
C
小结:
T
f
频率、周期:决定于波源 波速:决定于传输介质
波长:由波源和传输介质共同确定
第三章 超声医学原理
第一节 超声波的基本特性及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 第二节 超声的生物效应 第三节 超声诊断的概述
第一节 超声波的基本特性及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
一、超声波的基本特性 二、超声场
三、超声波在生物组织中的传播
一、超声波的基本特性 1.1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1.2 声 压 1.3 声波的声强 1.4 特性阻抗 1.5 超声波的产生
1.1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受介质密度和弹性的影响,在空
气和液体中传播的是纵波,在固体中可以有纵波和横波。
* 在液体和气体纵波波速
C K
G C
K为媒质的体变模量
1、波源;2、弹性介质
问题:
波动是波源的振动状态或波动能量在介质中的传播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质点随波前进
1、横波
2、纵波
波长、波的周期和频率、波速 1、波长——反映波动的空间周期性
y
λ
x
o
2、周期和频率——反映波动的时间周期性
f=1 / T
问题:
波源作一次完全的振动,波就前进一个波长的距离, 因此波的周期只与振源有关,而与传播介质无关。
稠密区:压强大于没有声波传播时的静压强,即声压为正值;
疏稀区:压强小于静压强,声压为负值。 因此,媒质的声传播可表现为声压随时间(或空间)的周期变化。
在超声诊断中常用的是平面波,对于平面波,声压:
P CV CV0 sin t
(1)
ρ为传声媒质的质量密度,C为声波的传播速度;V为质点振动 速度,V0为其幅值。声压单位为微巴(1 u bar=1达因/厘米2)。
*固体媒质横波和纵波的波速
横波 纵波 G为媒质的切变模量
C
E
E为媒质的弹性模量
C
T
f
例:声波在人体软组织中的传播速度大约为1500m/s。如超声理疗
机向人体发射率为1MHz的超声波,试求在人体内的声波波长?
c
f
1500/ 110 1.5mm
6
即1MHz的超声波在人体软组织中的声波波长为1.5 mm.
1.4 特性阻抗
表征介质传播超声能力的物理量 表征超声在介质中,传播过程能量损耗的特性。
P Z V
界面声压与通过该面的质点流速之比
与电路类比,声压~电压,质点流速~电流。声阻抗~电阻 Z为传声媒质的一个物理常数 对于平面波,声阻抗等于介质密度与波速的乘积 特性阻抗的单位为瑞利即rayls, 1rayls = 1g/(cm2.s)
对于血液:
Z C 1.055g / cm3 157000 cm / s 165635 g /(cm2 s) 1.656105 rayls
对于生物软组织,声阻抗率与水的相近,约为1.5*105 rayls
1.5 超声波的产生
压电式超声换能器
磁致伸缩式超声换能器
1.5.2 磁致伸缩式超声换能器
H叠加在H0上,于是铁芯中的磁场将以H0为中心上下变化。压磁材料在交变
磁场H作用下,由于磁致伸缩效应,上下两端面产生与交变电流频率相同的 交替伸缩。
H I t
Ho
I0
当交变电流频率与换能器的共振频率一致时,换能器端面振动最剧烈。
一、超声波的基本特性
机械波产生的条件
重点
什么是机械波(与电磁波的区别)
3、波速C——描述振动状态传播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波动过程中,某一振动状态在单位时间内所传播的距离。
* 在液体和气体纵波波速(不能产生横向的剪切力,故无横波 )
C K
G C
K为媒质的体变模量
*固体媒质横波和纵波的波速
横波 纵波 G为媒质的切变模量
C
E
E为媒质的弹性模量
4、三者关系式
在一个周期中,波前进一个波长,故
声波的频率和传播速度由什么决定 超声及可听声的频率范围
1.1 超声波的传播速度
速度与媒质的密度和力学弹性有关 速度 频率 波长的关系
1.2 声 压
声压的定义 声压级如何计算
一、超声波的基本特性
1.3 声波的声强
声强的定义及公式
重点
1.4 特性阻抗
特性阻抗的定义及公式
1.5 超声波的产生
压电式及压磁式超声换能器的原理
组织病变常常伴随其Z值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超声回波的相应变
化,人们便可以从回波变化中提取人体组织病变的信息。
人体正常组织的密度、声速和特性阻抗
介质名称 空气 血液 大脑 脂肪 软组织 颅骨 密度(g/cm3) 超声纵波速度 (m/s) 0.00118 1.055 1.038 0.955 1.016 1.658 344.8 1570 1540 1476 1500 3860 特性阻抗 (*105瑞利) 0.000407 1.656 1.599 1.410 1.524 5.571
人体绝大部分是软组织,其声学特性与水相似,所以其中传 播的基本上是纵波。但由于传播条件的改变会发生波型的转 换,如超声通过骨骼时会发生由纵波转变为横波。
1.2 声 压
定义:媒质中有声波传播时的压强与没有声波传播时的压强之
差,以符号P表示,单位为帕(Pa)。 当有纵波声波传播时,媒质出现周期相间的稠密与疏稀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