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地铁的物资核算管理
本文讲述的地铁物资是地铁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物资,不包括固定资产,主要是指日常维修维护所需要用到的备品备件、消耗性物料,劳保用品,低值设备及工具器等。
涉及的种类繁多,数量也多,部份物资专用性强,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垄断性。
地铁运营管理地域范围较广,维修的时效性要求性较高,决定着物资存放的位置分布广,管理分散,与物资管理相关的人员较多等特点。
地铁运营公司都会设有物资管理部门,大的地铁集团通常都会设立物资公司,小的地铁公司会设立物资管理部门。
一般来说物资管理部门都承担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物资到货验收,物资的仓储管理及物资的发放管理等职能。
为保障运营地铁安全,通常都会对物资多级管理,设立多次仓库。
由于以上地铁物资本身的特性和管理的特性,给物资的核算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财务会计核算的要求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也就是财务账上反映物资价值要与所有物资管理部门的物资台账反映的金额一致,物资管理账上反映的物资类别、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物资属性要与库存实物的账一致。
财务账上每月能及时的映当月的物资消耗,确认当月的维修维护成本。
目标挺简单,通俗易懂,也易操作,只要给了我这些数据,财务均能准确入账。
可是事实呢?
尤其是在运营初始阶段,会出现许多种状况。
财务的入账数与物资部门入库数不一致,物资账上没有区分含税与不含税的金额,物资
账上数反映的不齐,物资分类与财务入库的物资种类不一致,物资总库的账与下级仓库物资出入库账不一致;下级库领用登记不规范,或者将采购回来或从总库领回的物资直接安排使用人员领回去,不管有没有实际安装更换或消耗,都认为是已消耗;下级仓库账实不一致,仓库明明一堆物资,结果账上却显示均已出库;物资管理人员更换,前后人员台账交接不清,甚到前期的台账都没有了,台账登记的格式都各不一致,许多物资台账要素都没有等等。
如此问题该如何解决?本人通过实践认为该从如下方面着手。
如果是刚开始运营,那么财务就该介入物资的管理,跟物资管理各级部门要形成共识,明确物资的分类,登记的台账格式,记录的要素,出入库时间,账与账核对的时间,物资盘点的时间等。
要与各部门明确移库和消耗入成本的定义与区别。
强化物资管理部门的职能管理。
物资管理部门要充分树立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
即从物资的采购计划、物资的采购到货、仓储、出库、领用消耗,物资的领用退库再到物资退货和物资盘点,在各环节建立起清晰管理职能,实物管的好不好,与财务账准不准,有没有按会计要求来记录有密切的关系。
应充分利用ABC等管理方法与工具,建立安全库存等物资管理的理念。
建设信息系统,台账信息进行充分共享。
由于物资的种类和数量繁多,靠人为台账管理效率低下。
建设专门的物资管理系统,有利于追踪物资的全过程,保证物资的安全。
加强对物资管理员的培训。
管理得好不好,往往都是人的问题。
除了公司领导重视之外,还需要建立一系列的操作规范,或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保证制度的有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