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 ACD )A、组织 C、公众 D、传播沟通2.从公共关系定义出发,我们可以将公共关系职能概括为两大方面( AB )A、传播性职能B、管理性职能3.从本质上来分析,公众具有( ABC )的特征A、同质性B、相关性C、群体性4.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理解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ABDE )A、公共关系的主体形态是组织B、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其公众之间的业缘关系 D、公共关系在组织中属于参谋机构的职能 E、公共关系是对组织传播资源的管理5.公共关系形象状态的基本评价标准是( BC )B、知名度C、美誉度6.在构成公共关系学的众多学科基础中,占有特殊地位并起着主要指导作用的学科是( AB )A、管理学B、传播学7.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主要有( ABCDE )A、边缘性B、综合性C、应用性D、动态性E、开放性8.下列属于主体型公共关系的包括(ABCE )A、政府公共关系B、企业公共关系C、学校公共关系 E、饭店公共关系9.下列属于对象型公共关系的有( ABCDE )A、员工关系B、消费者关系C、政府关系D、竞争关系 E、名人关系10.从运作过程来说,公共关系表现出很强的技巧性和艺术性。
公共关系艺术具有以下特点( ABCD )A、多样性B、随机性C、经验性D、创新性11.下列不属于对象型公共关系的有( AD )A、政府公共关系D、企业公共关系12.下列不属于主体型公共关系的包括( CDE )C、名人关系D、政府关系 E、媒介关系13.公共关系目标的具体指标包括( ABCD )A、知名度和美誉度B、凝聚力和吸引力C、关系和舆论D、效益和发展14.公共关系有责任帮助组织决策者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的沟通机制,使各部门、各层次在相互了解的基础上达到相互的协调。
具体来说,组织内部的沟通主要包括( ABCD )A、上源下向流B、下源上向流C、信息平行流D、立体交叉流15.一个组织面临的外部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公共关系要协调好的外部关系主要有(ABCDE)A、协调好与消费公众之间的关系 B、协调好各类合作组织的关系C、协调好各种社团关系D、协调好政府关系E、协调好各种非专业性的社会关系16.组织公共关系的根本目标是( AB )A、优化内外环境B、塑造组织形象17.公共关系参与组织决策具有独特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其帮助组织从宏观和客观的角度解决下列问题( ABCDE )A、在决策中确立公共关系目标B、平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C、平衡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D、平衡组织目标与社会利益E、注重社会整体效益18.公共关系参谋职能的发挥贯穿于决策的全过程,其内容主要有( ABCDE )A、为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B、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C、协助决策层提供信息方案D、拟定公共关系的对策方案E、从公共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方案619.舆论对组织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BDE )A、制约作用B、鼓动作用 D、指导作用 E、监督作用20.舆论的控制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主要包括( BCD )B、舆论的形成C、舆论的强化D、舆论的引导21.关于公共关系目标和组织总目标的关系,正确的表述是( CE )C、公共关系目标服从于组织总目标 E、公共关系目标服务于组织总目标22.对于公共关系活动的研究包括( ABCD )A、公共关系活动规律B、公共关系活动策略C、公共关系活动过程D、公共关系活动模式1、“清理垃圾运动”又叫做( BC )B、揭丑运动C、扒粪运动2、爱德华•伯纳斯的公共关系思想主要是( AC )A、公共关系咨询 C、投公众所好3、在《有效的公共关系》中,卡特利普提出的经典的公共关系思想是( AB )A、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B、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4、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包括(ABCD )A、市场经济的发展 B、民主政治的进步 C、人文主义管理思想的兴起 D、大众传媒的完善5、公共关系观念的演变,呈现出以下特点( ABCD )A、由自发到自觉B、由单向到双向C、由组织导向到公众导向D、由单一到整合6、组织形象的硬件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最基本是( ABC )A、产品形象B、人员形象C、环境形象7、组织形象具有以下的主要特点( ABCD )A、主观性和客观性相统一 B、独特性和差异性相统一 C、多元性和统一性相统一 D、稳定性和创新性相统一8、组织形象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其具体要求是( ABC )A、组织形象要素的相互协调B、组织传播资源的相互整合C、认知形象和实态形象的统一9、公共关系观念的内容包括( ABCDE )A、形象观念B、共生观念C、服务观念D、整合观念E、公众导向10、组织形象的软件包括许多内容,其中最基本的是( ABC )A、管理形象B、文化形象C、社会责任形象11、下列公共关系思想属于公众导向观念的是( BCD )B、投公众之所好C、公共关系咨询D、双向平衡1.公益广告的类型主要有( ABC )A、以公共事务主题(如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治安、卫生)而制作的广告B、配合组织参与的某项公益事业(如组织的赞助活动)而制作的广告C、对政府的政策、措施以组织的名义表示支持而制作的广告2.公共关系公司从事或代理公共关系业务的特点包括( ABCDE )A、专门服务B、全面代理C、客观权威D、广泛性E、经济性3.公共关系公司的工作应该遵循的原则有( AB )A、客户导向B、职业忠诚4.客户选择公共关系公司,可以参照以下的主要标准( ABCD )A、公司的信誉和实力B、公司工作人员的素质C、公司客户的情况D、公司的收费标准5.企业导入CIS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ABCD )A、个性化B、统一性C、可接受性D、易识别性6.公共关系人员的职业心理素质包括(ABD )A、自信B、热情 D、开放7.在交际活动中,着装要注意“TPO”三要素,“TPO”三要素指的是( ABC )A、时间B、地点C、情景8.CIS的开发作业程序大体上可以分为哪些阶段( ABC )A、调查分析阶段B、策划设计阶段C、实施控制阶段9.公共关系礼仪的实施原则主要有( ABCD )A、平等原则B、相容原则C、真诚信用原则D、女士优先原则10.一般来讲,企业公共关系的具体目标任务包括( ABC )A、普及形象观念B、创造关系资源C、开展消费教育11.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包括( ABDE )A、实力广告和标志广告B、公益广告 D、观念广告 E、礼仪广告和事务性广告12.CIS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 ACD )A、MIS C、BIS D、VIS13.企业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层面的要素包括( ABCDE )A、企业名称B、企业标志C、企业品牌专用字体D、企业名称标准字体E、企业标准色14.公共关系广告与商业广告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BC )A、目的不同B、方式不同C、适用范围不同15.企业精神形象的基本要素包括( ABCD )A、企业理念(经营思想)B、企业精神C、企业标语口号D、企业歌曲16.大市场营销观念认为,在传统营销策略的4P基础上,还应该增加( AB )A、权力B、公共关系17.你认为下列关于CIS构成要素的形象化比喻,恰当的是( ABC )A、VIS是企业的“脸”B、BIS是企业的“手”C、MIS是企业的“心”18.公共关系人员理想的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T”型知识结构。
这种知识结构的基本标量有( ABC )A、宽广度B、纵深度C、时间度19.政府各部门必须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包括( ABCD )A、办事制度公开B、办事程序公开C、办事结果公开D、办事人员公开(挂牌办公)1.在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中,属于高层次需要的有( CDE )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的需要2.针对公众对组织的不同态度,下列公共关系传播对策正确的是(ABC )A、争取边缘公众B、稳定顺意公众C、瓦解逆意公众3.媒介公众的两重性表现为它的( AB )A、对象性B、工具性4.多血质的行为特征表现( ABCD )A、热情、活泼、好动B、情绪易于转换C、反应机智灵敏D、行为的外倾性明显5.兴趣的特点( ABCDE )A、指向性B、差别性C、稳定性D、效能性 E、迁移性6.粘液质的行为特点(ABCDE )A、情绪变化缓慢B、安静稳重踏C、固执多D、反应从容不迫、言行拘谨自制E、行为内倾性明显7.改变公众态度的角度有( CDE )C、转轨改变D、顺向型改变E、逆向型改变8.影响说服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A、说服者的条件B、信息本身的说服力C、信息传播的过程D、接受者的特E、说服过程的情境因素9.在设计信息的排列组合方式时,必须考虑的信息结构性因素包括( ABC )A、强度B、对比度C、新鲜度和重复度10.知觉组合的原则有( ABCD )A、接近原则B、闭锁原则C、相似原则D、连续原则11.时空因素对说服过程的影响主要有( ABCDE )A、预警现象B、分心现象C、体内低潮时D、座位的设置排列E、沟通的气氛12.由经济性价值观所推动的公众行为取向是以(AB )为中心的。
A、有效B、实惠13.影响知觉选择的主观因素主要有( ABCD )A、需要和动机B、兴趣C、性格和气质D、经验知识14.意志行动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自觉确定目标B、自觉调节行动C、努力克服困难D、最终实现目标15.按思想行为的独立性划分,性格有以下几种类型( AB )A、顺从型B、独立型16.个性倾向性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意识倾向性,包括( ABCDE )A、兴趣B、态度C、需要和动机D、世界观E、价值观17.按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划分,性格可以有以下几种类型( ABCD )A、理智型B、情绪型C、意志型D、中间型18.由政治性价值观所推动的公众行为取向是以(AB )为中心的。
A、权力B、地位19.影响知觉选择的客观性因素主要有( ABC )A、对象与背景的差别B、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C、对象的组合20.胆汁质的行为特点( ABCDE )A、表情喜形于色B、主观易于冲动C、情绪变化激烈D、胆量较大、好猛干E、行为外倾性明显21.由理性价值观所推动的公众行为取向是以(CD )为中心的C、知识D、真理22.采取决定阶段是意志行动的开始阶段,这个阶段包括的环节有( ABC )A、行动动机的选择B、行动目标的确定C、行动手段的拟定23.个性心理特征反映了人的心理的独特性和个别性,主要包括( ABC )A、气质B、能力C、性格24.抑郁质的行为特点( ABCDE )A、心绪消沉于内B、反应迟钝犹豫、言行缓慢腼腆C、冷漠孤僻寡欢D、多疑内省仔E、行为内倾性明显1.“5W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ABCD )A、全面性B、科学性C、劝服性D、直线性2.香农-韦弗模式的主要优点在于( AB )A、提示了“编码”、“译码”两个环节B、导入了“噪音”的概念3.意见领袖对受众的影响力主要来源于( AB )A、亲和力B、权威性4.把关人的传播行为包括( AB )A、疏导B、抑制5.受众对信息的选择性处理过程,包括( ABC )A、选择性注意B、选择性理解C、选择性记忆6.多媒体组合关键要考虑以下策略( ABCD )A、媒介分配策略B、时间分配策略C、区域分配策略D、内容分配策略.按照人类传播的发展过程,可将传播分为以下类型( ABCD )A、自身传播B、人际传播C、组织传播D、大众传播8.组织内部传播的媒介主要有( ABCDE )A、内部报刊B、宣传手册C、闭路电视D、黑板报E、各种报告和报表9.按照社会功能分,我们可以把传播媒介分为( CDE )C、大众传播媒介D、自控媒介E、网络媒介10.报纸以及报纸传播的优势( ABC )A、造价低廉,制作简便B、便于自由选择阅读、保存和查阅C、信息量大11.杂志以及杂志传播的优点( ABCD )A、保存价值高B、重复阅读率高C、传阅和借阅率高D、指向性明确12.选择公关传播媒介应遵循的原则包括( ABCD )A、目标性原则B、针对性原则C、组合性原则D、经济性原则13.开展公关传播应该遵循的原则( ABC )A、目的性原则B、双向性原则C、一致性原则14.电视媒介优点是( ABE )A、受众面广B、现场感强E、视听结合15.大众传播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它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层次( ABCDE )A、专业化的大众传播组织B、专业化的传播媒介C、现代化的传播技术D、大批复制的传播内容E、为数众多的受众16.电子类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以下几次革命性的飞跃(ABC )A、20世纪初的广播B、20世纪中期的电视C、20世纪末的因特网17.言语符号及其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ACD )A、同时性和空间限制性 C、双向性 D、时效性18.按照媒介的物质形式,我们可以把传播媒介分为( ABC )A、语言符号媒介B、实物媒介C、人员媒介19.体语包括( ABCDE )A、肢体语B、表情语C、姿势语D、界域语E、服饰语20.类语言的常见方式( ABCD )A、重读B、语气语调C、笑声D、掌声21.有针对性地选择传播媒介,必须考虑的是( ACD )A、媒介的特点 C、目标对象的特点 D、信息内容的特点2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BCDE )A、主体不同B、对象不同C、内容不同D、方式不同E、侧重点不同1.公共关系调查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ABCD )A、代表性原则B、客观性原则C、全面性原则D、定量化原则2.在公共关系目标制定过程中,应注意计划目标的( ABCDE )A、一致性B、具体性C、可行性D、可分解性E、激励性3.公共关系实施的原则有( ABCD )A、全面性和重点性相结合B、针对性和协调性相结合C、严密性和灵活性相结合D、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4.对公共关系信息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是衡量信息的( ABCE )A、真实性B、及时性C、完整性 E、适用性5.社会型公共关系的最大特点是( AB )A、公益性B、文化性6.下列征询型公共关系活动中,属于输出型的有( CDE )C、开设公众热线D、开办咨询服务E、消费者教育7.下列征询型公共关系活动中,属于输入型的有( ABD )A、开展有奖征文B、民意测验 D、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8.在设计问卷时,应该注意提问的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