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长期照护

长期照护


Thank you
地区发展不平衡
相对于城镇而言,农村是失能老年人的重 灾区。原因有二: 1.农村长期照护需求缺口大,仅靠农村敬老院 的福利照顾无法满足需要;另一方面农村经济 欠发达,老百姓消费能力有限,长期照护服务 机构数量有限; 2.为改善经济状况,农村劳动力输入城市,使 农村家庭照护功能进一步弱化。
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中国长期照护现状
长期照护
1.传统家庭照护遭遇挑战 2.地区发展不平衡 3.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 4.人才队伍建设亟待提高 5.临终关怀缺乏社会关注
传统家庭照护遭遇挑战
“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观念下,家庭 养老是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随着经济发展及 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传统养老方式正在逐渐弱 化。“4-2-1”型家庭结构和“空巢家庭”增 多,老年慢性病高发,家庭自我照顾的方式受 到限制;与此同时,社会支持系统也因老年照 护设施不充足、养老法律法规不健全、保险系 统不完备等,而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年人长期照 护的社会需要。
在长期照护发展的过程中,政策引导、制度建 设和规范管理是关键。虽然全国长期养老机构数量 众多,但在发展老年长期照护方面,缺乏政策引导 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服务的不规范。不少养老院入住 率不高,一些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也没有被充分利 用起来,缺乏管理规范,评估监管没有统一标准, 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Hale Waihona Puke 人才队伍建设亟待提高发达国家长期照护服务体系
现状比较
德国是现代社会保险制度的摇篮,也是社会安 全网最完整的国家;日本的平均预期寿命在世界上 位居第一,养老经验十分丰富;美国的商业照护保 险发达,实行市场化的长期照护模式;而英国缺乏 法定的照护服务制度,使用护理津贴作为社会福利 手段,将优先的服务资源提供给特定的人群
长期照护
长期照护
概念
现状
其他
概念
长期照护
起源:起于西方发达国家,是从英文表 达“Long-term Care”翻译而来
对象:主要是慢性病和残障人口,老年 人构成此类人中的绝大多数 目标:满足那些有各种疾患或身体残疾 的人对保健和日常生活的需求
长期照护
内容:从饮食起居照料到急诊或康复治 疗等一系列正规和长期的服务,其中最 基本的照护服务内容有护理服务、生活 照料服务、物资援助服务和特殊服务等 方面 制度体系:资金保障体系、长期照护服 务提供体系、国家长期照护服务监管体 系等。
正规、专业、连续性是长期照护最显著 的特点,目前长期照护从业者的资格认证还没 有普及,长期照护要求提供兼具医疗保健和生 活照料双重特点的综合服务,没有专业性的 家庭保姆式生活照料服务,其适用人群有很 大的局限性。
临终关怀缺乏社会关注
临终关怀是长期照护连续性体系中最后一个环 节,除了观念上的障碍,中国的临终关怀还缺少一 个完整的体系和规范,尤其缺乏对临终关怀对象的 心理照护。我国目前开设临终关怀的医疗机构约为 100余家,几千张床位,供需极不平衡。在机构照 护服务中,不少养老机构或由于传统观念,或限于 护理压力,把临终关怀排除在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