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读写大赛试题

五年级读写大赛试题

连云港市小学语文五年级读写大赛试卷 (满分为100分,比赛时间为90分钟)
一、填空题。

(30分) 1.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诗仙:( ) 诗圣:( ) 诗鬼:( )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诗人是:( ) 【 李白 杜甫 李贺 王维 】 2.读下列的诗句,写出作者和出处。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 ) 《 》 【柳宗元、江雪】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 ) 《 》【王昌龄、出塞】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两万。

( ) 《 》 【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 3.《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 4.《伊索寓言》的主人公大部分是_____________,动物寓言部分广泛采用_________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

【动物、拟人】 5.我国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从 朝代开始的。

【商】 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 起义。

【陈胜 吴广】 7.在鸦片战争中,主持虎门销烟的爱国英雄是 。

【 林则徐 】 8.体会诗句的内容,把诗句与其所描写的季节连线。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夏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雨火对愁眠。

秋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冬 9. 尧觉得舜品德好,又能干,把首领的位子让给舜,这种让位,历史上叫。

【禅让】
10.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

就在我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这真是。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1.古诗中有不少表现友情的诗句,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中的“劝君更进一杯酒,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________的《__________》一诗中的“,天下谁人不识君。

”【孤帆远影碧空尽、一片冰心在玉壶、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
二、选择题(20分)
1.火烧新野是的主意是()出的。

【c】
A.刘备
B.关羽 C诸葛亮
2.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反叛精神的故事情节是()【B】
A 、三打白骨精 B、大闹天宫C、真假美猴王
3.比喻变被动为主动是"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 ) 【A】A反客为主 B李代桃僵 C欲擒故纵
4.“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中“怜”是()意思。

【B 】A可怜 B 爱惜 C可爱
5.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C 】
A、欧阳修
B、柳宗元
C、司马光
6.下列诗句中没有蕴含哲理的一项是()【B】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龙城飞将”指的是()【B】
A、汉朝名将霍去病
B、汉朝名将李广
C、三国名将赵云
8.李绅《悯农》诗中“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揭露的是()【C】
A、遇到大灾害
B、干活不努力
C、制度不合理
9.三十六计之一的“李代桃僵”,原是比喻(),现在比喻()。

【A、C】A兄弟爱护 B植物互助 C代人受过。

三、简答题(8+8+12=28分)
1.你最喜欢《伊索寓言》中的那些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其中一则故事及其寓意。

【答题要点:写清故事名称,要用书名号,叙述故事要完整流畅,寓意要简明扼要】
2.学习了冰心奶奶写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再去读读她的《寄小读者》,你感受到冰心奶奶文章中有的哪些感情,试着写写。

【答题要点:对孩子的爱、对亲人(母亲)的爱、对祖国的爱和思念。

适当叙述,言之有理即可】
3.《水浒传》是大家都爱读的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成功塑造了108位英雄好汉的形象,他们各有其性情,人人都有绰号。

请写出几位你喜欢的英雄人物及绰号,并挑选1位简单介绍他的性格和故事。

《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你觉得农民起义的原因是什么?
【答题要点: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智多星吴用等,性格概括准确,事例清晰完整。

原因:上层统治者昏庸无道、下层官吏横行霸道致使民不聊生,尖锐的阶级矛盾逐渐加深。


四、读后感(22分)
倭寇见到浙江防守严密,不敢再侵犯。

第二年,他们又到福建沿海骚扰。

一路倭寇从温州往南,占据了宁德;另一路倭寇从广东往北,盘踞在牛田。

两路敌人互相声援,声势很大。

福州的守将抵挡不了,向朝廷告急。

朝廷又派戚继光援救。

戚继光带了新军赶到宁德,打听到敌人的巢穴在宁德城十里外的横屿岛。

那儿四面是水,地形险要。

倭寇在那儿扎了大营盘踞,当地明军也不敢去攻打他们。

戚继光亲自调查了横屿岛的地形,知道那条水道既不宽,又不深。

当天晚上潮落的时候,戚继光命令兵士每人随身带一捆干草,到了横屿对岸,把干草扔在水里。

几千捆干草扔在一起,居然铺出了一条路来。

戚家军兵士踏着干草铺成的路,神不知鬼不觉地插进倭寇大营。

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盘踞在岛上的二千多个倭寇全部被歼灭。

(《上下五千年》之戚继光驱逐倭寇,)
读了以上片段,你有哪些感受,拿起你的笔写一写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