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
艺术特色
• 1、塑造人物的典型化和类型化手法 作品将人物分为若干类型,资本家, 作品将人物分为若干类型,资本家, 知识分子,农民等。 知识分子,农民等。而在资本家中又分为 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和小资本家等。 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和小资本家等。 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性格。 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性格。
现代都市文学的发展历程
• 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在中国的新感觉派是中国都 20世纪20年代末出现在中国的新感觉派是中国都 世纪20 市文学的开拓者——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现代大 市文学的开拓者 在快速的节奏中表现现代大 都市的生活尤其是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发展。 都市的生活尤其是半殖民地都市的畸形发展。 • 茅盾的《子夜》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都市文 茅盾的《子夜》 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都市文 世纪30 学最早的代表——以都市中阶级的对立、人与人 以都市中阶级的对立、 学最早的代表 以都市中阶级的对立 之间的对立、斗争,来表现光怪陆离、 之间的对立、斗争,来表现光怪陆离、急剧变化 和发展的城市社会。 和发展的城市社会。 • 老舍的《骆驼祥子》是另一种城市文学的代表 老舍的《骆驼祥子》是另一种城市文学的代表— —表现老北京市民阶层的现代命运以及老北京的 表现老北京市民阶层的现代命运以及老北京的 风俗民情。 风俗民情。
人在都市
城市与人
• 在中国古代,城市向来是不够发达的,一般是政 在中国古代,城市向来是不够发达的, 治和军事中心。 治和军事中心。 • 宋代以后,中国的城市才成为工业和商业的中心。 宋代以后,中国的城市才成为工业和商业的中心。 • 严格意义上的城市,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真正在 严格意义上的城市,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真正在 世纪末20 中国出现。 中国出现。 •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 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 加快。 加快。 • 城市文学由此诞生并蓬勃发展。 城市文学由此诞生并蓬勃发展。
茅盾简介
• 除长篇小说《子夜》之外,还有由《幻灭》 除长篇小说《子夜》之外,还有由《幻灭》 动摇》《追求》 》《追求 《动摇》《追求》3个略带连续性的中篇组 成的《 以及短篇小说《春蚕》《 》《林 成的《蚀》,以及短篇小说《春蚕》《林 家铺子》 家铺子》。 • 由于在创作和理论上的巨大贡献,茅盾被 由于在创作和理论上的巨大贡献, 誉为“20世纪中国的巴尔扎克 世纪中国的巴尔扎克” 誉为“20世纪中国的巴尔扎克”。
城市小市民的命运
子夜》的舞台设置于三十年代初期上海。 《子夜》的舞台设置于三十年代初期上海。作 家从居高俯视的视角, 家从居高俯视的视角,整体展示这座现代都市的方 方面面:资本家的豪奢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 方面面:资本家的豪奢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 工厂里错综复杂的斗争、 工厂里错综复杂的斗争、证券市场上声嘶力竭的火 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 并,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太太小姐们的 伤心爱情,都被组合到《子夜》的情节里。同时, 伤心爱情,都被组合到《子夜》的情节里。同时, 作家又通过一些细节, 作家又通过一些细节,侧面点染了农村的情景和正 发生的中原的战争,更加扩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 发生的中原的战争,更加扩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 从而实现了他所设定的意图: 从而实现了他所设定的意图:“大规模地描写中国 社会现象” 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得一全面 的表现。 的表现。”
艺术特色
• 4、宏大严谨的结构 场面宏大,头绪繁多。 场面宏大,头绪繁多。作品既写了乡 写了乡村混乱的农民暴动; 村,写了乡村混乱的农民暴动;又写了城 写了城市中资产阶级的阿谀我诈, 市,写了城市中资产阶级的阿谀我诈,写 了城市中工人的罢工, 了城市中工人的罢工,写了城市中的知识 分子的纸醉金迷。作品虽然线索众多, 分子的纸醉金迷。作品虽然线索众多,但 主次分明。在城市和乡村这两大线索中, 主次分明。在城市和乡村这两大线索中, 以城市为主;在城市的众多线索之中,又 以城市为主;在城市的众多线索之中, 以资本家之间的争斗为主。 以资本家之间的争斗为主。而且作品前后 呼应,回旋开合,运用自如。 呼应,回旋开合,运用自如。
人物形象
• 赵伯韬 赵伯韬是1920 30年代中国买办资本家的典型 1920—30年代中国买办资本家的典型。 赵伯韬是1920 30年代中国买办资本家的典型。 在小说中是作为吴荪甫的对立形象出现的, 在小说中是作为吴荪甫的对立形象出现的,这是美 国帝国主义豢养而为其服务的掮客。 国帝国主义豢养而为其服务的掮客。作者着重刻划 了他在投资市场的活动。 了他在投资市场的活动。他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诡 他设置圈套勾引吴荪甫加入“多头” 诈,他设置圈套勾引吴荪甫加入“多头”的秘密组 合伙经营公债投机生意, 织,合伙经营公债投机生意,然而又勾结国民党政 军阀操纵股市,使吴血本无归。 府、军阀操纵股市,使吴血本无归。在私生活方面 更加荒淫无耻。他自己恬不知耻地说: 更加荒淫无耻。他自己恬不知耻地说:会“扒进各 样的女人” 这家伙玩弄女人包括:聪明、 样的女人”。这家伙玩弄女人包括:聪明、无知年 17岁的冯媚卿 稳健、有谋略的年轻寡妇刘玉英, 岁的冯媚卿, 仅17岁的冯媚卿,稳健、有谋略的年轻寡妇刘玉英, 轻佻放荡又有姿色的交际花徐曼丽。总之,这是— 轻佻放荡又有姿色的交际花徐曼丽。总之,这是 个坏得连自己都没有感觉的买办资本家。 个坏得连自己都没有感觉的买办资本家。
艺术特色
• 5、强烈的理性色彩 从写作过程到作品的架构等体现了理 性控制的成分。 性控制的成分。作品中对赵伯韬的丑化和 对吴荪甫社会性格两面性的刻画都体现了 很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观念。更不要说, 很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观念。更不要说,给 吴荪甫所设计的失败的结局就是为了参与 当时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争了。 当时的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争了。
解 题
“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 子夜” 原指夜半子时, 11时至凌晨 时至凌晨1 夜11时至凌晨1时。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 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 刻。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作者 以此作书名,形象地概括了30 30年代初期中 以此作书名,形象地概括了30年代初期中 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寓意是很深的。 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寓意是很深的。
总 结
文学史家认为,茅盾先生将巴尔扎克、 文学史家认为,茅盾先生将巴尔扎克、 托尔斯泰等人的结构严谨、 托尔斯泰等人的结构严谨、场面宏大的长 篇小说艺术带到了中国, 篇小说艺术带到了中国,使中国现代长篇 小说在30年代走向成熟, 30年代走向成熟 子夜》 小说在30年代走向成熟,而《子夜》正是 以其巨大的历史内容和有力的艺术表现, 以其巨大的历史内容和有力的艺术表现, 耸立在20世纪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最高峰。 20世纪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最高峰 耸立在20世纪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的最高峰。
吴老太爷进城
•学 习 目 标 • 1.知识目标:了解茅盾及其作品。 • 2.能力目标:学习烘托人物的手法,分析 人物性格。 • 3.情感目标: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节选前后主要情节
• 课文选自小说第一章。吴老太爷一直住在 课文选自小说第一章。 故乡双桥镇,30年前 他也曾是维新党。 年前, 故乡双桥镇,30年前,他也曾是维新党。 不幸的是25年前骑马跌伤了腿, 25年前骑马跌伤了腿 不幸的是25年前骑马跌伤了腿,后来又半 身不遂,他久再没有迈出书斋半步。25年 身不遂,他久再没有迈出书斋半步。25年 除了看过《太上感应篇》 来,除了看过《太上感应篇》,他久不曾 看过任何报纸, 看过任何报纸,不曾经历过书斋以外的人 父与子的冲突” 生。“父与子的冲突”又在他与儿子吴荪 甫之间发生了!十几年来, 甫之间发生了!十几年来,他一直拒绝与 儿子和解。 儿子和解。
艺术特色
• 2、生动细腻的人物心理 既善于以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心 理状态,又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 理状态,又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同 时还善于用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时还善于用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例如 当吴荪甫听说公债投机失败后与老妈子苟 且的场面的叙述, 且的场面的叙述,典型反衬出一贯谨严的 强人吴荪甫的颓唐的心理和脆弱的性格。 强人吴荪茅盾简介
• 茅盾 (1896~1981)现代作家、社会活 (1896~1981)现代作家 现代作家、 动家。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 动家。原名沈德鸿, 字雁冰,茅盾是 他常用的笔名。 他常用的笔名。
• 《子夜》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状貌的小 子夜》 它的出版,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 说。它的出版,显示了左翼文学的实绩, 五四” 是“五四”以来新文学发展历史途程上的 里程碑。 里程碑。 • 他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后定名为 他以自己的积蓄设立文学奖金( 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 “茅盾文学奖金”),奖励优秀的长篇小 说创作。 说创作。
小说情节
书中故事发生在1930年的上海。 书中故事发生在1930年的上海。它以民族工业 1930年的上海 资本家吴工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 资本家吴工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 斗争为主线、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斗争为主线、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开始,赵伯韬拉扰吴荪甫进行公债投机, 开始,赵伯韬拉扰吴荪甫进行公债投机,而吴荪甫 又联合其他资本家组成信托公司, 又联合其他资本家组成信托公司,想大力发展民族 工业,因而与赵伯韬产生了矛盾。 工业,因而与赵伯韬产生了矛盾。赵伯韬依仗外国 的金融资本做后台,处处与吴荪甫作对, 的金融资本做后台,处处与吴荪甫作对,加上军阀 混战、农村破产、工厂的工人怠工、罢工, 混战、农村破产、工厂的工人怠工、罢工,尽管吴 荪甫和同伙竭尽全力,拼命挣扎, 荪甫和同伙竭尽全力,拼命挣扎,最后也没有改变 全盘失败的命运。这幕悲剧说明, 全盘失败的命运。这幕悲剧说明,在帝国主义的侵 控制、压迫下, 略、控制、压迫下,中国的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 发展的。 发展的。
人物形象
• 吴荪甫 吴荪甫是民族资本家的代表, 吴荪甫是民族资本家的代表,热衷于发展民 族工业, 族工业,不同于以帝国主义为后台的买办资本家 赵伯韬。吴荪甫是30 3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中的精英 赵伯韬。吴荪甫是3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中的精英 人物。但吴荪甫所处的时代, 人物。但吴荪甫所处的时代,已不是资产阶级上 升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升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而是帝国主义和无 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时代和现实环境条件, 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时代和现实环境条件,不可 能使他演出一出才智横溢、充满光华的历史正剧, 能使他演出一出才智横溢、充满光华的历史正剧, 他要发展民族工业的理想, 他要发展民族工业的理想,只有在人民革命洗刷 了山河后才有可能实现。 了山河后才有可能实现。而他所处的与人民革命 的潮流相违背的立场, 的潮流相违背的立场,决定了他必然要陷于悲剧 的结局;事实上从这个人物的经历、遭遇、 的结局;事实上从这个人物的经历、遭遇、结局 来看,无疑是属于悲剧范畴的。 来看,无疑是属于悲剧范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