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马阁辕班级:思政一班学号:10402121
论维纳斯之美
——心痛的残缺、不完美的美美,一直是人类所苦苦追求的的东西;对于美,也有很多人对其进行了深刻的阐述,但终归没能让世人明白什么叫美。
看到了维纳斯雕像之后,我突然就明白了什么是美,美是无法用华丽的语言来表述的,美是一种感受,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赞叹与心痛,是一种坚强不屈的灿烂笑容。
维纳斯的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显,我为她的美而折服,而赞叹,尤其是她的形体之美和断臂之美令我心生爱怜和赞叹。
(一)形体之美——青春靓丽、高贵圣洁维纳斯的整体形态是修长柔美的,尤其是腰部的曲线,更显她的妩媚,但其神圣又不让人不敢心生邪念。
她的美主要体现在秀颜、曲线、青春、匀称的比例和朦胧。
她的脸是带着似阳光又似妩媚的微笑的,让人不知不觉在她的笑容里融化;她的上身裸露,腰部有明显的肌肉,身体曲线蕴含了女性的柔和却又不失男性的阳刚与力量,这是结合了柔弱的女性和刚强的男性之美;在她裸露的上身,坚挺圆润的胸脯高高的耸立,显示了少女的胸脯之美,展现了少女的生机与活力,引人无限遐想却又不敢心生淫念,这便是青春的美好与肆无忌惮;维纳斯雕像的肚脐眼是按照黄金分割的规律划分的人的整体身高的一个点。
就整体而言,她的肚脐眼到颈的距离和肚脐眼到脚的距离之比是黄金比例;就肚脐眼到脚的长度而言,膝盖也是一个黄金点,维纳斯的身材是最美的黄金组合;维纳斯的上身是完全裸露的,但上身垂下的绸缎似的衣服落到肚脐眼下方一点点的腰上,使腿被完全的遮盖,但绸缎的顺滑感使人觉得衣服似乎会继续垂下来,可又牢牢的锁在那里不继续下滑,维纳斯的腿隐藏在这种似滑而又不滑的朦胧感中,引起人的无限遐想,却又不敢打破这份神秘与圣洁。
(二)残缺之美——震撼人心
据说维纳斯雕像最初不是断臂的,而是完整的,但由于后来的一些列变故而失去了双臂。
有据可查的传说有两个,一是维纳斯在战争中被炸毁了双臂,她的双臂随着历史的炮火而灰飞烟灭;另一个是说当初再次发现维纳斯雕像时,有人抢夺,在抢夺中被断了双臂,她的断臂随着人们的邪念而不知所踪。
但不管维纳斯是最初就是断臂还是在后来的历史中被失去了双臂,我认为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断臂维纳斯是最美的维纳斯,她的美正在于她那不完美的残缺,她的残缺是别的雕塑永远也无法企及的美。
从理论来说,失去双臂的维纳斯是与众不同,大多数雕刻艺术,都是追求一种完整。
痛苦的浮士德也好,深沉的沉思者也好,矫健的掷铁饼者也好,他们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丰富的表情,发达的肌肉,迥异的造型,当然还有健全的四肢,他们都是传世的艺术珍品,但世上哪有如此完美的事物,这些完美到不可思议的事物都只是艺术家自己对美的一种看法与向往,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存在的,具有幻想性,但是维纳斯的雕像却是完美之中带有一种残缺,正是这种残缺才使维纳斯更加真实,更加的贴近人们的现实生活,更加贴近生活中的美。
也正是如此,维纳斯才吸引了众多的目光,使人深深被她的断臂的真实且残缺的美而折服、赞叹。
佛家云“花未全开月未圆,此之为真正的完美”,道家也说“月满则盈、水满则亏”,适度才是美。
的确,维纳斯的断臂之美就深刻的诠释了这个道理,倘若维纳斯是双臂健全的,那么她对世人的吸引力肯定远远不及现在,也谈不上断臂之美,更不会令世人感到折服。
但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一点点不满意便感觉是白壁上的瑕疵,显得那么的刺眼,于是总是苦苦的追求绝对的完美。
于是,整容行业如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拔地而起,那些对自己的容貌不满意的人便成了这里的忠实顾客,隆胸、削骨、拉双眼皮等等,为了美丽不惜一切代价。
古语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但她们为了
使自己达到自己认为的漂亮标准,不惜在身上动刀子,这是真正的痛彻心扉的痛,但她们为了改变自认为的天生残缺而心甘情愿的、毫不犹豫的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使是以健康换取虚假的美丽也在所不惜。
经过整容之后,即使她们中的有些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效果,但从此以后不能随心而欲,时刻都要保护着人造的美丽,要时刻担心着鼻子会不会歪、眼睛会不会下垂、脸会不会偏向一边,这样时刻小心的生活还有什么乐趣。
她们相比而言还算是走运的,最起码享受了暂时心目中的美丽,还有些直接死在手术台上的,那又拿什么来补偿她们的生命呢,金钱吗,她们已经死去,补偿的金钱能换回她们的生命吗,不能。
倘若她们能接受自己的不那么完美的自然之美,那她们仍然能无拘无束的生活,尽情的享受自己的生命,在老年的时候,也能享受儿孙满堂的天伦之乐,这是人生的一大乐事。
但她们由于追求虚假的完美而失去了享受这一切的可能性,真的不值得。
其实,略带残缺的自然之美才是最真正的完美,正如维纳斯的断臂之美,是真正摄人心魄的美。
从断臂的维纳斯,到《红楼梦》底稿的残缺、《二泉映月》的声音与创作者本身的残缺之美,再到梵高生前的画作不被承认、到月亮的阴晴圆缺、到花开花落、到人间的悲欢离合,无不彰显着生活之中一种不完全的美,这是残缺的美,这种美更加彰显了美的价值。
世界上除了奥运会精神外,还有残奥会精神。
残奥会精神,顾名思义,便是残疾运动员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敢于拼搏、绝不放弃的精神。
他们虽然身体残疾,但他们的心仍然是健康向上、充满着激情与活力的,他们正是因为身体的残疾才更加彰显出他们异于平常人精神的可贵,这也正显示出他们无与伦比的美,真正的如维纳斯的断臂之美一般的极致的残缺之美。
除了他们残运会运动员们,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的残疾人,但他们身残志坚,他们用血和泪书写出比我们正常人更精
彩的人生经历和更珍贵的人生感受。
耳聋眼瞎口哑的海伦.凯特用生命的热爱与感激写出了震撼世人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瘫痪的张海伦用对人生的坚定信念和对社会的无限热爱写出了感动世人的《人生的追问》,因患病而导致双目失明的张玉平在社会的关爱下创业成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帮助更多的残疾人,从而回报社会......,他们只是残疾人群中的极少数的代表,但他们亦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他们代表着这样一群特殊的人,可以说,他们真的是如维纳斯的断臂一样真正身体有缺陷的、残疾的人,但他们的经历与成就却彰显出他们的人生价值与正能量魅力,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们是当之无愧的身心完美的维纳斯,他们是世上永远的美,永远也无法用人类的语言而描述出的永恒之美,他们的美也如维纳斯一样真实的展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自己用心的去感受他们的残缺之美,让世人明白,残缺之美是世上最感人、最真挚、最值得我们去赞赏的美。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我们今生的擦肩而过,那前世多少次的回眸,才换得我们今生成为一家人,这种缘分来得是何等的不易,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但现在作为80、90后的我们,对父母有太多太多的抱怨,总是怨父母没能给我们耀眼的外表、没能创造富裕的生活环境、没能给我们提供显赫的家世,以至于在这个拼爹、拼钱、拼美貌的年代,我们什么也没有,在别人风光无限的背后,我们只有顾影自怜,只有对父母无限的怨恨和对这些幸运儿的嫉妒羡慕恨。
但做为儿女的我们,我们应该对父母心怀抱怨吗,应该埋怨父母的无能吗,不能,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这便是对我们最大的恩赐,他们含辛茹苦的把我们养大,虽然他们能提供给我们物质条件的并不是我们所渴望的那么优越,但是他们已经尽全力了,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他们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把最差的留给自己。
对待父母,我们真的应该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不仅感恩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更要感恩他
们所提供给我们的不那么完美生活条件。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我们早早的便学会了生活自立、学会了下田干活、学会了做饭洗衣、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奋斗、学会了珍惜、学会了知足、学会了感激......,这些都是不完美的条件赐予给我们的,这是我们日后生活的财富,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是我们出人头地的精神动力。
倘若我们从小便拥有了一切我们梦想拥有的,那我们便不会有自己一步一步体验生活、一步一步取得成功的珍贵的人生经历,这正是不完美的生活条件给我们创造出的不可磨灭的美,我们应该感激父母让我们体验了苦难,感激艰苦的生活环境的残缺之美。
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并不是只有眼见的完美才是真正美,残缺也是一种美,我们要有发现美的眼睛,感受美的心灵,真正的明确到底什么是美,用一颗七窍玲珑心去体验美。
通过感受维纳斯之美,我突然明白美是要用心去感受的,而不仅仅是靠眼睛看的。
学会欣赏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