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徕卡M口镜头详谈Leica Summilux 35/1.4 ASPH+Summicron 50/2,24K 黄金打造的皇家定制镜头。
(文莱国王定制的礼品镜头,特殊序列号HB-000开头(类似试制产品),绝对没有公开发售,只有做过文莱国王贵宾的人才可能拥有。
这两支镜头与其他LEICA金机金镜不一样,它整个表面都是包裹了厚重的24K黄金,连对焦环、镜头卡口全部都用了24K黄金,据我所知,其他黄金版的LEICA 相机镜头都没有如此奢华,大部分是镀金,不是包金。
)原作者——SteveGandy这篇介绍徕卡M口镜头的文章可以说非常主观,你可以为里面的每一个观点找到相反的论据。
也就是说,文章仅从个人角度谈论了不同年代版本的徕卡镜头,因此不要错把它当作你挑选徕卡镜头的指南或百科大全。
文章中引用的一些论据是出自“Pervan Hasberoeck”(一位非常著名的徕卡书作者)。
如果你曾大量查阅有关徕卡的书籍和讨论,你就会明白所谓徕卡的专家们也并不总是意见一致。
最奇怪的是每个读者还真把专家们的意见很当一回事。
无论哪款Leica M镜头都绝对能够展现你的摄影能力,问题在于,你是否有足够的资历去驾驭。
Leica M卡口广角镜头篇(一):[12/5.6Heliar福伦达超广角非球面] 2000年9月面市的、135旁轴系统里最广的镜头;有黑色和银色选择,不能联动测距,最小光圈f/22,配有优质的非球面取景器和外置黑色金属遮光罩。
配件还包括77mm的滤镜接圈和外置水平仪。
镜头为徕卡SM口(螺口),用在M机身上需要加一个BM(M口)的转接环。
[15/4.5Heliar Aspheric福伦达] 1999年由Cosina生产,性价比极高,而且是目前唯一的LTM口镜头,需要转M口接环才能用于M 机身。
[15/8Hologon 蔡斯] 1972年至1976年生产的徕卡M 口镜头,根据“Pervan Hasberoeck”的书,一共才生产了350支,因此极其稀有。
一支成色新、含原包装盒的这支镜头最高曾卖到15000美元。
因此,这是一支不能用来拍照的镜头,至少对大多数人而言。
[15/11-22Panomigon] 法国1999年生产的f/11镜头配有固定的f/22最小光圈,售价不可思议——相当于两只福伦达的15/4.5 asph镜头,也许我遗漏了什么,反正这样的高价,我看不出选择这支慢速镜头的理由。
[16/8Hologon Contax G镜头改装] 市面上冒出很多用Contax镜头改装的M口镜头,它们改装后的质量参差不齐,所以最好能在购买前先试用。
这支Hologon镜头的表现当然很优秀,但是改装M接口的做法很可笑,因为将它用在ContaxG机身上岂不更加实惠?何况与G机身一起还能得到无法从M机身获得的某些功能。
[21/2.8Asph.] 这支非球面镜头1997年推出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大概是所有徕卡21mm镜头中表现最优异的一支。
令人欣慰的是它只比老款的镜头大一点点,有黑色银色两种选择。
老款的21/2.8Elmarit(1982-1997)已经停产,只有黑色M口,用于M6上可以TTL测光。
过去,许多人更愿意选择轻巧的21/3.4,但是因为它与老款的21/2.8的光学表现相当接近,因此它们各有无数的忠实支持者。
---- 早期的版本最近对焦距离16-28英寸内无法测距---- 新版本最近测距对焦是28英寸[21/4Super-Angulon] 1958-1963年生产,银色M口和螺口,其中M口镜头都是由螺口镜头加佩后组接环而成,因此也可以变成螺口镜头用在L机身上。
[真遗憾]其它的M镜头怎么不按这种设计生产了呢?这款镜头的评价在所有徕卡21mm镜头里是最差的,不过收小光圈至f/8后就能有不错的表现了。
此镜因为有过长的镜身后组而无法在M6上测光。
二手的镜头多见有镜片灰雾,其特殊尺寸的后镜盖和遮光罩市面少见。
[21/3.4Super-Angulon] 1963-1980年生产,只有M口,同样用在M6上无法测光,因其比21/2.8轻巧,故此许多人喜欢它。
这是支解像力很高的镜头,在非球面的21/2.8 asph 推出之前,21/3.4曾经被许多人誉为徕卡21mm镜头中最优秀的一支,直到现在仍然有些人坚信这一点。
---- 银色版---- 黑色版,根据Per vanHasbroeck的书,有改进镜头的设计---- 黑色版,为了用于M5而切掉部分后组镜框,因此可以测光,编号自:2473251起[21/2.8Contax G改接口] 还记得前面提到的Contax16/8改装M口的版本?同样的忠告。
这是一支非常优秀的镜头,可以与徕卡最好的21mm镜头媲美,但是除非你患上严重的恋蔡斯情结,否则还是选择徕卡21/2.8 Asph.的好,否则简直是浪费钱。
Leica M卡口广角镜头(二)[21/2.8Kobalux aka Bower aka Adorama] 制作良好的银色镜头,配有取景器,非常轻巧,价格合理,需要M 口的转接环才能使用。
[21/4Color Skopar福伦达] 2000年推出的多层镀膜、螺口、轻巧的广角镜头。
配有明亮的取景器,不寻常的近摄能力,以及从无穷远到近距离的极其快速对焦能力。
用家的评价很高,是所有21mm镜头中性价比最高的。
[21-35f/3.4-4 Konica M] 用于Konica Hexar RF,2002年3月推出市场的双焦段镜头限量生产了800个,配有21mm取景器,市价约为1550美金。
[24/2.8Asph.] 1997年推出的锐利、昂贵的镜头,只有黑色。
配售的24mm取景器是所有24mm旁轴取景器中最好用的一个,你可以买一个配合其它品牌的24mm镜头使用。
许多摄影人选择24mm作为他们最常用的广角镜头。
如果你只需要一支广角镜头的话,我投这支24mm一票。
[25/4Skopar福伦达] 1999年生产的LTM 口镜头有极高的性价比,当然也需要M口接环才能用。
[28/1.9Ultron Aspherical 福伦达] 2000年产的徕卡螺口,7组9片设计,最近对焦0.7m,46mm口径,有黑色和银色,是所有旁轴系统里最快的28mm镜头。
[28/2.0Summicron Asph.] 2000年产,大概是目前为止最好、最锐利的徕卡28mm镜头了。
[28/2.8Summicron Elmarit] 徕卡共生产了四个版本的28 elmarit,每一个版本都比前一版有所改进。
---- 第一版1965-1972,黑色9枚镜片,德产,后组太长无法在M5、M6上测光。
---- 第二版1972-1979,黑色加产,8片镜,可以在M5、M6上测光。
---- 第三版1979-1993,黑色,对焦时镜筒不转,8片镜,E49,其光学表现比前期镜头有极大的提升。
---- 第四版1993年至今,E46,8片镜。
[28-35-50/4Tri-Elmar-M Asph.] 1998年生产的第一支徕卡旁轴三焦镜头,黑色和银色,尺寸大致与90/2.8Tele-Elmar 相当。
它是目前在产最昂贵的28-50mm变焦镜头,也因其昂贵的售价、杰出的设计和稀少的产量,在未来它必将成为收藏品。
银色版在2000年已经停产。
我个人更喜欢用定焦镜头。
[28/2.8Rokkor] 1982-1985年为Minolta CLE生产,多层镀膜,比现产的徕卡28Elmarit更轻巧。
它的光学素质当然不如徕卡的Elmarit那么出色,但是价格只有其一半。
仔细观察会发现该镜片边缘的镀膜会有难看的白色斑点,只要不严重就不会影响画质。
[28/3.5Kobalux aka Bower akaAdorama] 制作良好的银色镜头,配有取景器,非常轻巧,价格也合适,不过又是螺口的。
35mm-43mm镜头[35/1.2Nokton Aspherical福伦达] 2002年推出的徕卡M口镜头,是目前光圈最大的35mm镜头。
[35/1.4Summilux] 1961-1997年生产,最早期的银色版是了不起的杰作,你无法想象它的工艺有多么棒直到你亲眼见到为止。
后起的黑色版就“轻”了一点。
这款镜头的光学设计保持了相当长的一段时期。
尽管它被认为没有35mmSummicron锐利,但是它给作品带来的光彩吸引了众多的追随者。
这支镜头在40年里不断生产,根据资料从来没有改变过原有的光学设计。
但是,根据Per vanHasberoeck的著作,从1966年的编号2166702起,这支镜头的光学表现发生了明显的提升,这显然是因为重新设计了的原因。
下列35mmsummilux的产量很少,且已经停产,都将会成为今后的收藏品。
---- 银色版,极高的工艺,加产有眼镜用于M3,但也适用于所有M机,最近对焦26英寸。
---- 银色版,极高的工艺,加产无眼镜用于M2,最近对焦40英寸。
---- 黑色铝制,加产,镜筒上无“35”标记,从编号2166702起有新的光学设计。
---- 黑色加产,镜筒上无“35”标记,对焦环上没有无穷远锁。
---- 黑色,镜筒印有“35”标记---- 钛色,配合M6钛而限量生产,未来的收藏品。
[35/1.4Asph. Aspherical] 1991年生产至今,有银色、黑色、钛色。
这支镜头的评价极高,但是比前期的35mmsummilux 大了50%、更重、更贵。
全开光圈时已经很锐利,如果经常收小光圈用的话,35mmSummicron的pre-asph镜头有更高的性价比。
---- 第一版是限量生产,已经成为收藏品,有两个非球面镜片。
据说共生产了2000支,与新镜头的区别是印有“Aspherical”的标识。
---- 黑色新版,镜头印有“Asph.”---- 银色新版---- 钛色新版,为M6钛机而限量生产。
[35/2Summicron] 这款镜头的所有设计版本都极为出色,而且都比35mm Summaron锐利。
虽然,这些不同版本summicron的不同设计和光学表现容易令人迷糊,通常越新的版本其表现往往越优秀。
所有版本镜头的对焦环上都有一个方便的对焦杆。
---- 第一版1958-1969年生产,银色,(因其有八枚镜片组成,故此有人称其为“八枚玉”),有眼镜的版本是为了令M3有35mm的取景框;无眼镜的版本是为了M2而生产,产量较有眼镜版本为多。
此镜在二手交易时多注意镜片是否有雾状。
---- 第二版产于1969-1973年,银色六片镜,编号自2316001起,与传统的光圈转环不同的,它配的是小小的光圈控制杆。
---- 第三版产于1973-1979年,黑色6片镜,编号自2646001起,E39。
---- 第四版产于1980-1998年,黑色和银色7片镜,E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