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加工文字》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
从发展性教学评价的理念出发,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现代教学思想和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为指导开展教学活动。
针对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的现状,以活动训练为主线,让学生在实践操练中掌握版面编辑的基本方法。
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教师演示——师生讨论——总结归纳――学生操作——学生示范——作品评价——课堂小结” 等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辨析、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word 选定文本块、插入和删除文本的操作方法和操作
技能。
掌握word 移动、复制文本和查找、替换的操作方法和操作
技能。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对一篇录入好的文档进行操作等一系列的探究分析过程,使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认清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思想。
学生上机操作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精
神。
在实践学习中使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方法,增强学生了解
研究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word 选定文本块、插入和删除文本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教学难点:
word 文本的移动、复制和查找、替换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
教学方法:
结合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任
务。
教学资源:
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Word文档)等。
教学过程:(注: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预备教学
利用网上邻居,让学生课前把这节课将要用到的教学素材复制到自己的电脑上。
二、讲授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举例(学生写作文或作家写文章打完初稿后都要重新订正、修改来完善其作品)说明文字编辑的作用,导入word 中文字编辑所包含
的内容。
首先打开素材戴望舒的《雨巷》这一word 文档。
让学生去朗读并观察这段话,有什么发现。
(语句有几个多字和丢字的现象)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创设一个学习环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巧妙设计一个缺憾,引导学生发挥观察能力、运用语文所学知识引出课题。
二)新课授知
1、插入文字和选定文本块
1)插入文字:
确定插入点,输入文字。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引导学生如何在句子插入文字,并通过具体实例多次操练,以达到在句子中插入文字的运用。
教师演示:在第一行的“彷徨”前插入“一个人”这三个字;两种方法来操作插入一新行输入“一个人” 三个字。
(注意:在“插入” 状态下输入,不是“改写”状态下。
)
2)选取文本:
1)鼠标拖动法:
用鼠标指针移到所选内容的开始位置,按下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至所选内容的结尾,使所选内容都反色显示,然后松开鼠标按钮,可完成选定操作。
2)鼠标点击法:
①鼠单击:是确定光标位置。
②鼠双击:是选定光标处的一个词。
③鼠三击:是选定光标所在处的一段字。
选定操作是下面学习对文本进行其它操作的前提,从而引出下一个课题“删除文本”
2 、删除文本
教师边演示边讲授删除文字的操作方法。
让学生来感受哪种操作方法更加简便。
3、移动、复制文本
1)移动文本
1)在同一页中移动,可以直接使用鼠标拖放
①先选定要移动的文本;
②鼠标指针指向选定的文本,按住鼠标左键,此时出现一个虚线插入点,拖动虚线插入点到要移动的位置,然后松开鼠标左键即可。
2)在不同的页中移动文本,可以使用剪切命令
①选定要移动的文本;
②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剪切”命令、单击工具栏中的“剪切” 按钮或快捷键Ctrl+X (可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选定的内容在原位置被删除);
③将光标移动到目标位置;
④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或快捷键Ctrl+V ,将要移动的文本内容粘贴到当前光标所在的位置。
2)复制文本
1)在同一页内复制文本块,可以使用鼠标拖放的方式进行
①选定要复制的文本;
②将鼠标指针指向选定的文本,按住
Ctrl键,同时按住鼠标左键,将会出现一个虚线插入点,拖动虚线插入点到所要复制的位置,然后松开鼠标左键,再松开Ctrl 键,选定的文本将从原位置复制到新的位置。
2)复制的文本块和复制的目标位置不在同一页上,可以用菜单法或快捷键。
①选定要复制的文本,单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单击工具栏中的“复制”按钮或快捷键Ctrl+C ;
②将光标移到目标位置;
③单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命令、工具栏中的“粘贴”按钮或快捷键Ctrl+V ,即可将复制的文本内容粘贴到当前光标所在的位置。
4、自主知识探究(一):
在文章标题下创建一个新行并在其中插入作者“戴望舒”
三个字。
删除文章第四行当中“一个丁香一样地”文字。
把文章中的“哀怨又彷徨;”移动到“在雨中哀怨,”的后
面使其成为一行。
4)将“撑着油纸伞,”复制到“丁香一样的忧愁,”后面。
5、学生示范,师生共评教师巡视并进行辅导,提醒同学遇到问题了提问。
前面所授内容对于
高中的学生来说并不难,所以学生操作情况不错,最后找学生通过教学软件在自己的电脑上给大家做示范。
促使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6、查找和替换
1)在文章中查找“丁香”一词。
2)把文章中的第二处“丁香”改为“ dingxiang ”。
3)把文章中所有的“ girl ”改为“姑娘”,并将其颜色设置为
红色、加着重号。
教师边演示操作边讲授内容:搜索指定的文字或格式替换;搜索并替换指定文字或格式有选择的替换;结合“查找下一处”和“替换” 按钮进行。
查找替换高级选项的说明:(1)搜索范围:“全部” 、“向上” 、
向下”。
(2)区分大小写、全半角。
(3)全字匹配:全部匹配英文字符。
(4)使用通配符:?、*。
(5)使用同音:查找发音相同的汉语拼音。
(6)查找单词的各种形式,查找英文单词的各种时态。
)
①单击“编辑”菜单中的“替换”命令,弹出“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②在“查找内容” 框中输入要查找的文字“丁香”,在“替换为” 框中输入替换的文字“
I" ・”
dingxiang ”;
③单击“全部替换”按钮,弹出下面的窗口,表明文档中共有几处“丁香”,并且都已被替换成“ dingxiang ”;
④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查找和替换”对话框。
重点讲解高级替换时常出现的错误。
所以示范时先做一个错误的方法,让学生来发现错误的原因,然后再来重新做一遍正确的来加强记忆。
7、自主知识探究(二):
1)把文章中的第二处“悠长”改为“ long ”。
2)把文章中所有的“ girl ”改为“姑娘”。
3)把文章中所有的“丁香”改为“丁香儿” ,并将其颜色设置
为黄色、字体为隶书、加阴影。
8、学生示范,师生共评
教师巡视并进行辅导,提醒同学遇到问题了提问。
前面所授内容对于高中的学生来说并不难,所以学生操作情况不错,最后找学生通过教学软件在自己的电脑上给大家做示范。
促使并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
三、归纳总结
1、学生交流学习心得、互评互助。
2、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四、作业布置
1、练习使用移动,复制,剪切,粘贴,查找和替换命令。
2、收集有关学习方法,名人警句等信息,充实到你的一点一滴
的文档中。
教学评价:
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重视学习过程和学习体验的评
价。
鼓励学生多尝试、多实践,在操作中体验和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方法。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采取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的Word 操作课,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通过示范操作,学生模仿,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结合一篇意境优美的诗歌
雨巷》,引起了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学生通过自己的编辑,将一篇文章重新进行排版处理后,能够感觉到编辑后效果的差别。
给学生的想像力是丰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