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下水
• 重量支承在水下支架上,并传给滑板和滑道
• 滑道坡度β ,下水重量Dc,重心G。滑板与滑道 间油脂摩擦系数 μ 0,下水支架反力 R,若自行 下滑,应有
Dc sin 0Dc cos tg 0
• β 已知,下水油脂的静摩擦系数μ 0是决定船舶 能否自行下滑的重要条件 • μ 0值与滑道材料、表面光滑度、油脂成分、气 温、温度以及滑道单位面积的压力等因素有关 • 滑动后摩擦系数急剧下降,为动摩擦系数μ
• 船完全浮起,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 正常滑行 • 产生首跌落,这是一个动力作用
下沉深度一般为首吃水的1.5-2倍;碰撞
四、从完全飘浮到船舶停止滑行 • 解决冲程的问题
第三节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设施
一、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设施
• 下水墩木:砂箱下水墩木,活络铁墩 • 滑道:支撑滑板,下水架和船舶,起轨 道作用
二、从水面接触到开始尾浮
• 产生两种现象 • ① 船尾上浮
上浮瞬间,支架反力集中在首部支承A点,理 论上压强无穷大 船体和首部支架的变形首端压力分布在一定面 积上,此时压强很大,对船体局部强度不利
• ② 船舶仰倾(尾弯)
船重心G滑出滑道末端,船尾未上浮,船以滑 道末端为支点发生仰倾现象
三、从尾浮开始到完全飘浮
中间与艉支架,主要是承重按静荷重计算,结 构形式以其所在位置的型线为依据,布置在内 部骨架交叉处,分散压力 艏支架,普通墩木,刚体→弹性体
• 止滑器:手动、机械、液化止滑器等
止滑器一般左右对称布置在船舶重心附近
机械止滑器,通常偏向首部,在离首2/5船总长 处
纵向钢珠滑道下水(2)
• 钢珠与木质滑道和滑板的接触面较小, 木质的承压强度低 • 在滑道与滑板上分别铺上一层钢板,称 为轨板,其厚度与单位钢柱上平均挤压 力的大小有关 • 滑道轨板焊有导向方钢,以免钢珠出列 • 下水时保距器和钢珠随船滑移,下水后 部分钢珠和保距器从滑道末端落下 • 滑道末端设置有回收坑和网箱,回收下 水时滑落的钢珠和保距器
• 高低轨横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特点是下水车在滑道斜坡部分时,前后走 轮行走在各自的高低不同的轨道上,以使 架面处于水平状态
• 梳式滑道机械化下水
特点是斜坡轨道与水平轨道排列,互相延 伸一段长度,形成高低交错的梳齿,故称 为梳式滑道 横移区使用船台小车,下水用下水车,两 个设备单独使用
最常见的机械化下水方式(4)
最常见的机械化下水方式(2)
• 楔形下水车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楔形下水车纵向滑道中,这种方式应用较 广,也称为纵向斜架滑道下水
• 变坡度横移区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水平造船纵向倾斜下水,下水方式采用船 排,所以也称变坡度横移区船排滑道下水 或自摇式横移车纵向滑道区下水 实际上是带有横移设施的船排滑道
最常见的机械化下水方式(3)
第七章 船舶下水
第一节 船舶下水的主要方法和设备
• 按水下的原理,船舶下水可分为三大类 重力式下水、漂浮式下水、牵引式下水 • 按船舶入水方向,下水可分为 横向下水和纵向下水 • 按下水的工艺方法 ,下水可分为 涂油滑道下水、钢珠滑道下水以及小车 下水
一、重力式下水
• 船舶通过下水架坐落在滑道上,依靠船舶 自身重力在倾斜滑道上产生的分力,并借 助于一定的水下设备将船舶滑移到水中去 • 重力式下水有纵向下水和横向下水之分 • 船舶下水的滑行方向与船体纵剖面平行时 称为纵向下水 • 滑行方向与船体纵剖面垂直时称为横向下 水
1.纵向下水
• 重力式纵向下水滑道是船台和滑道合一的下水 设施 • 为获得较大的浮力,纵向下水通常是使较肥大 的尾部先入水 • 这种下水方式适用于不同下水重量和船型的船 舶下水;具有设备简单、建造费用少和维护管 理方便等优点 • 下水工艺比较复杂,尾浮时会产生很大的首端 压力,并且存在船舶在水中的滑程较长,要求 水域宽度不小于三倍船长等缺点 • 根据滑道的滑动介质,纵向倾斜船台滑道有可 分为涂油滑道和钢珠滑道两种
主要参数有:β 、中心距,末端水深,滑道长 度、宽度和荷重分布
• 滑板:承载船舶和下水支架的下水装置
滑板的总长度应略大于全部下水支架的长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设施
• 下水油脂:油脂应满足6点
①足够的承静压能力
②较少的摩擦系数
③ 较强的附着力
④良好的温度适应力,T>30℃不软化 T<0℃ 不龟裂 ⑤不与海水反应 ⑥对杂质的敏感性不大
纵向钢珠滑道下水
• 采用钢珠替代下水油脂,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 擦,进一步减小滑板与滑道间的摩擦阻力 • 钢珠下水装置由钢珠、保距器和轨板构成 • 钢珠由高铬钢构成,具有较高的防锈防腐能力 及一定韧性,且在低温下性能稳定 • 钢珠的直径选择主要取决于它的负载能力,常 用直径为90mm,平均许用载荷为3×104N • 保距器的作用是控制钢珠的滚动范围,保持钢 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合理分配船舶下水重力
纵向钢珠滑道下水(3)
• 钢珠下水可以节约大量油脂,同时下水 操作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 钢珠是滚动摩擦,活动摩擦系数较小,下 水易于流动,滑道拱度可相应减小 • 钢珠滑道能较长时间承受压力,在船舶 下水前一阶段时间就可拆除中墩和大部 分边墩,分散下水作业量 • 钢珠可回收重复使用,生产费用较低, 也不污染环境 • 对干坞式船台有更多的优点(挤油脂问题)
纵向钢珠滑道下水(4)
• 初次投资大,耗用金属多
• 滑道与滑板的铺设要求较高,而且滑道、 滑板较重,搬动不便, • 下水过程中有振动,不及涂油滑道平稳 • 锈蚀问题
横向涂油滑道下水
• 船舷先入水
• 两种类型 滑道伸入水中 滑道不伸入水中
• ①水平船台,倾斜滑道、楔形滑板 • ②这种方法历史很久,由于无水下滑道,船舶 滑行到岸边坠入水中,也称横向坠落式下水 • 横向涂油滑道,数量多,滑板下滑速度→船身 偏移,滑板脱出,横向受力的问题
二、飘浮式下水
• 将水注入建造船舶的场所,依靠浮力将 船浮起的下水方法
• 适用于船坞造船采用 • 在静水中进行操作,所以最为安全
三、机械化下水
• 最常见的下水方式
• 纵向船排滑道机械化下水 在纵向涂油滑道基础上演变而来 • 两支点纵向滑道机械化下水 艏艉两辆下水小车支撑整个船体 设备简单,施工方便,操作容易 纵向强度问题,艏端压力 小船下水
• 升船机下水
利用液压或卷扬式绞缆机作垂直升降的 下水设施 有分析说,经济性能比船坞好
• 浮船坞下水
支墩的问题 操作复杂 注水式船坞下水
第二节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过程 的分析
• 纵向下水,根据下水的运动状态和受力 情况分四个阶段
① 船舶开始滑动道刚与水面接触 ② 从水面接触到尾浮 ③ 从开始尾浮到完全飘浮 ④ 从全浮道滑行停止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
• 船舶下水时,拆除龙骨墩、边墩和支撑,使船 舶重量移到滑板和滑道上,松开止滑装置,船 舶便和支架、滑板等一起沿着滑道滑入水中 • 为减小滑行摩擦阻力,在滑板和滑道之间涂上 一定厚度的油脂作为润滑 • 油脂承压能力较差,在下水前夕才能拆除建造 墩木,增加下水前的工作量 • 存在准备周期较长、油脂消耗多,并对作业环 境和水域有污染的缺点 • 涂油滑道的建造成本较低,工艺装备简单,对 产品的适应能力较强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过程的分析
• 纵向滑道下水的四个阶段出现的力学现 象,理应从船舶动力学的角度研究
• 因条件不同,单从静力学的角度考虑比 较简单,而且结果与实际基本相符 • 船舶下水一般是尾部先行入水,原因是 尾部线型较肥,容易获得较大浮力使尾 部在冲到水底前浮起,另外阻力大,可 以缩短冲程
一、船舶开始滑动道刚与水面接触
下水油脂
• 下水油脂分承压层、润滑层
• 承压层内不同比例的石蜡、硬脂酸、松香 调制而成,主要承受下水时压力 • 润滑层的作用加少摩擦
• 石蜡是承压层的基本成分,多种熔点的规 格,一般低温低熔点,高温高熔点 • 松香起胶结作用,可提高油脂应度,过多 龟裂,润滑行下降
纵向涂油滑道下水设施
• 下水支架:分艏、艉、中间支架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