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制图实训指导

机械制图实训指导

机械制图实训指导滁州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教研室编2006.5实训一、平面绘图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一、实验目的:1、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

2、掌握各种形式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和步骤。

3、正确分析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练习平面图形的尺寸标注。

4、能够正确分析平面图形的线段的类型。

5、平面图形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熟练绘制平面图形。

二、实验要求:根据所给的平面图形,正确选择图纸的幅面,手工绘制一幅平面图形,正确标注尺寸。

三、实验工具:绘图桌、二号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2H、HB和2B铅笔、小刀、橡皮、胶带纸、图纸。

四、实验内容:根据图样1—1所示:绘制一幅平面图形。

图1—1 吊钩五、实验步骤:1、分析图样画平面图形前先要对图样进行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才能正确画出图形和标注尺寸。

1.尺寸分析1) 定形尺寸定形尺寸是指确定平面图形上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如图1—1中除尺寸6、10、60以外的全部尺寸都是定形尺寸。

一般情况下确定几何图形所需定形尺寸的个数是一定的,如直线的定形尺寸是长度,圆的定形尺寸是直径,圆弧的定形尺寸是半径,正多边形的定形尺寸是边长,矩形的定形尺寸是长和宽两个尺寸等。

2)定位尺寸定位尺寸是指确定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1—1中的6、10、60。

确定平面图形位置需要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也可以以极坐标的形式定位,即半径加角度。

3)尺寸基准任意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位置,就是说必有一个是参照的。

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

平面图形尺寸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相当于坐标轴x方向和y方向),因此基准也必须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考虑。

平面图形中尺寸基准是点或线。

常用的点基准有圆心、球心、多边形中心点、角点等,线基准往往是图形的对称中心线或图形中的边线。

2.线段分析根据定形、定位尺寸是否齐全,可以将平面图形中的图线分为以下三大类:1)已知线段:定形、定位尺寸齐全的线段。

作图时该类线段可以直接根据尺寸作图,如图1—1中的φ27的圆、R32的圆弧、φ15和φ20的轮廓线,20的直线均属已知线段。

2)中间线段:只有定形尺寸和一个定位尺寸的线段。

作图时必须根据该线段与相邻已知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1中的R21和R27两段圆弧。

3)连接线段:只有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

其定位尺寸需根据与线段相邻的两线段的几何关系,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求出,如图1—1中的R3、R40、R28的圆弧段。

在两条已知线段之间,可以有多条中间线段,但必须而且只能有一条连接线段。

否则,尺寸将出现缺少或多余。

2、绘图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好绘图所需的工具、仪器以及用品,放在专用的绘图桌上进行工作。

2.削磨好铅笔。

3.用干布将图板、丁字尺以及三角板等擦拭干净,在整个作图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清洁工作,以免弄脏图纸,保持图面清洁。

4.选用幅面合适的图纸用胶带纸粘贴在图板上,贴图纸时应用丁字尺校正其位置。

根据图样的大小,采用1:1比例,选用A4图纸。

先用橡皮检查图纸的正反面(易起毛的是反面),然后所图纸铺在图板左方。

图纸放正后,用胶带纸将它固定。

5.把手洗干净,开始绘图。

3、画图框和标题栏按国标规定的幅面和周边先用细线画出图框和标题栏。

标题栏绘制在图纸的右下角。

如图1—2所示。

图1—2 图框和标题栏图1—3 布置图形,绘制基准线4、布置图形位置布置图形务使匀称、美观。

根据图形的长、宽尺寸确定位置,同时要考虑标注尺寸或说明等其他内容所占的位置,位置确定之后,画出各图的基准线,如图1—3所示。

最后用一张洁净的纸盖在上面,只把要画图的地方露出来。

5、绘制底稿根据定好的基准线,按尺寸先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线段,最后画轮廓线段,注写尺寸如图1—4、1—5、1—6、1—7所示。

绘制底稿时,线条应分出各种线型,但其粗细可不必严格区分,因为随后还要加深描粗。

底稿线应细而轻淡,以便修改和擦净不需要的图线。

底稿上的箭头可暂时不画,数字暂时不写,留待加深时统一画,统一写。

6、铅笔描深1.画好底稿后用铅笔描深粗之前,先要对底稿检查一遍,改正图中的错误和补齐遗漏的线条,并把画错的线和不需要的线全部擦去。

1)加深描粗粗实线的圆和圆弧。

2)加深描粗水平方向的粗实线(自上而下)和铅垂方向的粗实线(从左到右)。

3)加深描粗倾斜的粗实线。

4)加深虚线(次序同粗实线)。

5)加深细点划线。

6)尺寸界线、尺寸线和箭头。

7)画剖面线。

8)标注尺寸数字,填写技术要求、标题栏等。

最后获得如图1—8,A4图纸一份。

图1—8 吊钩的A4图纸六、练习与思考:1、简述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2、简述绘制底稿和加深描粗的注意事项。

3、绘制一幅A4平面图形。

练习1练习2实训二、测绘组合体一、实验目的:1、能够正确利用形体分析法分析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和表面连接关系。

2、正确使用测量仪器测量组合体的基本尺寸。

3、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绘图仪器。

4、熟练掌握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5、能够正确标注组合体三视图的尺寸。

二、实验要求:根据所给的组合体,正确使用测量仪器测量组合体的基本尺寸,正确选择图纸的幅面和比例,绘制组合体三视图并正确标注尺寸。

三、实验工具:绘图桌、二号图板、丁字尺、三角板,圆规、2H、HB和2B铅笔、小刀、橡皮、胶带尺寸。

1、形体分析画图前,首先应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分析该组合体是由哪些基本体所组成的,了解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组合形式以及表面间的连接关系及其分界线的特点。

图2-1中的支座由大圆筒、小圆筒、底板、和肋板组成如图2—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大圆筒与底板接合,底板的底面与大圆筒底面共面,底板的侧面与大圆筒的外圆柱面相切;2、测量各基本体的尺寸图2—3 支座各基本体尺寸用游标卡尺和钢尺测得各基本体的尺寸如图2—3所示。

测量过程中注意游标卡尺和钢3 Array定了。

理。

415表面连接关系。

7、组合体的尺寸标注标注组合体的尺寸时,应先对组合体进行形体分析,选择基准,标注注出定形尺寸、定该支座由大圆筒、小圆筒、底板、和肋板组成,如图2—2所示。

2)选择尺寸基准。

该支座大圆筒较大,故选择大圆筒中心轴线作为长度方向尺寸基准;支座左右对称,故可选对称中心线作宽度方向尺寸基准;底板的下底面和大圆筒底面平齐,可选下底面作高度方向尺寸基准。

如图2-10所示。

3)根据形体分析,逐个注出大圆筒、底板、小圆筒和肋板的定形尺寸。

如图2-11、2—12所示。

4)根据选定的尺寸基准,注出确定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定位尺寸。

如图2-13中标注确定大圆筒与底板小孔φ10相对位置的尺寸50,以及确定小圆筒的的中心位置相对于大圆筒的底面位置尺寸35,确定小圆筒端面位置的尺寸26既有定形尺寸又有定位尺寸作用。

5)标注总体尺寸。

支座的高度方向总体尺寸和定形尺寸相同,长度和宽度方向的总体尺寸可以计算出来,不需要重复标注。

6)检查尺寸标注有无重复、遗漏,并进行修改和调整,最后结果如图2-13所示。

2.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标注尺寸不仅要求正确、完整,还要求清晰,以方便读图。

为此,在严格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前提下,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尺寸应尽量标注在反映形体特征最明显的视图上。

2)同一基本形体的定形尺寸和确定其位置的定位尺寸,应尽可能集中标注在一个视图上。

3)直径尺寸应尽量标注在投影为非圆的视图上,而圆弧的半径应标注在投影为圆的视图上。

4)尽量避免在虚线上标注尺寸。

5)同一视图上的平行并列尺寸,应按“小尺寸在内,大尺寸在外”的原则来排列,且尺寸线与轮廓线、尺寸线与尺寸线之间的间距要适当。

6)尺寸应尽量配置在视图的外面,以避免尺寸线与轮廓线交错重叠,保持图形清晰。

8、加粗描深,注写标题栏,完成全图。

检查、加深描粗,注写标题目栏,完成图形如2—14所示。

图 2—14 支座组合体三视图六、练习与思考:1、总结组合体的画法。

2、如何完整、清晰地标注组合体的尺寸。

3、测绘下面一组合体,绘制绘制三视图,并正确标注尺寸。

图 2—15 机座图 2—16 箱体实训三、零件图的测绘一、实验目的:1、正确使用测量仪器测量零件的尺寸。

2、掌握正确绘制零件草图的方法与步骤。

3、熟练掌握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4、能够初步掌握如何制订并注写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二、实验要求:根据所给的零件,正确使用测量仪器测量零件尺寸,正确选择表达方法,绘制零件草图,标注尺寸,制订并注写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三、实验工具:游标卡尺、钢尺,内、外卡钳、螺纹规、R规、HB铅笔、小刀、橡皮、胶带纸、图纸、电脑一台。

四、实验内容:根据图3—1所示齿轮泵体剖分图,了解泵体的用途,利用所给测量仪器测量出泵体尺寸,绘制泵体的草图,正确标注泵体尺寸,制订泵体的技术要求。

根据泵体的草图在电脑上绘制出泵体零件图。

图3—1 齿轮泵泵体剖分图五、实验步骤:零件的测绘就是根据实际零件画出它的图形,测量出它的尺寸并制订出技术要求。

测绘时,首先以徒手画出零件草图,然后根据该草图画出零件工作图。

1、了解和分析测绘对象泵体是油泵上的一个主体件,属于箱体类零件,材料为铸铁HT200。

它的主要作用是容纳一对啮合齿轮及进油、出油通道,在泵体上设置了两个销孔和六个螺孔,是为了使左泵盖和右泵盖与其定位和连接。

泵体下部带有凹坑的底板和其上的二个沉孔是为了安装油泵。

泵体进、出油口孔端的螺孔是为了连接进、出油管等等。

至此,泵体的结构已基本分析清楚2、确定表达方案由于泵座的内外结构都比较复杂,应选用主、左、仰三个基本视图。

泵体的主视图应按其工作位置及形状结构特征选定,为表达进、出油口的结构与泵腔的关系,应对其中一个孔道进行局部剖视。

为表达安装孔的形状也应对其中一个安装孔进行局部剖视。

为表达泵体与底板、出油口的相对位置,左视图应选用A-A旋转剖视图,将泵腔及孔的结构表示清楚。

然后再选用一俯视图表示底板的形状及安装孔的数量、位置。

俯视图取向局部视图。

最后选定表达方案如图3—3所示3、徒手目测画出零件图1.定位布局:根据零件大小,视图数量,在图纸上定出作图基准线、中心线、注意留出注尺寸的地位,如图3—2所示。

图3—2齿轮泵体草绘布局图2.详细画出零件的内外结构和形状:根据选定的表达方案,徒手画出视图、剖视等图形,其作图步骤与画零件画相同,如图3—4。

但需注意以下两点:图3—3齿轮泵体草绘视图1)零件上的制造缺陷(如砂眼、气孔等),以及由于长期使用造成的磨损、碰伤等,均不应画出。

2)零件上的细小结构(如铸造圆角、倒角、倒圆、退刀槽、砂轮越程槽、凸台和凹坑等)必须画出。

3.注、量尺寸:根据尺寸标注的要求,将该注尺寸的尺寸界线、尺寸线和箭头全部画出。

然后利用测量仪器集中测量出各个尺寸,测量过程中注意测量仪器的正确使用以及正确读数。

然后逐个填上相应的尺寸数字,切不可画一个,量一个、注一个,这样非但费时,而且容易将所需尺寸画错或遗漏,如图3—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