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细煤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超细煤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超细粉体特别是纳米粉体,由于其具有极小的 煤基功能材料和工程材料提供基础。根据煤自身的
尺寸,表面的电子结构和晶体结构不同于常规颗粒. 物理化学特点,选用行星球蘑法研究制备超细煤粉,
因而具有常规颗粒和宏观物体所不具备的性质如表 并对其粒度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高能球磨法
而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表现出一 成本低、产量高、工艺简单易行Ⅲ。
第十一章粉煤灰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第六章利用煤矸石制取化工产品
第十二章粉煤灰在其他方面的利用

该书168页,1 6开,压膜封面.每册售价20.00元(含包装及挂号邮寄费)。
万方数据

超细煤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作者: 作者单位:
刊名: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刘转年, 周安宁, 金奇庭 刘转年,金奇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710055), 周安宁(西安科技学院材 料系,710054)
煤化工 COAL CHEMICAL INDUSTRY 2002,30(1) 4次
参考文献(5条) 1.张代钧.鲜学福 煤的大分子结构与物理超细结构研究(I)煤的大分子结构 1992(03) 2.杜仕国 超微粉制备技术及其进展 1997(03) 3.杨桦.王子忱 发光材料硫化锌纳米晶体合成与表征 1996(04) 4.杨焕祥.廖玉技 煤化学及煤质评价 1990 5.李丹.王晓慧 硬脂酸凝胶法合成纳米钡铁氧体的红外光谱研究 1996(04)
32.43
煤粉的堆积 密度/g·em。
0.45
煤粉的体积 电阻率/0·crll。1
4.03×1 0”
9.4 2
0.36
8 56×1 01 2
2 I6
0.33
2.01×10”
3结

3.1 通过对煤粉行星球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 的分析.原料煤粉分别经过不同大小钢球组合的工 艺球磨,可制得粒径小于800 nm的超细煤粉,煤粉 颗粒大小较均匀,颗粒之间相互吸附粘连。
2.会议论文 郭东红.李兴长 超细煤粉、水、渣油三元混合燃料的流变行为研究 1997
该实验中制备了渣油、细煤粉、水三元混合燃料,并对其流变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3.期刊论文 刘宏英.邓国栋.顾志明 煤粉超细化技术及设备研究 -中国粉体技术2010,16(3)
根据双向旋转球磨机的超细粉碎原理,研究开发制备超细煤粉的技术及设备,并采用该设备进行煤粉的超细粉碎实验,分析各种工艺参数对超细煤粉产 品粒度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向旋转球磨机制备超细煤粉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筒体及搅拌器转数25 r/min,球料质量比为8,研磨时间为4-5 h,磨球尺寸为 10~20 mm,制备出超细煤粉产品的粒度为d50=1.15 μm,d90=2.67 μm.
系列新异的电学、磁学、光学、化学和力学等性能。超
细及纳米粉体已成为21世纪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 l 实

热点。煤是一种天然的有机矿物岩石,具有以芳香结
构单元为主的大分子结构,其分子中富含羟基和羧 1.1原料及仪器
基等含氧官能团“]。超细及纳米煤粉的制备及性质
实验所用原料为神府3。1煤粉,平均粒径为
研究,将为煤的功能化高附加值利用,研究开发新型 9.41”m。其工业及元素分析见表l。

摘要本文在研究种府3_1煤粉行星球磨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将原料煤粉分别经过不同大小钢球组 台的工艺球磨,制得粒径小于800 nrn的超细煤粉,对其粒度和性质进行了表征和研究。
关键词超细煤粉制备性质
文章编号:1005—9598(2002)01一001 9-03中圈分娄号:TQ520 6l
文辣标识码:A
随粒度减小,颗粒数量增加,颗粒之间相互吸附团
聚,形成新的空隙,尽管形成的空隙体积较小,但空
1一超细煤粉 2一平均粒径为9.42 pm的煤粉 3一平均粒径为32.43”nl的煤粉 圈2不同粒度煤粉的XRD图
隙数量急剧增加,总的空隙体积增大,堆积密度减 小。 2.5体积电阻率
万方数据
2002年2月
刘转年等:超细煤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
和原子团增多,外露基团增多,反应活性增加,另一
方面,超细煤粉的粒径很小,比表面积很夫,表面原
子所占比例较大,表面原子对其性质影响不能忽略。
由于表面原子与内部原子所处的环境不同,导致红 外吸收频率存在一定不同粒度煤粉的堆积密度。可以看 出,随煤粉粒度的减小,其堆积密度减小.这是因为
2.3红外光谱分析 将三种不同粒度煤粉不经研磨、直接压片.作红
外光谱分析。i种煤粉的红外光潜分别在3 d3i cm。~3 391 cnl_÷、2 9】7 CITI。1~2 910 cnl 1、l 606 cm。~1 610 cnl、1 437 C]FEt一~1 400 CEll 1附近均
滑,呈齿状小颗粒边缘光措。 2.2 x射线衍射分析
这说明在球磨过程中煤的芳香微晶结构部分遭到破 坏o]。另外,随粒度的减小和粒度均匀性的提高,粒 度效应减弱,也会使曲线平滑。
羟基吸收峰明显宽化,且向低波数移动至3 391 cm 1,而1 437 cm。1~1 400 cm-1处的CH,和一CH 3 吸收峰变强,说明煤在超细粉碎的过程中部分氢键 缔合的羟基被破坏,煤粉表面上不完整分子或不饱
3.2 超细煤粉的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研究表 明,超细煤粉中煤的芳香微晶结构和分子间氢键部 分破坏,颗粒表面缺陷和游离基团增多,提高了煤糊 表面的化学反应性。 3.3随粒度的减少,煤粉的堆积密度和体积电阻率 均减小。
参考文献:
[1]张代钧,鲜掌福.煤的大分子结构与物理超细结构研究 (T)煤的大分子结构[J].煤炭转化.1992.1 5(3):46 r一
49.
r']抖/4-同韶糟蚺出f茔持士n甘:扯硅『T1 m仲t十毫1 1()07
28(3):237~241.
[3]杨,’工子忱等发光材料硫化锌纳米晶体合成与表 征[J].功能材料.1 996,27(4):302~304 [4]畅焕祥.廖玉技等编煤化学及煤质评价[M].武汉;中
国地质大学出版社,l 990·61. [5]李丹·王晓慧等-硬脂酸凝胶法台成纳米钡铁氧体的
图2是三种不同粒度煤粉的x射线衍射图。可
有明显吸收峰,它们分别归属于煤中氢键缔合的羟 基吸收峰、环烷烃或脂肪烃的甲基吸收峰(CH。)、 氢键缔合的羰基吸收峰以及一CH:和CH。吸收
以看出,随粒度的减小,煤粉的x射线衍射曲线发 生了变化,曲线在20为24 C处的衍射峰变宽变平,
峰“j。三种煤粉的红外光谱通过比较可以看出,随煤 粉粒度的减小,光谱上3 434 cm 1处的氢键缔合的
第1期(总第98期) !!!!生!旦
煤化工 曼!!!£!!里l!!!!!d!!!!z
No.1(Total No.98)
E!b:2Q!§一
超细煤粉的制备及性质研究①
刘转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周安宁 西安科技学院材料系 710054
金奇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嘶 _0
㈣ 7●7,
60SXR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美国尼高力 公司生产
D/MAx 2400型x射线衍射仪 ZC36型高阻计 上海第六电表厂生产 1.2实验方法
收稿日期:2001一10-28 作者简介:刘转年.男,1968年出生.博士生.工程师.南京理 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现从事(废)水处理材料和工程方 面的工作。 注:①国家科学技术部科技攻关项目(99一D—llo)
细煤粉的实际粒径。取少量超缅煤粉,在适量无水乙 醇中用超声波振荡分散一定时间后,取样用透射电 镜(TEM)分析,结果见图1。
图I超细煤粉的TEM照片
由图1可以看出,超细煤粉颗粒以球形为主,最 大颗粒直径约800 nm,颗粒大小分布比较均匀。由 于超细煤粉颗粒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和很高的表面 自由能,部分大颗粒煤粉周围吸附有少量小颗粒。煤 粉颗粒之问相互吸附粘连在一起。大颗粒边缘不光
等方面的用途;粉煤灰的性能、分选以及粉煤灰在建筑材料、建筑工程及其它方面的资源化利用途径。主要内
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
第七章煤矸石在其他方面的利用
第二章煤矸石的性能与分类
第八章粉煤友的性能
第三章煤矸石资源评价方法 第四章煤矸石作低热值燃料
第九章粉煤灰的分选 第十章粉煤灰生产建筑材料
第五章利用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及其制品

“"球们伸磨 剐m孙
裟靴 H 医 M£!球
.—『 他n眯 叭州磨嘶以妯
2结果及分析 2.1 TEM分析
万方数据
·20·
煤化工
2002年第1期
所制备的超细煤粉经激光粒度测试仪分析,其 表观累积97%,粒径为5.65”m、平均粒径为2.16 ”m。因为所制超细煤粉大量严重团聚.在进行激光 粒度分析时难以很好分散,所以所测粒径并非为超
红外光谱研究[J一·功能材料·1996,27‘4):332~334·
Study on Pr‘eparatton of Ultrafine Coal Powders and Their Properties
I。iu Zhuannian Zhou Anning Jin Qiting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710055)
表1神府3叫煤的工业及元素分析

M—
|,.z。
An t.zz
V“ 36.42
Fc— 60.87
st,a o-ss
c洲 81.75
H“ t.r。
N川 -.,。
。川 1L 95
实验在QM 4H行星球磨机上进行。实验用密 封不锈钢球磨罐体积500 mI,,不锈钢球四种,直径 分别为16 mm、10 mm、6ram和4ram。煤粉粒度分 析在JI。一1155型激光粒度测试仪和]EM一200CX透 射电镜(日本电子)上进行。其它分析仪器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