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控制策略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
1009-4202(2012)07-000-02
摘要企业面临的一种主要风险就是筹资风险,筹资风险难以避免,并且与企业发展相终始,虽然它难被消灭掉,但是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完全可以加以控制。
本文在对筹资风险的原因进行分析基础之上,简要谈了一下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企业管理筹资风险控制策略
分析筹资风险产生的原因,对筹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是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这个工作做不好,会极大地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严重的则会导致破产倒闭。
一、如何定义筹资风险及其表现形式
企业的筹资风险指的是企业因为负债经营,丧失掉偿债能力,导致最终企业发生破产或股东收益下降过快的风险。
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原始出发点就是筹资活动,它的渠道有两类,一类属于所有人投资,像企业的本金、公积金、未进行分配的利润等都属于所有人投资。
另一类属于借入式资金,因为借款利率的不确定性,使得借入式资金的利润率无法同借款利率持平。
在筹资活动中,其风险表现为两种形式,其一是现金型财务风险,意即特定时日的现金流入量无法达到现金流出量数值,债务本自到期无法偿付;其二是收支型财务风险,指的是企业收不抵支造成的债务到期本息无法偿还。
二、企业筹资风险的表现形式及发生原因
1.资金筹措风险的表现形式
企业的资金筹措风险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分别为现金财务风险和收支性的财务风险。
[1]第一种是,现金财务风险。
所谓现金财务风险指的是在一定的日期内,现金的流入量与流出量倒置,也就是说,流出量已经超过了现金的流出数量,以至于企业已经无力偿还债务本息。
第二种是,收支性的财务风险。
这主要指的是在收支不相抵的情况下,企业在某一债务到期之后仍没有能力偿还债务的风险。
2.企业筹资风险内在因素探讨
(2.1)资本结构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不相适应。
在企业的资产总额里面,借入资金和自有资金的比例分配不当,对企业利润造成负面影响,因之产生的财务风险。
我们知道,借入资金所占的比例越大,那么资产负债率也就越高,相应的财务风险比率也就会提升到很高的程度。
把债务筹资的工作做好,进行自有资本与债务资本的合理分配,对于企于获得财资杠杆、降低财务风险是很有意义的。
(2.2)负债规模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难以适应。
企业的负债规模过高,支出的利息增加,而同时会增大因为降低收益而产生的破产、丧失偿还能力的可能性。
对于股东收益降低,也是一个不良诱因。
所以说,负债的规模增加,财务风险也必然会增加。
(2.3)筹资方式与筹资顺序对于本企业不合适。
针对于股份有限公司来讲,筹资顺序的意义非常重要,流通股融资在前,发行债
券在后,二者中间要有一定的间隔期,若发行时间同筹资顺序安排失当,那么一定会使筹资风险增加。
而关于筹资方式,不同的的企业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所选用的方式都应该不是完全相同的,银行贷款、债券发行、股票发行、商业信用、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加以灵活运用。
若是运用不当,便会增大额外费用,降低所得利益,形成财务风险。
(2.4)如果负债规模相同,负债利率高,则企业利息费用越高,企业就面临着更大的股东收益降低、企业破产风险。
(2.5)没有恰当的信用交易策略也是造成筹资风险提升的原因之一。
企业对于其它往来相关的企业缺乏全面的商业信用评估,而直接采用长时期的收款政策,使得大批的该收账款处于挂账状态。
再加上企业的催收办法得不到实现,流动资金不足,无法进行后续投资或者到期债务偿还。
(2.6)没有恰当的负债期限结构,长期负债同短期负债安排不合理、资金取得同债务归还时间安排不合理。
3.企业筹资风险的外在因素探讨
(3.1)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它的直接表现是企业在税息前,其利润的无法确定。
经营风险同筹资风险不同,但是它可以极大地影响到筹资风险。
若企业全部使用股本筹资,那么经营风险就是企业总体风险,风险由股东平摊。
若企业应用的是负债股本双重投资方式,因财务杠杆给股东收益带来的扩张作用,收益波动性问题会更加突出。
它所承受的风险与经营风险相比也更大,二者之间的差
额就是筹资风险。
若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效果不好,使得营业利润达不到利息费用标准,股东无收益,且要以股本对利息进行支付。
严重的则致使企业破产。
(3.2)现金流入与资产流动的期望值对筹资风险是一种过程性影响。
看企业能不能按合同规定之期限偿还本息,主要是先看企业预期流入现金的数额还有资产的整体流动性。
流入现金数额能反映出偿债现实能力,资产流动性则可以反映企业隐性层次的还债能力。
如果企业制定了错误的投资决策,或者是对信用政策不重视,不能让流入现金同流动资产达到期望值,那么就很容易发生财务危机。
(3.3)金融市场资金供求情况可以对负债利息率高低产生影响,金融市场中的汇率、利率等的变动,也会导企业发生筹资风险。
三、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策略
企业的筹资风险,是因企业的内在风险与外在风险相互结合而产生的,若对风险进行控制,着眼点也就是在于防范控制内在外在两种因素的作用。
(一)要有正确的风险观念意识,加化风险的动态分析,提升企业风险价值观念,设立高速有效的财务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
(二)把资本结构调整至最优。
在企业能接受的筹资风险范围之内,设计出的资本结构,其总资本成本要做到最低。
(三)企业要发挥好财务杠杆的功能,让其对财务管理工作进
行有效约束。
对负债资本和主权资本进行比例调节,要在资产的利润率提升时,把负债率调高,在资产的利润率下滑时,把负债率调低。
这样做,可以有效防范企业发生筹资风险的机率。
(四)要让企业的资产流动性保持在稳定的状态,并且能有所提升。
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流动性对于企业偿债能力来讲,是起到决定性效果的。
当负债总额固定的情况下,资产流动性的作用就突现出来。
企业可以通过调节资产流动性的能力来让企业的偿债能力得到提高。
在合理布置流动资产结构时,要有科学的现金余额,同时要使资产质量得到提高。
通过现金债务总额比、现金到期债务比、现金流动负债比等几个比例的数值的研究分析,对筹资方案给以整体的分析探讨整理。
上面这三个比值越高,企业偿债能力也就越强。
(五)安排合理的筹资期限排列办法,对于还款期限、还款时间、还款方式等,都要有明确的计划。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流入现金量同流出现金量进行分析。
继而达到加速资金周转、增加流动比率的目的。
同时,企业要有足够的抗风险基金,以应对突发情况。
根据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确定对银行的融资结构以及融资规模。
对于企业的短期与长期负债比率做到平衡分布。
(六)融资策略要采取先内后外的策略。
内部融资指的是在企业内部因为资产摊销、资产折旧等形成的直接资金来源和留存收益来源,这是融资工作率先要考虑的办法。
而在进行外部融资工作时,优先考虑的应当是债务融资,之后再考虑股权融资。
这样做的原因
在于,一个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是要有它的自有资金做保障的,自有资金越充足,对财务风险的抵御能力就越强,而充足的自有资金,也能同时对于企业筹资有很大帮助。
在有良好投资机会展现在企业面前,外部又没有合适的融资渠道时,自有资金的效用会使企业抓住机会,得到发展。
(七)筹资的安排要与汇率利率的走势相关。
若是利率水平较高且正处在从高到低的过渡阶段时,要少筹资或者不筹资,如果必须进行筹资,计息方式也要采用浮动利率的办法。
(八)最后是要有完备的预测风险的系统。
企业要对事态发展进行全程监测,准确把握风险的临界点,有针对性地调节负债比率,选用最具优势的融资组合方式,把总成本降到最低。
总结:对于企业的筹资风险进行控制,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只靠一两项举措难以达到目标。
我们需要从企业筹资实际情况着手,应用多种办法进行综合管理,惟其如此,才可能尽最大努力把筹资风险降下来,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值,促使企业良性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强.企业债务融资风险的衡量与防范.企业家天地(下半月版).2007(8).
[2]蔡灵芝.论企业负债筹资风险与防范.市场论坛.2007(9).
[3]赵亚莉.资本市场下公司筹资风险预警控制区域研究.陕西
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
[4]滕晔.企业债务筹资风险管理策略.硕士.2005.
[5]任焕娣.跨国公司融资风险管理研究.硕士.2005.
[6]姚海鑫.财务管理(十一五规划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
[7][美[约翰.芬尼特.公司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