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复习提纲(1—14课)(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四条基本线索:屈辱史: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列强侵华史)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抗争史 :中国人民为改变屈辱地位,奋起抗争、不屈不挠的抗争史。
鸦片战争中林则徐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关天培虎门抗英;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探索史: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的探索史。
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
发展史:近代工业、近代科技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严重侵华罪行:英法火烧圆明园p7八国洗劫北京p19、日军旅顺大屠杀p14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虎门销烟(鸦片):背景 1. 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危机四伏。
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英国成为头号工业强国,并不断向外进行殖民主义扩张,掠夺殖民地。
2.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3.时间:1839年6月3日—25日(国际禁毒日:6月26日),4.地点:广州虎门。
(●★记:P3 虎门销烟图)5.人物:林则徐(清朝道光皇帝时)。
林则徐是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6.鸦片的危害:P3①、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
②、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③、削弱军队战斗力。
④、严重摧残人们体质。
启示: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7历史意义:林则徐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鸦片战争(1840—1842年8月)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背景(原因):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②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和自给自足经济的危机;③禁烟运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2、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经过:①●1840年6月,英国舰队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②1841年,英国强占香港岛;③1842年8月,英舰侵入到南京江面,清政府向英军求和。
3结果:清政府战败。
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4.战败原因:政治腐败(主要原因),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
5、.教训:落后就要挨打。
6、鸦片战争中的抗英英雄:关天培、陈化成,规模最大的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7、鸦片战争的影响①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②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③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④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归纳提高: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的最主要依据是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①社会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成为最主要矛盾;③革命性质发生变化:中国人民开始了反对外国侵略(注: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前不能称“反帝”),同时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斗争;④中国历史进人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1919.5.4)★三、《南京条约》:(一)中英《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8月。
2、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3、主要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南—北:按顺序记---广厦福宁上; 按省份记。
没有“南京”);②赔款2100万银元(不是白银“两”);③中国割让香港岛(注:不是香港)给英国;④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助记法:开五口、割香港岛、赔银元、议关税)4、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件。
它损害中国的主权有:领土主权、关税主权、贸易主权。
(二)1843年,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虎门条约》,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三)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一)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英法等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法国借口马神甫事件,2、时间和发动者:1856年,英法发动,俄美支持。
3、过程:1856年英国炮轰广州,战争开始.第二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4、结果:①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②清政府在与英、法、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一)火烧圆明园1、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火烧了圆明园。
(●★圆明园残迹图)2、影响: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二)《北京条约》的签订1860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偿额也大幅增加。
(三)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割占中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其中《瑷珲条约》割占中国北方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使中国丧失更多的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大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6、两次鸦片战争关系: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两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大门)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洪秀全与金田起义1背景(原因).A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农民的反抗斗争不断在各地发生。
C洪秀全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
2传教.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并和同学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3起义.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4二、定都天京1、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2.纲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1)内容: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设想: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局限:其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3、北伐和西征时间:1853年,目的:为了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太平天国开始进行北伐和西征。
结果:北伐全军覆灭,西征取得重大胜利。
经过3年多的征战,太平天国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三、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人享乐腐化,争权夺利。
时间:1856年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
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
天京事变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2.挽救措施(1)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2)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
(3)提出了《资政新编》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得到洪秀全的赞赏。
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评价)结果:陈玉成和李秀成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3、天京陷落: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安庆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1864年,洪秀全病逝,天京陷落。
天京的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小结:太平军面对的敌人有华尔的洋枪队、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
4.太平天国性质、失败原因、意义性质: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反封建反侵略)失败原因: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意义:太平天国坚持斗争14年,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5课、洋务运动一、洋务运动的兴起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2、目的: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领导阶级:地主阶级3、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4、代表人物:中央代表:奕訢;地方代表: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二、创办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
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
③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三、建立新式海陆军1.新式陆军: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措施:淘汰传统兵器,采用西式兵操练兵,作用----使清朝军队的武器和战术逐渐发生变化。
2.新式海军: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筹建新式海军。
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指挥,在台湾建立行省4、左宗棠收复新疆①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新疆。
②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说明了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5、认识:左宗棠收复新疆,粉碎了英俄分裂中国的阴谋,巩固了祖国西北边防,维护了祖国统一(收复新疆的意义),功垂青史,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6、“大将西征人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
新栽杨柳三千里,赢得春风度玉关。
”歌颂了左宗棠收复新疆,开发新疆的功绩。
他还是洋务派地方代表。
四、洋务运动结果与评价1、结果: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在威海卫大战)全军覆没,洋务运动失败。
2、失败的原因:A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B顽固派的阻挠。
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D 不改变封建制度(根本原因)3、★评价洋务运动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
)积极: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企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