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记不清这是哪位教育家说的话了。
但是这却是一句至理名言,是一句非常实用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夸赞孩子如果你只会用“你真棒!真美!真漂亮!”那是毫无效果的,还会使得其反,夸孩子也需要方法和智慧。
把我搜集到的资料整理给大家,我们一起学习。
1.夸具体不夸全部。
也就是说夸的一定要具体,不要用简单、大的词语来概括、笼统地夸赞。
例如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语气兴高采烈的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孩子“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好开心”这样孩子会更加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2.夸努力不夸聪明。
不能简单的把孩子的各种努力都归为聪明,这样容易让孩子产生,好的成绩是我聪明的结果,这样就忽略和抹杀了孩子辛勤努力的过程。
例如孩子做16道计算题,对8道,可以这样夸赞“你很努力,做对了一半呢”。
这样孩子会明白努力的意义就是把自己会的、简单的先做好。
接下来他会更加努力,在无意识中,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会先把自己会做的先做好,同时还会尝试难题。
3.夸事实不夸人格。
“好孩子”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我们会无意识地经常挂在嘴边。
但“好”是一个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类似这样的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
称赞不能言过其实,否则就会在你刚刚夸赞他后,他故意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因为你把他说的太完美了,他有压力,他觉得自己还没
有像你所说的那么完美。
是什么就夸什么,才是明智的选择。
例如孩子能够和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玩得和睦。
夸赞他“你能够照顾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他们都很开心,也很喜欢你!”
4.把夸赞当“预防针”。
也就是想让孩子做到什么,可以先夸赞一番。
例如宋丹丹在一本书中的写道的一件事。
一次儿子巴图生病,他对小阿姨说:“我发现巴图和别的小孩儿不一样,别的孩子吃药都哭,,可他从来都不哭,他不怕吃药。
这一点他和别的小孩子真的不同”。
然后宋丹丹把药端过来,巴图端起来闭着眼睛一口气就喝下去了。
宋丹丹又说:“你看,你看,是不是我说的那样,巴图就是和别的小孩不一样。
”
总之要夸赞的有效果,有智慧。
我们就要善于留心观察,留心发现孩子的努力之处,夸孩子不嫌啰嗦,少用概括性的词语,越具体越好。
孩子是需要夸的,经常被老师、家长等夸赞的孩子,和经常被老师、家长批评、冷遇的孩子,人生发展的轨迹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
我们学校某一个班级有两个学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在一年级我们开展的一个读书节活动中,这两个孩子都有出色的表现,一个是快板说的很棒,一个是故事讲得很精彩。
但是两个孩子的性格却是不一样的,(我暂且称呼他们为A同学B同学)A同学淘气、随意、意志力薄弱,B同学沉稳、踏实、意志力坚强。
现在这两个孩子已经是六年级的学生了。
最近因为一些事情这两个孩子又一次进入了我的视野。
但是我当初认为都很优秀的两个孩子,
却是完全不同的状态。
B同学学习优异,是学校的优秀大队委,A同学却成了一个作业不能完成,上课走神、说话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靠后的学生。
我很不理解,也留心观察和侧面了解了一下,发现周围同学、老师在说起A同学时,语气、表情都是一种厌烦,没有一句好听的话。
据了解A同学就是因为习惯不好,又不能够克制自己,老师经常在课堂批评,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放任也有一定的原因,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最终是这个孩子的坏习惯没有改正,还给别人留下了“坏孩子”的印象。
现在孩子也有点破罐子破摔了,一次在校外学习班碰到他,作业不写,上课迟到,课堂上不听讲,看手机动画片,一点儿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了。
我不禁一次一次地思考,这个孩子怎么会成这样了呢?如果身边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在他犯小错误的时候及时指点,在有点滴进步的时候不吝啬自己的夸赞,智慧地使用夸赞,会不会有不同的结果呢?
列出几个有益和无益的夸赞:
1. 有益的夸赞:我喜欢你的卡片,很漂亮,也很风趣
(孩子的感觉):我的品味不错,我可以信赖自己的选择
无益的夸赞:你总是这么体贴
2. 有益的夸赞:非常感谢你今天洗了盘子
(孩子的感觉):我很负责
无益的夸赞:你比其他人做得好
3. 有益的夸赞:你的作文有几个新的想法
(孩子的感觉):我也可以有创造
无益的夸赞:你写的不错,当然了,你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