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章 疏水层析

第1章 疏水层析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与表征第1章、疏水层析 第2章、反相层析 第3章、色谱聚焦层析 第3章 色谱聚焦层析 第4章、高效液相色谱 第5章 重组蛋白的分离与分析 第5章、重组蛋白的分离与分析 第6章、抗体纯化技术A)疏水层析(HIC)亦称为疏水作用层析 ,是利用固定相载体上偶联的疏水性配基 与流动相中的一些疏水分子发生可逆性结 与流动相中的 些疏水分子发生可逆性结 合而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

合而进行分离的层析技术 从作用机制来看,它属于吸附层析。

非极性化合物例如苯、环己烷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 小,与水混合时会形成互不相溶的两相,即非极性分子 有离开水相进入非极性相的趋势,即所谓的疏水性 (Hydrophobicity)。

(H d h bi it ) 非极性溶质与水溶剂的相互作用则称为疏水效应 (Hydrophobic effect) 。

疏水作用(hydrophobic interaction): 非极性分子进入水中,有 聚集在一起形成最小疏水 聚集在 起形成最小疏水 面积的趋势,保持这些非 极性分子聚集在一起的作 用则称为疏水作用。

对于可溶蛋白,溶剂是水,疏水侧链因此被包 埋在蛋白质内部。

最终的结构是最适合周围溶液的 热动力学折衷的结果。

热动力学折衷的结果就球形蛋白质的结构而言, 其分子中的疏水性残基数是从 外向内逐步增加的。

虽然疏水氨基酸大多被包 埋在球形蛋白内部,有些则暴 露在外,在蛋白质表面形成疏 露在外 在蛋白质表面形成疏 水区域,这部分暴露在外疏水 性基团称为疏水补丁。

疏水和亲水部件表面的溶菌 酶。

最疏水部分是深红色,浅红色 的更少的疏水性。

最亲水部 分显示在深蓝色的,更少的亲 分 在 蓝色的 少的亲 水部分是浅蓝色。

1.2、疏水层析原理A) ) B) )高度规则的水壳层包围在配基和蛋白的疏水表面周围。

疏水物质被迫融合以减少这种壳的总面积(熵最大)。

在纯水中,任何疏水效应都太弱而不能导致配基和蛋白 之间或蛋白自身的相互作用。

盐能够增强疏水作用。

亲水性强的蛋白质与疏水性固定相结合作用原理◦ 靠蛋白质表面的一些疏水补丁(hydrophobic 靠蛋白质表面的 些疏水补丁(hydrophobic patch); ◦ 令蛋白质发生局部变性(可逆变性较理想),暴露 出掩藏于分子内的疏水性残基; ◦ 高盐作用 疏水层析的特性所致 即在高盐浓度 高盐作用。

疏水层析的特性所致,即在高盐浓度 下 暴露于分子表面的疏水性残基才能与疏水性 下,暴露于分子表面的疏水性残基才能与疏水性 固定相作用。

一般在lmol/L (NH4)2SO4 或 2mol/L NaCl 高浓度盐溶液中,亲水性较强的组分物质 ,会发生局部可逆性变性,并能被迫与疏水的固 定相结合在一起。

然后通过降低流动相的离子强度,即可将结 合于固定相的物质,按其结合能力大小,依次进 行解吸附。

❝也就是:疏水作用弱(即亲水性强)的物质,用盐溶液洗脱时,会先被洗下来。

当盐溶液浓高浓度盐溶液洗脱时会先被洗下来。

当盐溶液浓度降低时,疏水作用强的物质才会随后被洗下来。

(相同盐浓度下疏水作用弱的物质先被洗下来(相同盐浓度下,疏水作用弱的物质先被洗下来,疏水作用强的物质随后被洗下来)❝对于疏水性很强的物质,则需要在流动相添加适量的目的有机溶剂降低极性才能达到解吸附的目的。

1.3、疏水层析介质疏水层析介质由基质和配体(疏水性基团)两部分构成。

基质主要有多糖类如琼脂糖、纤维素和人工合成聚合物类如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类。

其合成聚合物类如聚苯乙烯聚丙烯酸甲酯类其中,琼脂糖类凝胶仍是应用最广泛的疏水介质。

HIC介质的疏水配基主要为烷基和芳香基,其烷基通常在C8以下,芳香基多为苯基。

代表疏水配基,M代表基质。

调节两种R代表疏水配基代表基质调节两种反应物的比例可控制介质的配基密度偶联至基质的常见配基类型(A)丁基(B)辛基(C)苯基(D)新戊基()新戊基对某些蛋白而言,上述有些配基与其结合力太强,洗脱有时需用有机溶剂,有变性风险;具中等疏水的高分子配基(如聚乙二醇和聚丙三醇等)不仅可提供足够的结合力,且避免了上述缺点。

1.Butyl Sepharose 4 Fast Flow 工作pH范围为3-13,清洗pH范围为2-14,工作的最大速度是600cm/h,配基结合量为每ml 50μmol 正丁烷基,疏水性最弱,适合含脂族配体的生物分子。

2. Octyl Sepharose 4 Fast Flowy p 工作pH范围为3-13,清洗pH范围为2-14,工作的最大速度是600cm/h,配基结合量为每ml50μmol 正辛烷基,疏水性中等,适合各种蛋白的分离和纯化。

⒊Phenyl Sepharose 6 Fast Flow工作pH范围为3-13,清洗pH范围为2-14,工作的最大速度是600cm/h配基结合量为每ml 40 μmol苯基Phenyl,疏水性最强,载量高,适合含芳香族配体的生物分子的预处理,1.4、疏水层析实验技术14疏水层析实验技术一、层析柱的制备1、层析介质选择配基的性质与密度对决定疏水相互作用层析介质最终的选择性、结合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配基的种类和目的蛋白的性质在确定疏水相互作用层析的选择性方面是高度显著的参数。

最合适的配基必著的参数最合适的配基必须通过用目的蛋白进行筛选试验来确定。

图21 在使用一种苯基配基、同样的运行条件下三种单克隆抗体相互作用不同。

总的来说,疏水相互作用填料可以根据它们和样品组分的相互作用分为两类。

直链烷基(丁基,辛基,醚基,异丙基)显示一个纯的疏水性质,而芳香基配基(苯基)显示混合型而性质,包括芳香性和疏水性相互作用。

在进行常压疏水层析时,大多数是选用苯基(或辛基)-Sepharose CL-4B吸附剂作固定相基(或辛基)p吸附剂作固定相。

2、层析柱的选择❝柱床高度通常为5~15cm。

❝粗柱子(内径为1.6 ~5.0cm)适合进行HIC层析。

3、装柱将选定的亲水性吸附剂如苯基S h❝将选定的亲水性吸附剂如苯基-Sepharose Cl-4B悬浮于乙醇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采用离心(或过滤)方法,弃上清液,收集沉淀物;❝并以50%(m/V)浓度悬浮于样品缓冲液中;尔后按常规方法装入层析柱经洗涤平❝尔后,按常规方法装入层析柱,经洗涤、平衡完毕,即可加样。

❝在疏水相互作用层析中,结合过程比洗脱过程更具有选择性所以优化起始缓冲液的程更具有选择性。

所以,优化起始缓冲液的条件很重要。

正确选择的盐种类和浓度是影响载量和最终选择性的最重要参数响载量和最终选择性的最重要参数。

❝往平衡的缓冲液和样品中加入一种盐析盐,往平衡的缓液样中加种,有利于固定化配基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随着盐浓度的提高结合到固定化配基上的❝随着盐浓度的提高,结合到固定化配基上的蛋白质量也相应提高。

在实践中钠或铵的硫酸盐有效的促在实践中,钠、或铵的硫酸盐有效的促进在疏水相互作用层析中配基-蛋白相互作用,在蛋白质结构上有稳定作用。

因此最常用的盐因此,最常用的盐:Na2SO4、NaCl和(NH)SO4。

42 4图22 不同盐对选择性的影响:按顺序增大洗脱体积洗脱:细胞色素C、溶菌酶、核糖核酸酶A、α-糜蛋白酶原。

❝在给定的浓度下,和其它的盐相比,硫酸铵能够给出最好的分辨率,但在pH高于铵能够给出最好的分辨率但在8.0的情况下不推荐使用。

硫酸钠是一种非常好的盐析试剂,但是在❝硫酸钠是种非常好的盐析试剂,但是在高浓度下,蛋白稳定性的问题可能会阻碍它的应用。

如的分洗脱得太晚或本洗脱或者能❝如果目的分子洗脱得太晚或根本不洗脱,或者不能更换到不同的填料,尝试使用50%的盐浓度结合。

❝有些蛋白在高盐浓度下开始沉淀。

起始缓冲液中的盐浓度需要降低以避免在运行中的沉淀。

盐浓度降低避免在行中的淀图23 起始溶液中的盐浓度影响选择性和分辨率。

作择液离并致❝对于疏水相互作用,选择缓冲液离子并不致关重要。

最经常使用磷酸缓冲液。

❝pH 的选择必须和蛋白稳定性和活力兼容。

❝然而,在疏水相互作用层析过程中,pH5-8.5对于最终的选择性和分辨率的影响都非常小。

终择辨响常的增加减弱疏水相互作用在85❝pH的增加减弱疏水相互作用,在pH高于8.5或低于5的时候,蛋白的存留会更加显著的改变。

添加剂可以用来改善选择性和分辨率。

例如,样品和疏水相互作用层析填料结合太紧时。

然而,如果在高浓度使用,就有使目的蛋白失活或/和变如果在高浓度使用就有使目的蛋白失活或性的可能。

添加剂可以通过促进蛋白溶解性,改变蛋白构象,促进结合着的蛋白的洗脱来影响分离。

水溶性醇、去垢剂等是疏水相互作用层析中最广泛使用的添加剂。

四、层析步骤平衡↓上样↓平衡除杂↓洗脱1. Equilibration2Sample applicationWater molecules 2. Sample application 3. Washing4. ElutionWater molecules Hydrophobic ligandGel matrixEquilibrate the columnand adjust the sampleto binding conditions to binding conditions1. Equilibration2. Sample application3.Washing4. Elution Gel matrix1. Equilibration2. Sample application Non-bound proteins p pp3. Washing4. Elution Absilib i1. Equilibration2. Sample application1E ilib 1. Equilibration 2. Sample application3Washing 3. Washing在进行任何疏水相互作用层析前,需确定样品的“盐稳定范围”。

比如,加入逐步增加的盐至粗提物比如加入逐步增加的盐至粗提物中,用来确定蛋白沉淀发生的浓度。

确认样品在上样到柱子时低于该盐浓度,以避免沉淀。

样品制备建立盐溶解性范围后从最高的能够保❝样品制备:建立盐溶解性范围后,从最高的能够保持生物学活力而不发生沉淀问题的盐浓度开始。

调节样品到起始缓冲液的盐浓度来促进疏水相互作用。

使用高浓度的储液调节盐浓度,以避免由于加入固体盐时局部盐浓度过高而造成沉淀。

直接调节样固体盐时局部盐浓度过高而造成沉淀品的pH。

由于疏水相互作用对pH不是非常敏感,不需要完全的缓冲液交换不需要完全的缓冲液交换。

❝在上样前用简单的步骤净化所有的样品,这样可以避免堵柱子的风险减少强力清洗步骤的需要避避免堵柱子的风险,减少强力清洗步骤的需要,避免柱子性能的破坏和柱压的增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