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最新
?
制造装备 ?
工艺
设备
1.1 3D打印技术原理
3D打印技术(学术界称为增材制造、快速成形等)是通过对CAD 数据离散分析,得到堆积的约束、路径及方法,通过材料叠加堆积 而形成三维实体模型
基于离散和堆积原理
也称为“叠层制造”
学习3D打印技术因具备计算机基本操作知识、三维设计软件、机械 基础、控制基础、网络信息等多学科知识。
在零部件的设计上可以采用最优的结构设计,无需考虑加工问题,解决了传 统的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动力装备高端复杂精细结构零部件的制造难题。
2.1 3D打印技术为社会制造提供创新的原动力
极大降低产品研发创新成本、缩短创新研发周期,提高新产 品投产的一次成功率 :由于简化或省略了工艺准备、试验等 环节,产品数字化设计、制造、分析高度一体化,显著缩短 新产品开发定型周期,降低成本,实现同步并行工程的实施。
3D打印模型
概述
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简称RP)技术是20世纪80 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 快速成型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直接根 据CAD模型快速生产样件或零件的成组技术总称,它集成了 CAD技术、数控技术、激光技术和材料技术等现代科技成果, 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制造方法不同,快速 成型从零件的CAD几何模型出发,通过软件分层离散和数控成 型系统,用激光束或其他方法将材料堆积而形成实体零件。由 于它把复杂的三维制造转化为一系列二维制造的叠加,因而可 以在不用模具和工具的条件下生成几乎任意复杂的零部件,极 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制造柔性。其对制造业的影响可与20世 纪50-60年代的数控技术相比,快速成型技术可以自动、直接 、快速精确的将设计思路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 造零件,从而可以对产品设计进行快速评估、修改及功能试验 ,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研制周期。
社会制造的关键是主动、实时地将社会需求和社会制造能力有机地 衔接起来,从而实现和供应之间的相互转换。而3D打印是一种可以快 速实现社会需求-“数据模型”向个性化产品转化的技术,将互联网、 物联网、物流网和3D打印技术组成社会制造的网络,通过众包的方式 让民众充分参与产品的全生命制造过程,必会促进个性化、实时化、经 济化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形成新的产业革命。
设计 试验 工艺准备 制造
工
设计
艺 准
制造
缩短周期
六缸发动机缸盖传统砂型铸造工
备
装模具设计制造周期长达5个月,
3D打印只需一周便可制成。
2.2 3D打印技术可提升社会制造的工艺能力
简化制造提高产品质量与性能
据悉,一架“空客A380”飞机或“波音747”飞机,分别约有450 多万个零部件,从理论上说,零部件越多越不安全,结合部往往就 是隐患。3D打印技术的一个明显优势就是可以将多个零部件集合成 一个整体制造出来,减少零部件的数量,不但大大简化了之后的装 配工作,也是其安全性和可靠性随之提高。
内容
1 3D打印技术的原理、特点 2 3D打印技术的优点 3 3D打印典型案例与行业发展现状 4 典型3D打印技术
5 3D打印技术与行业的前景展望
2.1 3D打印技术为社会制造提供创新的原动力
拓展产品创意与创新空间、无需任何夹具,设计和制造一体 化。:设计人员不再受传统工艺和制造资源约束,专注于产 品形态创意和功能创新,在“设计即生产”、“设计即产品” 理念下,追求“创造无极限”
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
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rotory of Material Processing and Die & Mould Technology
快速成型技术(3D打印)
郑小飞 2013.07
前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完成了从工厂业手工向机器大工业的过 渡,从而改变了人们生活与工作方式。在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智能化浪 潮中,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意见日渐增长。未来的产业将是生产那些个性 化的产品,未来的制造工厂也会渐渐被分散的个人取代,实现“社会制 造” 。
具有内部网状结构的钛合金发动机叶片 材料使用量减少70%,选择性激光熔化(SLM)制造时间降低60% 技术难点:(1) 传统制造方法无法成形;
此钛合金复杂大型主承力构 件,传统制造方式需要分体 制造,然后焊接,而使用激 光3D打印整体可实现成形, 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大提高。
2.2 3D打印技术可提升社会制造的工艺能力
能制造出传统工艺无法加工的零部件、解决常规机械 加工或手工无法解决的问题,极大增强了工艺实现能 力
3D打印突破了结构几何约束,能够制造出传统方法无法加工的非 常规结构特征,这种工艺能力对于实现零部件轻量化、优化性能 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内容
1 3D打印技术的原理、特点 2 3D打印技术的重大意义 3 3D打印典型案例与行业发展现状 4 典型3D打印技术
5 3D打印技术与行业的前景展望
1. 3D打印技术原理
去除制造
切削加工等
切削机床
制 造 技 术 分 类 方法论
受迫制造 3D打印 仿生制造
原理
铸、锻造等
锻造机等
粉、片、液体 等
航空发动机的复杂关键零部件
2.2 3D打印技术可提升社会制造的工艺能力
提高了难加工材料可加工性,拓展了工程应用领域
高能束加工陶瓷、钛合金等传统难加工材料零件拓展了高性能材 料的工程应用范围;采用金属/无机/有机生物材料制成的人体器 官修复体等医用零部件则拓展了工业制品的应用范围。
整体式镍合金转子
生物材料人体器官修复体
2.3 3D打印技术实现社会制造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D打印制造技术促进绿色制造模式
非接触和无压力成形、近净成形能耗低、节约材料、污染物排放少; 利用3D打印实现大型复杂零部件的修复再制造,节约资源能源。
2.3 3D打印技术实现社会制造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3D打印制造技术促进绿色制造模式
关键创新思路:将零件内部设计为网状结构,替代实心,从而减少 材料使用量,降低制造时间和能源消耗量。
3D打印技术原理图
快速制造原理示意图
CAD模型
堆积成形
产品
三维 —— 二维 —— 三维的转换
1.2 3D打印技术特点
3D打印技术变“减材”加工为“立体打印”
将三维实体变为二维平面,降低制造复杂度
1.2 3D打印技术特点
特别适合复杂结构、个性化制造及创新构思的快速验证
3D打印技术具有成形材料广、零件性能优的突出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