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报告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报告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报告
学校名称:xx大学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考查时间:2006年6月4日-6月6日
一、专业简介
xx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xx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

xx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已成一所以工为特色,理、工、医、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目前,学校拥有40多个院系,60个本科专业,206个硕士点,9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博士后流动站,1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建设培育点,10个江苏省重点学科,22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xx大学电气工程系的前身为国立xx大学电机工程系,创建于1923年,至今已有80多年办学历史。

1952年院系调整,设立南京工学院电力工程系,设置发电厂配电网及联合输电系统、工业企业电气化(专科)专业。

1954年,将机械工程系的热能动力装置专业并入,更名为动力工程系。

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促进学科发展,1985年学校决定将动力工程系所属电类学科各组、室及专业分出,成立电气工程系,设置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技术、电气工程(专科)等专业。

1995年起,我系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类招收本科生,不再细分专业,实行宽口径培养,收到明显成效。

1999年,根据教育部颁布的新专业目录,我系制订了全新的本科教学计划,全面实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宽口径的培养方案。

xx大学电气工程学科经历了几代先师的艰苦创业和奋斗,始有今天的事业和成就。

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开始招收培养研究生,1984年设立硕士点,1986年设立“电机”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二个博士点,1999年设立电气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0年设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二、学校自评工作和现场考查专家组考查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2006年5月19日之前,xx大学就提出了对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进行认证的申请,电气工程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上即作出了受理该校申请的决定。

xx大学于5月20日就向试点工作组提交了自评报告的电子文档,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与我试点工作组和考察专家组共同商定了具体认证日期,并由教育部高教司发布了专业认证试点的通知。

考场专家组由教指委成员、工程教育专家、工程技术专家组成,具体名单如下:
组长:王兆安(西安交通大学教授、电气工程教指分委主任)
副组长:沈颂华(工程教育认证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成员:周思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李若梅(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常务副秘书长)
王泽忠(华北电力大学教授、电气工程教指分委会副主任)
张晓华(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电气工程教指分委会委员)
肖向锋(金自天正股份有限公司总工)
秘书:赖晓阳(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观察员:王志华(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学术部主任)
王宪华(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代表)
考查专家组成员于2006年6月3日全部抵达xx大学,并召开了内部会议,确定了考查组工作的指导思想,并安排了考查日程与分工。

6月4日上午,考查专家组与xx大学的领导与师生代表举行了首次会议,教育部高教司理工处王宪华同志首先介绍了专业认证的背景、意义,专家组介绍了考查计划。

xx大学副校长胡敏强教授和电气工程系系主任程明教授分别介绍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与特色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本情况,并回答了专家组的提问。

按照考查计划,6月4日至6日,考查专家组走访了xx大学四牌楼、浦口、九龙湖三个校区,考查了xx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设施、办学条件,如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图书馆、教室等。

审阅了各种教学管理文件和档案以及学生的试卷、实验报告、课程设计报告、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制作作品等。

听课9次,包括电机学、英语、信号与系统、电能系统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电子电路基础等课程。

分别与任课教师、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毕业生举行了6次座谈会。

最后于6日下午会晤了电气工程系负责人,就有关考查意见进行了交流,并举行了告辞会。

通过各种形式的考查,专家组对xx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条件、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学生、质量管理状况、
办学经验与特色等方面的情况有了全面了解,认为xx大学及其电气工程系对专业认证工作十分重视,把专业认证作为自身检查、提高的过程,促进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考查报告的内容组成有:考查概况、对自评报告的评价、学校对上次考查专家所提意见的反应(首次认证无此项)、对照指标体系的评价、对学校和认证专业所在院系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向试点工作组提出有关认证结论的建议。

通过现场考查,考查组专家一致认为,xx大学的自评报告是真实的,报告如实反映了该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情况。

三、专业优势与特色
1. 有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宽口径专业教学计划
1999年以来,xx大学电气工程系对国内外著名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根据中国国情和xx大学的传统和特色,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两次修订,在不断完善通识教育的基础上,注重个性化培养的大电气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不断转变观念,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思想,培养的人才既要有“知识”又要有“能力”,更要有使知识和能力充分发挥的“素质”;从终身教育观念出发,努力加强和拓宽学科和专业基础,做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性强;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

重基础,重实践,重能力。

2. 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经过多年的努力,电气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和职称结构都比较合理。

现在已经建设起了由学术带头人、主要学术骨干组成的梯队,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教学科研的主力军,队伍比较稳定。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采取了青年教师岗前培养制度、试讲制度、参加校首次开课教师培训和青年教师授课竞赛制度等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促进了年青教师的尽快成长。

还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如:主干课程必须由高级职称教师领衔授课;晋升高级职称要满足对本科生主讲课程门数和教学工作量的要求,教学效果评价和考核达到优良;教学研究成果和论文与科研同等对待;严格执行教师手册中的条例和规定等;积极动员并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并努力创造条件将年青教师送到海外深造,有效地提高了学历层次,改善了学缘结构,调动了积极性;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倡名师、名教授上讲台。

通过上述措施,使xx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具有了一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有一支起点高、素质高的学生队伍
xx大学的生源很好,新生入学时分数很高(这不仅是因为江苏考生素质较高,更因为xx大学在社会上优良好的声誉),而电气工程专业在xx大学是收分最高的专业之一。

因此,xx大学电气工程专业的生源是相当好的,新生起点高、素质高。

另外,xx大学对新生采取了有效地激励机制。

这包括招生时高分学生的高额奖学金制度;培养过程中滚动式奖学金制度;毕业时优秀学生选择职业的竞争机制;第一年后可以换专业的制度;教学计划中规定可扩大选课自由、自主选择课程组;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试方法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措施;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优秀成绩由学生自报、大组答辩确定;实行因材施教,优秀生导师制及筛选制度;免试研究生报名、考核、面试制度,并在选拔过程中加大获得省市竞赛奖、发表论文、创新成果等所占的权重,等等。

这些激励机制,使得许多优秀新生对xx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很向往,更加保证了优质生源。

4.重视实践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xx大学在电工电子教学实验方面实力很强,其电工电子教学实验改革在全国享有盛誉,有很大的影响。

xx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在学生的教学实践环节也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

这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5. 教学管理严格,有一套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xx大学全校及电气工程系都有一套相当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大学生手册和教师手册中的各项制度、规定齐全。

行政领导班子注重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地位,分工明确,协调配合。

教务线和学生管理线协调配合,抓好学风建设,严格执行校规校纪,确保正常教学秩序。

注重教学文件建设,各类文件齐备。

充分发挥教研室、教学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各司其职。

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先进技术,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质量。

四希望和建议
xx大学电气工程系的教师队伍中,尚缺乏在全国乃至世界上都有较大影响的大师级专家教授,应加大培养力度,使其尽快脱颖而出。

四、认证结论建议
认证结论建议:EC(6)
电气工程专业认证分委员会
主任委员:郑南宁
2006年 6月 2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