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云南省统测生物试卷
1.向鱼鰾鳔内注入适量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扎紧口并称重,然后将其浸入质量浓度为0.05g/mL
的蔗糖溶液中,每隔10分钟称重一次。
1小时内,鱼鳔重量逐渐增加;1小时后,鱼鳔重量不再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鱼鳔重量增加是因为外界水分子的进入
B.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水分子的进出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C.鱼鳔重量不再增加时,鱼鳔内外蔗糖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D.若实验开始时,在鱼鳔外的蔗糖溶液中加入蔗糖酶,鱼鳔重量增加的速率加快
2.再生是指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在受损或胁迫后自我修复或替换的过程。
再生过程中不会发生
A.细胞凋亡
B.基因选择性表达
C.基因重组
D.DNA半保留复制
3.为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可用无水乙醇提取
B.该实验设置了四个实验组,是一个对比实验
C.该实验说明叶绿素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碱性条件下稳定
D.由该实验结果推测,酸雨可能会造成藻类植物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4.关于结核杆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结核杆菌同时含有两种核酸,DNA是它的遗传物质
B.结核杆菌需利用宿主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刺激浆细胞,会引起机体的体液免疫
D.人体依赖细胞免疫即可将入侵宿主细胞的结核杆菌清除
5.在灌浆期后,麻雀受高粱散发的香味吸引大量迁飞至农田,但并不是所有高粱都受麻雀青睐,有些只有
极少籽粒被啄食。
研究发现,不受青睐的高粱通过基因调控合成了高含量单宁(涩味)和低浓度香味挥发物,进而减少被麻雀采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粱流入麻雀的能量占高粱同化量的20%
B.高粱的可遗传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中
C.在麻雀的选择下,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
D.高粱和麻雀之间存在共同进化
6.关于生产生活中的科学道理,表述错误的是
A.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生长期的芦苇,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
B.园林工人对绿篱定期修剪,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
C.“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D.“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
……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
则根生。
”黄泥吸附小便中的吲哚乙酸,促进枝条生根
29.(9分)科研人员对一种气孔发有不良的报南芥突变体进行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
回答下列问题。
(1)光照强度为750μmol·m-2·s-1时,野生型拟南芥每秒固定CO2的量是μmol·m-2。
(2)据图可知,气孔发育不良会影响拟南芥的 (填“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3)弱光下,野生型和突变体的光合作用强度无显著差异,原因是。
(4)据图可知,光照强度为250-1250μmol·m-2·s-1时,限制突变体光合作用强度的自身因素最可能是
,环境因素是。
30.(10分)垂体产生的生长激素(GH)是促进幼年动物生长的重要激素,其合成与分泌受下丘脑分泌的生
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的促进和生长抑素(SS,一种环状肤)的抑制。
半胱胺盐酸盐(CSH)可解除生长抑素的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发现,幼年动物口服CSH后,GH的合成与分泌量会(填“减少”“不变”或“增加”),CSH不仅能抑制SS基因的表达,还能破坏SS的空间结构,使其失去。
(2)在水产养殖中,科研人员选用200尾幼年尼罗罗非鱼研究CSH对鱼类生长的调控机制。
①作为实验材料的尼罗罗非鱼,体长和体重均无显著差异,目的是。
②实验中,对照组腹腔注射适量鱼用生理盐水(PS),实验组腹腔注射,开始注射的时间为“day0”,隔周注射,共注射4次,分别在day14、28、取样,实验持续8周。
③取样后,在个体水平,分别测量记录鱼的在分子水平,取垂体组织测生长激素mRNA 含量以确定垂体生长激素基因的程度。
31.(10分)曾经历了由“千里松林”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塞罕坝,在新中国建设者努力下,
已成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
回答下列问题。
(1)塞罕坝的变迁属于群落的演替,演替是指。
建设者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进行,逐渐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
(2)调查塞罕坝森林中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宜采用方法进行采集、调查,这是因为大多数土壤动物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
(3)重建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防止塞罕坝生物多样性再度遭到破坏的最有效措施是。
32.(10分)正常人血浆中的LDL(一种低密度脂蛋白)可以与细胞膜上的LDL受体结合,再通过胞吞作用
进入细胞。
LDL在细胞内水解,释放出胆固醇。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电A、a基因控制),患者血浆中LDL数值非常高,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如图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已知II4 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
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胆固醇的作用有、等。
(2)与正常人相比,患者细胞膜表面的LDL受体数量最可能 (填“偏多”或“偏少”)。
(3)控制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判断依得是
;II3的基因型是,理由是。
37.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15分)
几丁质是构成植物病原真菌和昆虫外骨骼的组分,高等动植物和人类体内不含几丁质。
某些微生物能合成几丁质酶(胞外酶),将几丁质降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
科研人员通过微生物培养获得几丁质酶,用于生物防治。
回答下列问题。
(1)几丁质酶用于植物病虫害防治的优势是。
(2)欲筛选几丁质酶高产菌株,应在培养基中加入几丁质,为微生物提供。
菌株接种前对培养基灭菌,杀死培养基内外。
菌株筛选成功后,可将培养的菌液与灭菌后的混合,在-20℃长期保存。
(3)将筛选出的菌株接种到培养基中,30℃恒温振荡培养至几丁质降解完全,得到几丁质酶发酵液,将其离心,保留 (填“上清液”或“沉淀”),获得粗酶样品;在胶体几丁质固体培养基上打孔,将粗酶样品加入孔内,恒温静置8h,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可判断。
(4)通过SDS- 法进行几丁质酶样品纯度检测,加入SDS的目的是。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转染是指利用一定手段使外源基因进入细胞中并稳定表达的过程。
腺病毒载体常用于外源基因的转染,这在基因治疗、疫苗研发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可视化监控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回答下列问题。
(1)腺病毒营生活,用作转染的腺病毒载体上具有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是外源基因在受体细胞中启动表达的关键。
(2)构建腺病毒载体时,先用同种限制酶对腺病毒DNA和外源基因进行切割,可获得相同的
,再用DNA连接酶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3)通过腺病毒载体将蓝色荧光基因转染山羊耳缘成纤维细胞,利用蓝色荧光直观监控细胞的体外培养过程。
首先将山羊耳缘组织块用胰蛋白酶或处理得到单个成纤维细胞,培养至贴满瓶壁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这时,重新用胰蛋白酶等处理,然后分瓶继续进行培养。
培养时使用的合成培养基,通常需加入等一些天然成分,以满足细胞对营养物质的全面需求。
2020届云南省统测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1-6:D C C A A B
29. (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15(2分)
(2)光合作用(2分)
(3)弱光下,光合作用光反应强度较弱,产生的ATP和[H]少,限制了暗反应的速率,植物对CO2的需求量
小,故气孔发育不良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无影响(3分)
(4)气孔发育不良光照强度
30.(10 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增加生物活性(或生理作用)
(2)①排除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干扰
②等量用PS配制的CSH溶液(3分) 42、56 (2分)
③体长、体重表达(或转录)
31.(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次生随着时间的推移,-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分) 速度和方向结构和功能
(2)取样器取样活动能力强,身体微小(2分)
(3)间接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2.(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2)偏少
(3)常Ⅰ1是患病父亲,但生有Ⅱ2健康女儿;Ⅱ3是患病母亲,但生有Ⅲ2健康儿子(2分) Aa (2分)
Ⅱ3和Ⅱ4生有患病儿子和健康儿女,而Ⅱ4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说明Ⅱ3是个杂合子(2分)
37.(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无毒、无污染(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给分)
(2)碳源、氮源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甘油(1分)
(3)上清液几丁质酶活力的高低
(4)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使蛋白质发生完全变性;消除净电荷对迁移率的影响
38.(15 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寄生(1分) RNA聚合酶
(2)黏性末端或平末端磷酸二酯键
(3)胶原蛋白酶细胞的接触抑制传代血清、血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