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与评价报告

校园空气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与评价报告

校园环境空气监测方案的制定
1.环境空气监测调查和资料收集
空气污染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强烈影响而随时间变化,因此
应对校园内各种空气污染源、空气污染物排放状况及自然与社会环境特征进行调查,并对空气污染物排放作初步估算。

①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主要调查校园内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源、数量、
燃料种类和污染物名称及排放方式等,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选择提供依据,可
按表1的方式进行调查。

表1校园内空气污染源调查
②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调查:学校位于交通干线旁,交通干线穿越大学校园,因此
、CO、烟校园周边空气污染源主要调查汽车尾气排放情况,汽车尾气中主要含有NO
X
尘等污染物。

③气象资料收集:主要收集校园所在地气象站(台)近年的气象数据,包括风向、风速、气温、气压、降水量、相对湿度等。

2.环境空气监测项目的筛选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和校园及其周边的空气污染物排放情况来筛选监测项目,学校一般无特征污染物排放,结合空气污染源调查
结果,可选SO
2、NO
X
、TSP、PM
10
、PM
2.5
等作为空气环境监测项目。

3.采样点布设、采样时间和频率
①采样点布设:根据污染物的排放量,结合校园各环境功能区的要求,及
气象条件,按功能区划分的布点法和网格布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②采样时间和频率:采用间歇性采样,连续监测3~5d,每天采样频率根据
实际情况而定,SO
2、NO
X
等每隔2~3h采样一次;TSP每天采样一次,连续采样。

采样应同时记录气温、气压、风向、风速、阴晴等气象因素。

4.采样方法、分析方法、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
①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根据空气环境监测因子的筛选结果所确定的监测
项目,按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的采样方法和分析方法执行,具体方法可按表4列出。

并列出详细分析方法。

表4空气环境监测项目的采样方法及分析方法
②数据处理:监测结果的原始数据要根据有效数字的保留规则正确书写,监测数据的运算要遵循运算规则。

在数据处理中,对出现的可疑数据,首先从技术上查明原因,然后再用统计检验处理,经检验验证后属离群数据应予剔除,以使测定结果更符合实际。

③分析结果的表示:将监测结果按样品数、检出率、浓度范围进行统计并
制成表格,分别统计TSP、SO
2、NO
X
、PM
10
、PM
2.5
分析结果。

5.对校园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简单评价
找出各采样时段内不同的空气污染物的变化规律(同一天的不同时段及不同天的同一相应时段各污染物的浓度的变化趋势);将校园的空气质量与国家相应标准比较得出结论;分析校园空气质量现状;找出出现目前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现状的原因;提出改善校园空气环境质量的建议及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