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技工学校
《数学》
课程标准
《数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说明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数学》课程是技工学校的一门基础课和工具课,要求学生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数学实验等活动,初步掌握学习专业知识所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具有必备的数学素养,初步掌握常用的数学方法和数学软件的使用,具有一定的数学符号运算能力、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行数值计算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从学生初中毕业实际出发,贯彻“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以适应专业学习需求为方向,在课程设计上,力求体现数学的基础性、突出经济数学的专业性、教育层次的适度性。
促进《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让学生的数学基础提高一步,为学习后继课程和进一步获得数学知识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实现本课程教学资源行业共享的目标。
四、课程教学目标
a)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专业中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方法科学、过程正确、结果的准确。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达成目标。
(4)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意识,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b)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习本专业课程与技能以及继续学习所必须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体有:
(1)了解数学概念产生的背景,理解概念和结论的本质,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用有关数学结论理解和解决本专业和实际中的某些问题。
(2)提高数学运算能力、数形结合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简单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提
高学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数学》课程主要由数.式与方程,集合,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五部分组成。
属
基础部分,根据能力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表一:数学教学设计表
《数学》课程采用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组织师生互动的教学形式,按专业需要进行了安排。
表二:课时分配建议时表
六、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应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适当采用案例教学,尽量以任务引领型案例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数学基本知识和技能。
2.应以学生为本,注重“教”与“学”的互动。
3.应遵循“突出概念的产生过程、淡化理论推导、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的原则,在注意数学系统性、逻辑性的同时,对数学概念和基本定理,着重阐明它们的几何意义、以及实际应用价值。
4.教师必须重视数学软件的教学,更新观念,探索多媒体教学的新模式。
同时,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积极引导学生提升基本素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方法及手段
针对学习要点,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采用以讲授为的教学方法,同时增加课外辅导时间,并使学生做适当的练习,通过讲授和练习,达到学生学会和融会贯通的效果。
3. 教学评价建议
1.数学课程考核着重考核学生掌握必备的为专业服务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注重过程考核。
2. 结合课堂参与程度、作业完成质量、单元测试、期末考试进行评价。
3.本课程按百分制考评,60分为合格。
课程考核标准
4.教学资源的利用
1.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调动。
利用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使教学内容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使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七、教材及网站
1、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通用教材:数学(上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