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合谷:对感染性炎症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对于白细胞具有双向调整作用,能使血液中血小板明显增加,可使血清中的球蛋白含量上升,对甲状腺机能具有调整作用,对血液循环功能有调整作用,轻手法引起血管收缩,重手法引起血管扩张,能降低高血压病人血中胆固朜的含量。
2. 手三里:针刺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及小肠的运动机能,具有明显增强作用。
3. 曲池:治皮肤的要穴,艾灸该穴可使血糖上升,能使血小板显著增加,具有增强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于感染炎症的病人,具有较高的防治效率。
4. 迎香: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有效率达70~90%。
5. 颊车:对甲亢病人有治疗效应。
6. 人迎: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尤其对收缩压最显著。
7. 足三里:①对胃的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作用,对胃酸和胃蛋白有双向调整作用,②增强胆囊运动和排空能力,使胆汁流量增多增快,③具有调整血压作用,④对病人血糖有影响,⑤能使血液中细胞总数增加,艾灸足三里,大椎,脾俞可使白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能使痛阈明显升高,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损伤神经的恢复。
8. 丰隆:针刺丰隆穴可引起血管收缩反应,配曲池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有显效,并可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9. 解溪:能促进神经再生,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
10. 公孙:针刺公孙穴对胃的里蠕动,张力,排空,大小肠以及阑尾的运动机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对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消化道溃疡,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有良好作用。
11. 三阴交:为消化,生殖,泌尿系统,妇科疾患之常用要穴,三阴交配合谷,秩边,针刺后立即加强子宫收缩,且持续时间延长,对妇科疾病手术的镇痛作用十分显著,对于膀胱张力具有调节作用,治疗阵发性房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以及室性早博都有一定的疗效。
12.阴陵泉:下痢里急后重,推之针之,桴鼓相应,所苦顿解。
13. 少海:可缓解结肠痉挛,对痉挛性结肠炎的治疗有良效。
14. 神门:治心脏病,精神病之要穴,可使心率减慢,对神经垂体高血压的动物,刺后可使血压降低。
15. 少泽:电针少泽可使垂体后叶催产素的分泌增强。
16. 后溪:配申脉治疗癫痫白天发作者为佳。
17. 天宗:对胆囊有收缩作用,针刺天宗,肩井,肾俞,对乳腺增生有很好的疗效,并提高免疫功能。
18. 攒竹:针刺攒竹可使心率减慢。
19. 天柱:可使头痛清醒,记忆力增强,针刺天柱,能解除支气管痉挛。
20. 大杼:针刺大杼,飞扬,足三里等留针7分钟,可使血钙增加1mg%,留针15分钟增加3 mg%,继续留针,血钙不再发生变化。
21. 风门:常患感冒伤风之人,按之灸之,颇见功效。
22. 肺俞:针刺肺俞,能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气道阻力,治疗支气管哮喘有良好的效果,可延缓动脉硬化。
23. 心俞:可使心率减慢,治疗心房颤动有良效。
24. 肝俞:血小板增加,针刺肝俞可使胆道压力降,解除括约肌痉挛,对血糖有调作用,针刺后白胆固醇明显下降。
25. 脾俞:针刺全血血细胞减少病人的脾俞,能使血小板增加,艾炙脾俞对放射治疗后白细胞数过低的癌症病人,可使的细胞迅速上升,针刺脾俞可降低胆道压力,解除括约肌的痉挛。
26. 胃俞:对消化道溃疡,胃幽门痉挛,胃内容物滞留等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针刺可增强胆囊的收缩作用。
27. 三焦俞:对肾与输尿管结故事石用三焦俞,肾俞,京门,天枢,气海为主穴,治疗后约半数患者能排出结石。
28. 肾俞:针刺肾俞,能显著抑制钠潴留,故有利尿作用。
29. 殷门:针刺殷门,肺俞可缓解支管哮喘证,一般在3~45min获得缓解。
30. 秩边:可使孕妇子宫收缩增强,即时效果显著。
31. 至阴:矫正胎位有显著疗效。
32. 涌泉:对失血性休克动物的呼吸与循环机能有兴奋作用,有很好的降血压作用。
33. 照海:能促进肾脏泌尿功能,日排尿量显著增多。
34. 内关:配公孙调理三焦平衡,增强胃肠功能,双向调节心率。
35. 风池:治风之要穴,有双向调整胃酸及胃蛋白酶。
36. 环跳:针刺环跳,具有促进神经再生作用,可促进受损伤神经功能的恢复,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双向调节。
37. 悬钟:此穴与细胞生成有关,也是嗜酸性折细胞的敏感穴,对嗜酸性白细胞有特异性。
38. 章门:具有明显的抗组织胺作用。
39. 长强:补肾,健脾,通络,固锐。
40. 大椎:针刺大椎可使体温下降,针刺大椎可使的细胞增加,并明显左移,艾灸或电针,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针刺大椎可治心房颤动。
41. 中极:中极配关元,大赫有促进垂体──性腺功能的作用。
中极配血海,大赫,三阴交,可兴奋下丘脑──垂体系统,使黄体生成素增加。
中极配颊车,对垂体,性腺功能有一定影响。
42. 石门:针刺妇女的石门并配合谷,经4~6次可使子宫变更达到避孕目的,43. 鸠尾:针刺鸠尾,对血压有调节作用。
44. 膻中:膻中配内关,足三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率89.2%。
常用特效穴位治疗小疾病-小腿抽筋、落枕、闪腰、流鼻一、小腿抽筋大家有时候去游泳会出现腿抽筋,这时候千万别慌张,可以按压抽筋那条腿的承山穴,位置在小腿后侧小腿肚子出现的人字形凹陷处,按压到位的话抽筋的腿会慢慢松弛下来。
效果不错。
[二、落枕:落枕多因夜间睡觉时姿势不当或颈部受风寒所引起。
患者经常是头一天晚上睡觉时脖子还好好的,但一觉醒来,便发现脖子酸痛,不能转动,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使人十分痛苦。
这时,只要你按摩特定的“落枕穴”,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落枕穴”位于人体的手背上,中指和食指相对的掌骨之间,两指骨尽头起,向外一拇指宽处。
按压时,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用较大力气来回按压。
双手皆要按压。
三、闪腰:闪腰在医学上称为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病,多由姿势不正、用力过猛、超限活动及外力碰撞等造成软组织受损所致。
闪腰时可按摩“上仙穴”,非常显效。
“上仙穴”位于第五腰椎棘突正下方凹处。
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旋转按压。
此穴对慢性腰部疼痛也非常有效。
四、鼻衄:鼻衄俗称流鼻血,在天气干燥时常有发生。
发生鼻衄时除了头往后仰、用冷毛巾湿敷头部等外,还可以按压“止血点”来加快止血。
“止血点”位于面部正中线与发际交界处上一拇指宽处。
按压时,用一指腹尖端压住穴位,逐渐用力,旋转按压。
五、晕车如感到胸闷恶心等晕车症状,除打开车门通风以外,还可以按压内关穴,位置在腕横纹中点上俩寸处。
牙痛秘方:生地、青皮、石膏、丹皮、荆芥、防风、甘草,以上七味各一钱,再按具体牙痛部位加药如下:上中门牙痛:属心火,加黄连、寸冬各一钱;上左边牙痛:属胆火,加龙胆草、羌活各一钱;上右边牙痛:属大肠火,加只壳、大黄各一钱;上两边牙痛:属胃火,加川芎、白芷各一钱;下中门牙痛:属肾火,加黄柏、知母各一钱;下左边牙痛:属肝火,加柴胡、栀子各一钱;下右边牙痛:属肺火,加桔梗、黄芩各一钱;下两边牙痛:属脾火,加白术,白芍各一钱。
穴道疗法对疾病十分有效。
这已经得到许多人一致的肯定。
事实上,环顾四周,我们的身边不乏借针灸、指压等治好病,或使病情好转的例子。
此外,因自己亲身体验它的效果,而热衷于穴道疗法一、舌诊的实质舌诊,即通过观察、辨析舌苔、舌质和变化现象,而对疾病作出诊断和治疗。
舌是人体的全息,它全方位反映了人体小天地的变化。
它也有天地之分:舌苔为天,天是无垠的空间,则舌苔反映人体空间的变化;舌质为地,对应为人体的细胞内部。
因此,舌苔与舌质的变化,是天与地的变化,是细胞内与细胞外的变化。
即,舌质代表每个部位细胞内部的变化;舌苔代表每个部位细胞外空间的变化。
舌苔与舌质的变化与大自然的物质能量的变化紧密相连。
由此可知,一方人群有一方舌象的共性;一个地区的人群其舌象有一个地区的共性;一个家庭的舌象有一个家庭的共性;一方疾病有一方疾病的治疗方法。
人体空间医学的重点,是研究人体精微物质运动、转换的变化。
这些变化,表现在舌苔与舌质上。
因此,舌苔与舌质从微观到宏观的角度,都可统称为物质。
这是人体空间医学以物质为基础的观点。
舌苔与舌质虽有天地之别,但无论用何种辨证法,以何为依据,都必须落实在物质上;落实在有形的物质上;落实在空间的精微物质上。
二、舌诊⒈观舌正常的舌应为:舌体处于口腔正中,平坦,三山不高,平原不多,湿而不腻,舌尖中正,以“三山一水”为好“风水”。
“三山”是人体物质充盈的景象;“一水”是人体津液充盈的景象。
“三山一水”的变化,改变人体能量运行的方向、速度和能量变化的路径。
微白的薄苔为正常苔。
舌形的大小,代表人体气血的盛衰。
舌的长短,以舌一出口为准。
以方圆形为正常舌形。
观舌时,以在自然光线下为好。
避免光、影对视觉产生的影响。
舌面对光线的反射会掩盖它的实际症状。
在观舌的过程中,要用心观之,方知其细微。
而且,应注意以舌头从口腔中一进一出时,刹那间的动态、颜色、软硬、润燥等方面的情况。
不要让舌头在口腔外停留的时间过长,如此,看到的变化不准确。
舌质红嫩者,则有神;舌枯且不嫩者,则无神。
神者,精微物质的多少而已。
有神,则精微物质多;无神,则精微物质少。
故,观舌要观舌之神气。
观舌的过程,要联系人体的空间。
全舌分为四个区域:即上焦、中焦、下焦与外焦。
各区域反映了各细胞群体及空间能量的功能正常与否。
所以,舌苔与外焦有关系。
在治疗上都以外焦为着眼点。
而舌质是代表了细胞群体的形体运动情况。
如,在治疗中需变化细胞群的运动时,则依*能量公转的方式带动其运动。
⒉舌诊的基本判断人体物质的盛衰,表现于舌质上,则有高低之分。
能量物质的盛衰,表现于舌苔上,则有厚薄之分。
舌苔的厚薄犹如空间的云雾。
厚为云,薄为雾,游离于空间之中。
舌质代表细胞内形体物质的盛衰。
如果细胞内物质过剩,舌质则大而红;如不足,则舌质凹陷、低洼。
若山峰小,平原广,则是人体气血不足;若三山变两山,且另一山低洼,是人体心肾两虚的症状。
长舌,为肾虚;舌宽大,是人体微循环不太畅通;舌厚,为细胞内瘀热积聚;舌大而软,且颤动,为细胞内物质不足;舌小,亦为物质不足;舌尖部短小而厚,为心血有瘀;舌尖部有缺损,为心血能量亏损;若舌尖不正,则是头部疾病。
苔腻则为湿,燥则缺津。
三、舌诊与治疗纵使舌苔、舌质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胞内与胞外的范畴。
细胞内外要分辨清楚。
若细胞内满,要以物质转化成能量为主;若细胞内空,则以能量转化成物质为主。
若细胞内外物质与能量同时过盛,可用开腠理、泻胞内的双解法调节。
开腠理,即疏散空间的能量;泻胞内,即清理、疏通胞内的物质。
传统医学称为“表里双解”法。
传统泻物质的方法以“三承气烫”为主(大、小和调胃承气汤)。
人体空间医学则是细胞内外双解法:双花30g,槟榔30g,水煎服。
一煎与二煎一并下,应用于急症,细胞内外一起清理。
舌苔向舌质内部的变化与舌质向舌的表层变化,是物质与能量转化的过程。
任何一种疾病的医疗效果,都取决于细胞内物质分化的过程,以及物质分化的难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