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某别墅项目前期市场分析报告

某别墅项目前期市场分析报告

龙润山庄别墅项目前期市场报告A R U N·上海安瑞投资咨询有限公司2004年11月目录第一部分宏观环境……………………………………………………………………………………………………………………4一、地理环境……………………………………………………………………………………………………………………4二、行政区划……………………………………………………………………………… (5)三、经济环境…………………………………………………………………………… (5)四、人文环境……………………………………………………………………………… (8)五、交通环境……………………………………………………………………………………………………………………9六、消费环境……………………………………………………………………………… (10)第二部分徐州房地产市场……………………………………………………………………………………………………………15一、概述……………………………………………………………………………………………………………………15二、徐房指数……………………………………………………………………………………………………………………21第三部分徐州别墅市场研究 (23)一、徐州别墅市场综述…………………………………………………………………………………………………………23二、徐州别墅区域分布研究 (25)三、细分物业简述 (27)四、区域市场分析 (29)第四部分龙润山庄分析 (47)一、项目概况……………………………………………………………………………………………………………47二、项目周边环境……………………………………………………………………………………………………………47三、项目SWOT分析………………………………………………………………………………………………………………48四、项目定位………………………………………………………………………………………………………………50附:项目投资财务可行性分析(框架) (56)第一部分宏观环境一、地理环境徐州位于东经116°22',北纬33°43'--34°58'。

在江苏省的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地区与中部内陆地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

东西宽约210公里,南北长约140公里,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

距南京、济南、郑州、合肥皆为300余公里。

素有南国门户,北国锁钥,中原屏障之称。

徐州市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部,域内大部分为平原,少数丘陵山地,平原总地势由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原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海拨一般在30-50米之间。

徐州境内河流纵横交错,湖沼、水库星罗棋布,废黄河斜穿东西,京杭大运河横贯南北.徐州市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由于东西狭长,年气温14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

四季之中春、秋季短,冬、夏季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潮频袭。

徐州矿产资源丰富。

已探明和开采的矿产资源有煤、铁、铜、石灰岩、石膏、岩盐、富钾矿页岩、硅石、粘土等。

二、行政区划徐州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占江苏省总面积的11%,其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其规模为江苏省五个特大城市之一。

徐州下辖五区、四县以及两个县级市;五区是鼓楼区、云龙区、泉山区、九里区、贾汪区;四县是丰县、沛县、铜山县、睢宁县;两个县级市是新沂市和邳州市。

市区主要部分为各所辖县级市和县包围,位于中心地段;但贾汪区位于徐州的东北部由铜山县与市中心区相隔开。

三、经济环境2004年1-10月份,徐州经济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工业生产加快、产销衔接良好,投资、出口、消费三大需求保持旺盛,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市场物价继续攀升,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金融存贷持续增加,全市国民经济整体运行继续保持了稳步快速的增长态势。

1、工业生产加快产销衔接良好工业生产快速增长。

1-10月份,全市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非国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7.24亿元,增长22.0%,增幅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工业生产的主要特点:一是重工业生产增势强劲。

今年以来重工业一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1-10月份,重工业完成增加值为121.46亿元,同比增长34.8%,增幅比上月加快0.2个百分点。

二是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增速加快,股份制企业保持稳定。

1—10月份,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其他类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为13.35亿元和13.00亿元, 增长17.2%和30.5%,增幅分别比上月加快2.8个百分点和 2.2个百分点。

股份制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为104.69亿元,增长28.5%。

三是私营经济发展迅猛。

1-10月份,全市私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29.38亿元,同比增长36.4%,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四是大企业、集团的带动作用依然较强。

1—10月份,全市30家大企业、大集团生产势头良好,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89.92亿元,同比增长34.2%,其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五是市区工业快于六县(市)工业。

1-10月份,市区、六县(市)分别完成工业总产值381.79亿元、231.9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4.5%和25.5%。

产销衔接态势良好。

1-10月份,全市工业品销售率为97.6%。

2、三大需求保持旺盛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1—10月份,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9.2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4%,其中,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完成175.16亿元,同比增长28.2%。

在国有及其他单位投资中,基本建设、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29.3%、28.4%和0.1%。

进出口贸易、实际利用外资增长较快。

今年以来,我市把对外贸易经济作为加快徐州经济发展的第一要务来抓,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对外贸易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

1—10月份,全市进出口总额6.03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3.1%,其中出口总额2.38亿美元,增长21.4%。

协议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增幅有所回落。

1—10月份新签协议外资金额3.96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2%;实际利用外资1.95亿美元,同口径增长17.9%。

消费需求回升加快。

10月份,全市各大商家抓住“十一”黄金周的销售商机,大力开展各种促销活动,商品销售和餐饮业较为火爆,带动消费品市场较快增长。

10月份,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

1—10月份累计实现消费品零售总额19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9%,增幅比上月加快0.1个百分点,呈现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

分销售地区看,县域市场繁荣活跃,市和县以下市场保持稳定。

1—10月份县的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1.9%;市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1.8%和9.1%。

分行业看,其他行业、餐饮业较为活跃,批发零售业保持稳定,1—10月份分别增长16.5%、13.7%和11.6%。

3、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市场物价继续攀升城镇居民家庭收入稳步提高。

1-10月份,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457.19元,同比增长9.5%。

市场物价继续攀升。

10月份,全市市场物价总水平延续九月份的上涨势头,继续攀升。

当月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2.7%,创今年以来新高。

1-10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上涨1.2%,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0%,消费品价格上涨0.7%。

从各大类分类价格看,食品类、烟酒及用品、衣着类、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居住类价格较上年同月有所上涨,分别上涨2.3%、1.2%、0.2%、1.8%、2.4%和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交通和通讯价格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4、财政收入平稳增长金融存贷持续增加财政收入平稳增长。

1—10月份,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70.6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6%,同口径增长25.9%。

其中地方收入完成33.97亿元,增长32.6%,同口径增长17.9%;中央收入完成36.70亿元,增长32.6%。

财政支出44.3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8%。

金融机构存贷款持续增加。

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710.27亿元,比年初增加92.10亿元,增长14.9%;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71.77亿元,比年初增加54.98亿元,增长13.2%。

贷款速度继续加快,贷款增幅再创新高。

10月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56.98亿元,比年初增加57.38亿元,增长14.4%,增速比9月末加快0.1个百分点。

其中短期贷款增长11.3%,工业短期贷款增长21.6%。

四、人文环境1、历史沿革——“自古彭城列九州,龙争虎斗几千秋”。

徐州历史悠久,帝尧时为大彭国,有2700多年的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

这里是上古养生学家彭祖的封地,汉代开国皇帝刘邦的故里,西楚霸王项羽的旧都,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据史料记载,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大彭国彭伯寿与西河武观在彭城兵戎相见开始,到楚汉相争、三国交兵,再到抗日战争中的徐州会战和解放战争中的淮海战役,发生在徐州规模较大的战役有400余起,产生了大量的军事家和经典战例,使徐州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2、人口状况——截止2002年全市户籍人口904.44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50.30万,占人口总数的27.7%。

——徐州人口以汉族为主。

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全市汉族人口比重为99.82%,另外还有回、苗、布依、满、蒙古、土家等49个少数民族,占全市总人口的0.18%,其中尤以回族人口居多。

五、交通环境1、徐州外部交通环境优越,——徐州素有“五省通衢”之称。

京沪、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州铁路运输占有重要位置,陇海、津浦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始发上海、北京、青岛、武汉等大中城市的客运列车16对,徐州铁路货运编组站是全路第二大枢纽,有调作业量居全路首位。

——徐州境内有国道5条,省道20条,通车公路总里程1.2万公里,其中一级公路500余公里,二级公路714公里。

公路通车里程在江苏省处于领先地位。

——国内一级航空干线大型民航空港──徐州观音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沈阳、大连、哈尔滨、成都、昆明等航线,并积极发展海外专、包机业务;大郭庄联航机场也可起降大中型客机,已开通至北京、惠州航线——徐州内河航运发达,有黄金水道之称的京航大运河傍城而过,沿线有邳州、万寨等4 个内河大港,年吞吐量2000多万吨。

2、徐州市区交通状况得到相当大的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