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目次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5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8)6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9)7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8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19)9 清洁生产、总量控制与环保措施 (22)10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3)11 公众参与 (23)1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5)13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及对策建议 (26)附录A (规范性附录)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格式与内容 (28)附录B (规范性附录)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格式与内容 (32)附录C (规范性附录)海洋油气勘探工程环境影响登记表格式与内容 (42)附录D (规范性附录)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格式与内容 (45)附录E (资料性附录)潮流数值模拟方法 (47)附录F (资料性附录)床面泥沙冲淤数值模拟方法 (52)附录G (资料性附录)泥沙输移扩散数值模拟方法 (55)附录H (资料性附录)污染物输运数值模拟方法 (59)附录I (资料性附录)溢油漂移扩散数值模拟方法 (63)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主要内容、技术方法和技术要求。

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它海域内从事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引用了下列文件和规范,其最终版本适用本规范。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GB 3552 船舶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4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GB 17378 海洋监测规范GB 18421 海洋生物质量GB 18486 污水海洋处置工程污染控制标准GB 18668 海洋沉积物质量GB/T 12763 海洋调查规范GB/T 19485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SC/T 9110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 海洋油气勘探工程offshore petroleum exploration project为了寻找和查明海上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面积、油气储量、油气层情况及其产出能力的过程。

3.2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offshore petroleum development project为了将海洋中的地层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转化为油气产品所进行的新建和调整工程作业活动。

主要包括建设海上平台、海上人工岛(通岛路)、浮式钻井设施和海底油气井口设施、浮式生产储油装置、海底管线、陆上终端等设施,并进行的钻完井作业、油气开采、井流物的分离和处理、水和岩屑的回注等过程,以及其它改变海水、海岸线、滩涂、海床和地层等自然环境现状的油气开发工程。

3.3 环境风险environmental risk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的危害程度,用风险值表征,为事故发生概率与事故造成的环境后果的乘积。

3.4 油气田oil and gas field受单一局部构造单位所控制的同一面积内的油藏、气藏、油气藏的总和。

如果在这个局部构造范围内只有油藏,称为油田;只有气藏,称为气田。

同一油气田可以是一种类型的油气藏,也可以是多种类型的油气藏。

3.5 调整井adjustment well在原有井网基础上,为改善油气田开发效果,进行的细分开发层系、加密井网等油田调整所钻的侧钻井、加密生产井、注水井及更新井等都称为调整井。

3.6 钻屑回注cuttings reinjection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将钻屑、废泥浆等平台废弃物通过研磨、剪切和筛选,使其粒度满足回注要求,通过海水稀释后,将钻屑浆液注入到允许的地层内的过程。

3.7 注水开采water injection exploitation油田开发过程中,通过专门的注入井将水注入油藏,保持或恢复油层压力,以注入水驱动孔隙介质中的原油流向采油井,提高油藏原油的开采速度和采收率。

3.8 陆上终端onshore terminal建造在陆地上用于接收和处理海上油气田开采出来的油、气、水或其混合物的配套设施。

3.9 地质性溢油geological oil spill海上油藏因承受超安全临界条件的外力、受到人为扰动,产生了通达床面的新的油气通道,造成含油气污染物质无控制地外泄。

3.10 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 marine eco-environment sensitive area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较高,且遭受损害后较难恢复其功能的海域。

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海洋生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海湾、河口海域,领海基点及其周边海域,海岛及其周围海域,重要的海洋生态系统和特殊生境(红树林,珊瑚礁等),重要的渔业水域、海洋自然历史遗迹和自然景观等。

3.11 近岸海域nearshore area已公布领海基点的海域指领海外部界限至大陆海岸之间的海域,渤海和北部湾一般指水深10m以浅海域。

4 总则4.1 一般规定4.1.1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级管理评价等级为1级、2级、3级的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应按照评价工作程序的要求,编制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书文本格式可参照附录A执行。

各单项评价等级低于3级的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可编制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报告表文本格式可参照附录B执行)。

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情形:c)已进行生产的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由于稳产、地层预测发生变化等原因,需要进行调整的;d)在原油气井网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生产设施新钻生产井或回注井,或者采用加挂井槽、栈桥连接等方式新钻生产井或回注且新增含油生产废水日排放量未超过5000m3的;e)同一油气田内已建设施之间新增或更换海底管道、电缆的;f)为借助邻近油田进行生产处理而铺设的不长于10km且处于非海洋生态敏感区的海底管线;g)油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停产,恢复生产后原工程设施发生变化,但原生产工艺流程和主要环保设施未发生改变且不增加污染物产生量的;h)陆上终端油气存储设施改扩建的。

海洋油气勘探工程应按规定填报环境影响登记表,登记表格式可参照附录C执行。

4.1.2 评价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应符合图1的要求。

评价工作程序图4.2 评价内容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依照工程类型及其对海洋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按表1确定。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编制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 1.研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开发方案有关文件 2.确定开发方案各单项环境评价内容和范围3.确定各单项环境评价的评价等级筛选重点评价内容确定评价范围和环境保护目标依据环境质量要求1.汇集、分析所获数据、资料 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3.各单项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环境风险分析与预测编制和报批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1.环境质量现状综合分析和评价 2.环境影响预测综合分析和评价 3.环境保护措施的经济技术论证 4.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5.公众参与分析6.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7.环境影响综合评价和可行性结论 8.提出环境保护的建议和措施资料汇集、环境现状资料分析环境现状调查工程概况和污染源初步分析详细工程分析建设单位提出委托公众参与 调查、公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工程内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海洋水质环境海洋沉积物环境海洋生态环境海洋地形地貌冲淤环境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地面水环境大气环境声环境地下水环境陆域生态环境环境风险海上平台油(气)田★★★★★/ ☆/ ☆/ ★海底管道★★★★★/ / / / / ★海底电(光)缆★★★★★/ / / / / ☆油气开采用人工岛及通岛路★★★★★☆☆☆☆/ ★陆上终端☆☆☆/ / ★★★★★★★为必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为可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 为非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注1:对于位于近岸海域、且有生产水等回注地层工艺的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地下水环境应作为评价内容。

注2:对于位于近岸海域、且有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海上油(气)田开发工程,应将大气环境作为评价内容。

4.3 评价工作等级4.3.1 评价等级的确定海洋油气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据表2确定。

同一海洋油气开发项目由多个工程内容组成时,应按照各个工程内容分别判定各单项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并取所有工程内容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中的最高级别,作为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海洋油气开发包括陆上终端工程的,其陆上终端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环境》(HJ19)分别确定。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判据工程内容工程规模工程所在海域和生态环境类型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等级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生态环境水文动力环境冲淤环境海上平台油(气)田工程1污水每天排放量大于10000m3或年产油量大于300×104t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1 1 12 2其它海域 2 2 2 3 3 污水每天排放量(5000~10000)m3或年产油量(100~300)×104t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1 2 1 2 3其它海域 2 3 2 3 3 污水每天排放量(1000~5000)m3或年产油量(20~100)×104t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2 3 2 3 3其它海域 3 3 3 3 3海底油、气、水输送管道、海底电(光)缆等工程2、3长度大于100km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1 1 12 1其它海域 2 2 1 2 1 长度(10~100)km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2 2 23 2其它海域 3 3 3 3 2通岛路工程(非透水构筑物)4长度大于1km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1 1 1 1 1其它海域 2 2 1 1 1 长度(0.5~1)km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2 2 1 1 1其它海域 2 3 2 1 2 长度小于0.5km海洋生态环境敏感区2 2 2 2 2其它海域 3 3 3 2 2注: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工程中的海上人工岛工程的评价工作等级按照《围填海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确定。

1对于气田工程,其各单项评价等级可下调1级。

2对于不挖沟铺设的海底管道工程,冲淤环境评价等级可下调1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