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冷链物流平台设计建设货物追溯与管理系统

智慧冷链物流平台设计建设货物追溯与管理系统

智慧冷链物流平台设计建设货物追溯与管理系统
货物追溯与管理是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一项重要功能,它包含了两大内容:产品的溯源功能与货物状态追踪与查询功能。

当前社会,产品尤其是食品安全是人们极为关注的问题,如何能够有效地保证产品及食品的安全,一旦出了事故能够第一时间找到问题所在是物流过程中需要极大关注的。

而货物运输状态及所在地的查询则是物流企业极为关心的,如何能够让发货方,收货方及承运方都能够随时随地看到货物的运送状态是该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6.4.3.1系统需求分析及关键技术
从采购、存储、生产制造、包装、装卸、运输、流通加工、配送、销售到服务,是供应链上环环相扣的业务环节和流程。

在供应链运作时,企业必须实时地、精确地掌握整个供应链上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流向和变化,使这四种流以及各个环节、各个流程都协调一致、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由于实际物体的移动过程中各个环节都是处于运动和松散的状态,信息和方向常常随实际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变化,影响了信息的可获性和共享性。

而RFID正是有效解决供应链上各项业务运作数据的输入/输出、业务过程的控制与跟踪,以及减少出错
率等难题的一种新技术。

由于RFID标签具有可读写能力,对于需要频繁改变数据内容的场合尤为适用,它发挥的作用是数据采集和系统指令的传达,广泛用于供应链上的仓库管理、运输管理、生产管理、物料跟踪、运载工具和货架识别、商店、特别是超市中商品防盗等场合。

RFID在物流的诸多环节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其具体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1)零售环节。

RFID可以改进零售商的库存管理,实现适时补货,有效跟踪运输与库存,提高效率,减少出错。

同时,智能标签能对某些时效性强的商品的有效期限进行监控;商店还能利用RFID系统在付款台实现自动扫描和计费,从而取代人工收款。

RFID标签在供应链终端的销售环节,特别是在超市中,免除了跟踪过程中的人工干预,并能够生成100%准确的业务数据,因而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2)存储环节。

在仓库里,射频技术最广泛的使用是存取货物与库存盘点,它能用来实现自动化的存货和取货等操作。

在整个仓库管理中,将供应链计划系统制定的收货计划、取货计划、装运计划等与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业务操作,如指定堆放区域、上架取货和与补货等。

这样,增强了作业的准确性和快捷性,提高了服务质量,降
低了成本,节省了劳动力和库存空间,同时减少了整个物流中由于商品误置、送错、偷窃、损害和库存、出货错误等造成的损耗。

RFID技术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在库存盘点时降低人力。

RFID的设计就是要让商品的登记自动化,盘点时不需要人工的检查或扫瞄条码,更加快速准确,并且减少了损耗。

RFID 解决方案可提供有关库存情况的准确信息,管理人员可由此快速识别并纠正低效率运作情况,从而实现快速供货,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储存成本。

(3)运输环节。

在运输管理中,在途运输的货物和车辆贴上RFID标签,运输线的一些检查点上安装上RFID接收转发装置。

接收装置收到RFID标签信息后,连同接收地的位置信息上传至通信卫星,再由卫星传送给运输调度中心,送入数据库中。

(4)配送/分销环节。

在配送环节,采用射频技术能大大加快配送的速度和提高拣选与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并能减少人工、降低配送成本。

如果到达中央配送中心的所有商品都贴有RFID标签,在进入中央配送中心时,托盘通过一个阅读器,读取托盘上所有货箱上的标签内容。

系统将这些信息与发货记录进行核对,以检测出可能的错误,然后将RFID标签更新为最新的商品存放地点和状态。

这样就确保了精确的库存控制,甚至
可确切了解目前有多少货箱处于转运途中、转运的始发地和目的地,以及预期的到达时间等信息。

(5)生产环节。

在生产制造环节应用RFID技术,可以完成自动化生产线运作,实现在整个生产线上对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和产成品的识别与跟踪,减少人工识别成本和出错率,提高效率和效益。

特别是在采用JIT(Just-in-Time)准时制生产方式的流水线上,原材料与零部件必须准时送达到工位上。

采用了RFID技术之后,就能通过识别电子标签来快速从品类繁多的库存中准确地找出工位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RFID技术还能帮助管理人员及时根据生产进度发出补货信息,实现流水线均衡、稳步生产,同时也加强了对质量的控制与追踪。

以汽车制造业为例,目前在汽车生产厂的焊接、喷漆和装配等生产线上,都采用了RFID技术来监控生产过程。

比如说,通过对电子标签读取信息,再与生产计划、排程排序相结合,对生产线上的车体等给出一个独立的识别编号,实现对车辆的跟踪;在焊接生产线上,采用耐高温、防粉尘/金属、防磁场、可重复使用的有源封装RFID标签,通过自动识别作业件来监控焊接生产作业;在喷漆车间采用防水、防漆RFID标签,对汽车零部件和整车进行监控,根据排程安排完成喷漆作业,同时减少污染;在装配生产线上,根据供应链计划器编排出的生产计划、生产流程与排序,通过识
别RFID标签中的信息,完成混流生产。

(6)食品质量控制环节。

近年来涌现出的大量食品安全问题主要集中在肉类及肉类食品上。

由于牲畜的流行病时有发生,如疯牛病、口蹄疫以及最近肆虐的禽流感等,如果防控不当,将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采用了RFID系统之后,可提供食品链中的肉类食品与其动物来源之间的可靠联系,从销售环节就能够追查到它们的历史与来源,并能一直追踪到具体的养殖场和动物个体。

在对肉类食品来源识别的解决方案中,可以应用RFID 芯片来记载每个动物的兽医史,在养殖场中对每个动物建立电子身份,并将所有信息存入计算机系统,直到它们被屠宰。

然后,所有数据被存储在出售肉类食品的RFID标签中,随食品一起送到下游的销售环节。

这样,通过在零售环节中的超市、餐馆等对食品标签的识别,人们在购买时就能清楚地知道食品的来源、时间、中间处理过程的情况等信息,就能放心地购买。

6.4.3.2系统主要特点与工作流程
基于RFID技术的产品与货物追溯管理系统利用RFID 的追踪溯源技术并依托网络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实现信息融合,查询,监控,为每一个生产阶段及分销到最终消费领域的过程中提供针对每件货品安全性,产品成分来源及库存控
制的合理决策,实现产品安全预警机制。

RFID技术贯穿于食品安全始终,包括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全过程严格控制,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产品及货物安全控制体系。

该系统主要特点:
(1)可追溯:利用RFID的优势特性达到对产品的安全与追溯的管理,相比记录档案追溯方式具有高效,实时,便捷的特点。

(2)可视化管理:在产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的管理能力,保障产品安全全程可视化控制,监控与追溯,并可对问题产品召回。

(3)杜绝隐患:可以全面监控种植养殖源头污染,生产加工过程的添加剂以及有害物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隐患。

(4)预警机制:可以对有可能出现的产品安全隐患进行有效评估和科学预警提供依据。

(5)应用广:数据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实时,准确报送,便于快速高效做更深层次的分析。

(6)延伸到顾客:通过网络,消费者可查询到所购买产品的完整追踪信息。

该系统工作流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