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肿瘤ppt课件
X线检查:平片可见肾外形增大、不规则、偶有点 状、絮状或不完整的壳状钙化。造影可见肾盏、肾盂 因受肿瘤挤压有不规则变形、狭窄、拉长或充盈缺损
超声显像、肾动脉 造影、MRI等有助于 早期发现肾实质内 肿瘤,且有助于鉴 别其他肾实质内疾 病如肾血管平滑肌 脂肪瘤和肾囊肿等。 超声检查简单易行, 可作常规体检。而 CT是目前诊断肾癌 最可靠的影像方法
二、肾母细胞瘤 (nephroblastoma, Wilms tumor)
肾母细胞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亦称肾胚胎瘤或 威尔姆氏(Wilms)瘤
病理 肿瘤从胚胎性肾组织发生,是上皮和间质组成的恶性混 合瘤,包括腺体、神经、肌、软骨、脂肪等
临床表现 多数在5岁以前发病,2/3在3岁以内。男女、左右侧 发病数近
一、肾癌(renal carcinoma)
病理 肾癌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外有假包膜。肿瘤类型分
透明细胞、颗粒细胞及梭形细胞,梭形细胞恶性度大,少 见
肾癌主要经血液和淋巴转移。肿瘤可直接扩展至肾静 脉、腔静脉形成癌栓。淋巴转移最先到肾蒂淋巴结
临床表现 l肾癌高发年龄50~60岁 l男:女为2:1 l常见症状为血尿、肿块和疼痛,常是晚期症状 l间歇无痛肉眼血尿为常见症状,表明肿瘤已穿入肾 盏、肾盂 l肿瘤较大时腹部或腰部肿块较易发现 l疼痛常为腰部钝痛或隐痛,血块通过输尿管时可发 生肾绞痛
早期无症状 虚弱婴幼儿腹部有巨大包块是本病的特点, 肿块增长迅速,肿瘤很少侵入肾盂、肾盏,故血尿不明显。常 见发热和高血压、血中肾素活性和红细胞生成素可高于正常
诊断 超声、X线检查、CT、MRI对诊断有决定意义。肾母细胞 瘤须与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和巨大肾积水鉴别。 治疗 手术ຫໍສະໝຸດ 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疗效好诊断
任何成年人,特别是40岁以上,出现无痛性血 尿时都应想到泌尿系肿瘤的可能,而其中膀胱肿瘤 尤为多见
膀胱肿瘤多见于老年男性,容易误诊为良性前 列腺增生,有时良性前列腺增生可以合并膀胱癌。 膀胱镜检查可以确诊
膀胱肿瘤病人的尿中容易找到脱落的肿瘤细胞
2. 其他 色氨酸和菸酸代谢异常可为膀胱癌病因,寄生虫、 炎症、结石等为诱因。近年重视癌基因和抗癌基因对膀胱 癌发病的影响以及患者遗传基因和免疫状态在发病中所起 的作用的研究
病理
与肿瘤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生长方式和浸润深度 有关,其中以细胞分化和浸润深度最为重要
1. 组织类型 上皮性肿瘤占95%以上,其中多数为移行细胞 乳头状肿瘤,鳞癌和腺癌各占2%~3%
l男:女4:1
l以表浅的乳头状肿瘤最为常见
l绝大多数以无痛肉眼血尿就医。血尿间歇出现,可自行停止 或减轻,容易造成“治愈”或“好转”的错觉。出血量或多或 少,一般表现为全程血尿,可呈终末加重
l膀胱肿瘤病例有以尿频、尿痛、排尿困难、尿潴留和下腹肿 块为起始病状就医者,多数属晚期病状
l膀胱癌晚期尚可见到下腹部浸润性肿块,严重贫血、浮肿等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
泌尿及男生殖系统各部均可发生肿瘤,最常见 的是膀胱癌,其次为肾肿瘤。欧美国家最常见 的是前列腺癌,在我国较少见,但现有明显增 长。我国过去常见的生殖系肿瘤阴茎癌日趋减 少
第二节 肾 肿 瘤
(tumor of kidney)
肾肿瘤多为恶性,任何肾肿瘤在组织学检查前都应疑 为恶性。较常见的肾肿瘤有源自肾实质的肾癌、肾母细胞 瘤以及肾盂肾盏发生的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
l肾癌可有肾外表现如低热,肿瘤亦可引起血沉快、 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高血钙等
l同侧阴囊内可发现继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消瘦、贫 血、虚弱等是晚期症状 l肾癌患者就医时约1/4已有肿瘤扩散
诊断
典型三大症状:血尿、疼痛和肿块都出现时已是 晚期,因此其中任何一种症状出现即应引起重视
泌尿系其他肿瘤的鉴别要通过膀胱镜检查和泌尿 系造影等
2. 分化程度 按肿瘤细胞大小、形态、染色、核改变、分裂 相等可分三级:I级分化良好,属低度恶性;III级分化不良属 高度恶性;II级分化居I、III级之间,属中度恶性。也有四级 分法
3 . 生长方式 分为原位癌、乳头状癌和浸润性癌。原位癌局 限于粘膜内,无乳头亦无浸润。移行细胞癌多为乳头状,鳞癌 和腺癌常有浸润。不同生长方式可单独或同时存在
4 浸润深度
是肿瘤临床(T)和病理(P)分期的依据 可分为: 原位癌Tis; 乳头状无浸润Ta; 限于固有层以内 T1; 浸润浅肌层T2; 浸润深肌层或已穿透膀胱壁T3; 浸润前列腺或膀胱邻近组织T4。
细胞分化程度和浸润深度多为一致,但亦有例外
5 肿瘤分布
在膀胱侧壁及后壁居多,其次为三角区和顶部, 其发生可为多中心
右图为肾盂肿瘤 及肾盂造影所见:
肾盂乳头状癌并 出血
梗阻致下盏积水
肾盂内充盈缺损
第二节 膀胱肿瘤
(tumor of urinary bladder)
膀胱肿瘤是全身比较常见的肿瘤之一,是泌尿系统最 常见的肿瘤
病因 膀胱肿瘤的病因研究很多,但多数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1. 环境和职业 现已肯定β-萘胺、联苯胺等是膀胱癌的致 癌物
三、肾盂肿瘤
泌尿系统的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均覆有移行上 皮,其肿瘤的病因、病理等相似,且可同时或先后在不同 部位出现肿瘤 病理 多数为移行细胞乳头状肿瘤,其转移途径因肾盂壁 肌层很薄,周围淋巴组织丰富,常有早期淋巴转移 临床表现和诊断 平均发病年龄55岁,大多数在40~70岁。 男:女约2:1。早期表现为间歇性无痛肉眼血尿,常无肿物 或疼痛,尿细胞学检查可发现癌细胞,膀胱镜检查可见输 尿管口喷出血性尿液,尿路造影片肾盂内充盈缺损、变形。 输尿管肾镜以及超声、CT、MRI检查对诊断肾盂癌也就有 重要价值 治疗 手术切除肾及全长输尿管,包括输尿管开口部位的 膀胱壁袖状切除
6 肿瘤扩散
l主要向深部浸润,直至膀胱外组织
l淋巴转移常见,浸润浅肌层者约50%淋巴管内有癌细 胞,浸润深肌层者几全部淋巴管管有癌细胞
l膀胱癌浸润至膀胱周围组织时,多数已有远处淋巴 结转移。
l血行转移多在晚期,主要转移至肝、肺、骨和皮肤 等处。肿瘤细胞分化不良者容易发生浸润和转移
临床表现
l膀胱肿瘤高发年龄50~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