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施工监测方案
02 地质条件与风险点
周边管线
by
位置
邓 埠 站
编号
1 2 3 4
管线 名称
天然气
给水管
污水管
雨水管
规格 材质
DN200 钢 DN800 铸铁 DN500 PVC DN150 混凝
土
距线路中心点 埋深 (基坑边线)距离 (m) (m)
1.00-1.35
4.6
1.33-1.64
1.5
2.53-2.81
02 地质条件与风险点
周边环境
印钞厂办 公楼
中国银行 办公楼
周边建(构)物
迎宾商务 宾馆
奇瑞汽车 销售店
by
汉居酒店
距基坑约15米 距基坑约18米 距基坑约20米 距基坑约30米 距基坑约45米
车站站址处区域规划尚未形成,路口东南象限为汉居 酒店、东北象限为新建两层商铺、西北象限为 3 层鸡园烧 菜店、西 南象限现状奇瑞汽车店及一些老旧房子,周边 建有多层建筑。临近供电管线:材质为铝,10Kv,埋深为 -10m距离车站主体为22.1m,临近天然气管:材质为球墨 铸铁,规格为 DN400,中压,埋深为 1.3m,跨附属结构 1号风亭、4 号出入口、3号出入口、2号风亭,距离车站 主体为 20m,临近污水管:材质为 PVC,规格为 DN500, 距离车站主体为 15.76m,永久改迁至先期做完的附属结 构顶板;临近雨水管:材质为钢筋混凝土,规格为 DN1500,距离车站主体为 14.13m,永久改迁至先期做 完的附属结构顶;临近:供水管,材质为铸铁,规格为 DN800,车站西侧,永久改迁至先期做完的附属结构顶。
01 工程概况
by
邓埠站概况
邓埠站为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的第6座车站,车站位于 迎宾大道与阳光路交汇处,线路沿迎宾大道呈南北向布置,本站 为标准地下两层岛式车站,有效站台长118m,宽11m。车站外 包总长193.3m,标准段外包总宽19.7m。车站主体为双层双跨的 岛式站台车站。基坑深度约16.5~17.5米,顶板覆土约3.07~ 3.3m。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CK28+669.000,车站起点里程 为CK28+550.000,车站终点里程为CK28+743.300。车站共设 4个出入口(2号出口为预留),2组风亭。
02 地质条件与风险点
地层分布情况
0
1.2
4
10
7
5
20
7
4 30
40
50
60
钙质泥岩 中风化泥质粉砂岩 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砾砂 粗砂 中砂 粉质粘土 素填土 填土四系地层厚度 23.8~27.1m,成因类型以河流冲积为主,沉积物粗细 韵律变化明显,具有典型的二元结构,地层岩性都具有 下部粗(以砾砂、粗砂、中砂为主),上部细(以粘性 土为主)的韵律变化特点;土层自下而上由中密~松散 变化,上部粘性土以可塑为主,与沉积时间早晚及成因 有关,老地层沉积时间早,为力学性质较好的土层。
邓埠站施工监测方案
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土建施工03合同段
中铁二局 刘志祥
CONTENTS
01 工程概况 02 地质条件与风险点 03 监测目的与依据 04 监测范围与等级 05 监测对象与项目 06 监测点布设与保护
by
07 监测要求与方法 08 监测频率 09 现场巡视 10 特殊情况监测措施 11 监测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处理 12 监测信息的反馈
by
03 监测目的与依据
监测目的
FOUR
验证支护结构设计,为支护结构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修订 提供反馈信息
THREE
根据监测数据,分析施工引起的地表隆陷,以及地层应力
分布、地层变形对紧邻建(构)筑物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影
响;以采取相应的加固、防范措施,确保邻紧建(构)筑物
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安全.
TWO
修改工程设计将现场量测的数据、信息及时反馈,以修 改和完善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
碎屑岩类裂隙水
本场地碎屑岩类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第三系新余群较破碎的泥质粉砂岩与钙质泥 岩层段,该含水层富水性不均一,主要受风化裂隙和构造裂隙(节理)控制,裂隙 (节理)多呈闭合状,其富水性受张性裂隙控制,由于本基坑开挖深度未揭露该层 地下水,故该层水对本车站基坑(坑底位于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中上部)基本无影 响。本次勘察在勘察深度范围内,未见明显的碎屑岩类裂隙水。
加强巡视,对管线走向区域的沉降情 况重点关注,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监 测频率或增加监测项目,确保安全。
车站东西 侧建筑物
施工与监控措施
依据规范对建筑物沉降情况重点关 注,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监测频率或 增加监测项目,确保安全。
DN200 燃气管道
施工与监控措施
加强巡视,对燃气管走向区域的沉降 情况重点关注,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 监测频率或增加监测项目,确保安 全。
4.5
2.53-3.59
2.8
02 地质条件与风险点
风险源与监控措施
车站主体 结构基坑
施工与监控措施
为控制车站基坑对周边影响,车站主 体围护结构采用支护桩(墙)+旋喷 桩+3道支撑,满足一级基坑变形控制 要求。对基坑开挖期间设置10余条监 测项目,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稳定。
迁改后雨 污水管线
施工与监控措施
勘探深度内,场地地层上部为人工填土、第四系上 更新统冲积层,下部为第三系新余群基岩。按其岩性及 其工程特性,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杂填土、素填土、粉 质粘土、中砂、粗砂、砾砂、泥质粉砂岩。
02 地质条件与风险点
HYDROGEOLOGY
水 文 地 质
by
上层滞水
本场地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浅部人工填土层之中,无上覆隔水层, 下部粉质粘土层为其隔水底板。勘察期间,未见到明显的上层滞水水 位。若持续降雨,该层易赋存上层滞水且最高水位可与地面相持平。
松散岩类孔隙水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上更新统砂砾层中。粉质粘土为 含水层的隔水顶板,下伏基岩为相对隔水层底板,地下水主要接受赣江 的侧向补给及降雨入渗补给,水位随季节变化,枯水及平水期地下水向 赣江排泄,水位下降,丰水期接受赣江水体的侧向补给,地下水位上 升,年变幅一般1~3m 左右。地下水与赣江水力联系较密切,地下水水 量丰富。.
ONE
了解 围护结构和周围地层的变形情况,为日常施工管理提供 信息,保证施工安全
by
04 监测范围与等级
监测范围
根据南昌市轨道交通3号线工程施工图设计和 相关规范,工程影响分区及监测范围应根据基坑设计深度、施工工法、支护结构形式、地 质条件、周边环境条件等综合确定,可划分为主要影响区、次要影响区、可能影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