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训课后题参考答案

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训课后题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1章一、选择题1.B 2. B 3.B 4. C 5. A 6.C 7.D二、填空题1. 总线结构星形结构环形结构树形结构分布式结构2.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3. 10 基带100 双绞线4. 中继器集线器非屏蔽双绞线屏蔽双绞线5.中继器6.扩展计算机网络不同传输介质双端口单端口电中继器光纤中继器7.封装式网桥转换式网桥本地网桥远程网桥8.判断网络地址选择路径9.完全不同的网络不同体系结构OSI/RM 最高层(应用层)10.静态11.面向连接无连接12.以太网交换机令牌环交换机FDDI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13.特殊的中继器无源智能14.数据包过滤型防火墙应用级网关型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型防火墙复合型防火墙三、问答题1. 答:ISO/OSI的划分层次的原则如下:(1)网络中不同的节点都有相同的层次。

(2)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3)同一节点内相邻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4)每一层通过接口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5)每层完成各自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不会影响其他层。

(6)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而OSI七层模型的每一层都有清晰的特征。

在OSI/RM中第四至第七层处理数据源和数据目的地之间的端到端通信,而第一至第三层处理网络设备间的通信。

而在这里传输层起到关键的作用,因为传输层为服务提供者和用户之间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架起了一座“桥梁”。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最高层,它定义了用于在网络中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的接口。

表示层主要用于掩盖不同系统间的数据格式,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会话层主要是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控制用户间逻辑连接的建立和挂断,并管理用户会话和对话。

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透明地传送报文。

它管理网络中端到端的信息传送,并向高层屏蔽了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因而是OSI/RM模型中最关键的2 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训一层。

网络层主要任务是定义网络设备间如何传输数据,提供流和拥塞控制以防止网络资源的损耗。

在数据链路层中封装数据包为数据帧,并监测和纠正数据包传输错误。

物理层处于OSI参考模型的最底层。

它定义了通过网络设备发送数据的物理方式,作为网络媒介和设备间的接口,定义光学、电气以及机械特性。

同时也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2. 答:ADSL作为x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线)的一种,它的主要特点是:它的速率可以达到上行1M/下行8M,并且它把线路分成语音,上行和下行3个信道,语音和数据可以共用一对线。

这样为经常使用Internet下载VOD以及多媒体音频资料的用户提供了高速的服务。

而且它充分利用了现有的铜线资源,用户只要在现有的电话线安装ADSL,而运营商不需要进行线缆铺设,节省了大量的支出。

因此,ADSL已经为电信运营商所采用,成为宽带用户接入的主流技术。

3. 答:TCP/IP协议中的分层如表A-1所示。

表A-1TCP/IP协议是目前最为成熟的网络协议系统,取代ISO/OSI的参考模型成为实际的国际标准,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各种网络结构中。

TCP/IP有很多重要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1)使用逻辑编址。

每块网卡都会有一个独特的物理地址,而在计算机连入Internet后,会被分配到一个逻辑地址,即IP地址。

而通过这个IP地址能够很快地搜索到相应的计算机。

(2)提供DNS(Domain Name Server)服务。

虽然TCP/IP拥有IP地址机制,但是为了利于用户记忆,为此提供了以字母为地址并能将它映射为IP地址的服务,这种服务称为域名解析。

(3)TCP/IP有确保信息传输可靠性的特点,这就包括了信息传输的错误检测和监控网络中的信息流量的功能。

(4)TCP/IP有专门的路由选择协议,优化了网络路径的选择。

4. 答:TCP面向连接的服务提供必须首先使发送端的主机与接收信息的目的计算机建立连接。

而这种连接是通过三次握手(Three Hand Shaking)的方式建立起来的。

一旦连接建立起来,相互连接的计算机就可以进行数据交换。

三次握手方式是通过序列号SEQ/确认号ACK的方法来确保连接的正常进行。

5. 答:(1)选择最佳路由发送数据。

当一个报文分组到达时,能将此分组以最佳的路由向前转发出去。

(2)支持多种协议的路由选择,可识别多种网络协议,能连接不同结构的网络。

(3)支持流量控制,分片和重装的功能。

流控指路由器能控制发送端和接受端的数据流量,让双方传输速率更加匹配。

分片和重装的功能说明路由器能在数据单元大小不同的网络之间传输。

(4)过滤功能。

路由器通常是多个网络的汇集点,因此,可在它上面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以防参考答案 3止外界对内部局域网的侵入。

四、思考题答:略。

第2章一、选择题1. D2. C二、填空题1. 屏蔽布线系统开放型办公室布线系统工业布线系统2. 结构清晰,利于管理和维护兼容性好,适应未来的发展灵活性强便于扩充,可靠性高经济合理3. 工作区子系统配线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进线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三、问答题1. 答:智能建筑的基本功能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楼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和办公自动化(OA)。

它们的主要功能如下:(1)楼宇自动化。

楼宇自动化是指用现代电子技术对建筑物内的环境及设备运转进行监控和管理,使建筑物达到安全、舒适、高效、便利和灵活的目标。

具体包括照明控制、门禁、空调控制、电力控制、消防、保安、电梯管理、车库管理等等(2)通信自动化。

通信自动化负责建筑物内外各种图像、文字、语音及数据的信息交换和传输,包括:电话、卫星通信、无线寻呼、会议电视、图文、传真、有线电视等等(3)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是由高新技术所支撑的辅助办公的自动化系统,主要由电子邮箱、文字处理、数据库技术、日常事务管理等部分组成。

2. 答:(1)工作区子系统:一个独立的需要设置终端设备(TE)的区域划分为一个工作区。

工作区由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TO)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线缆及适配器组成。

(2)配线子系统:由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模块、信息插座模块至电信间配线设备(FD)的配线电缆和光缆、电信间的配线设备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等组成。

(3)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至电信间的干线电缆和光缆、安装在设备间的建筑物配线设备(BD)及设备缆线和跳线组成。

(4)建筑群子系统:由连接多个建筑物之间的主干电缆和光缆、建筑群配线设备(CD)及设备线缆和跳线组成。

(5)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间是在每幢建筑物的适当地点进行网络管理和信息交换的场地。

对于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设备间主要安装建筑物配线设备。

电话交换机、计算机主机设备及入口设施也可与配线设备安装在一起。

(6)进线间子系统:进线间是建筑物外部通信和信息管线的入口部位,并可作为入口设施和建筑群配线设备的安装场地。

(7)管理子系统:管理是对工作区、电信间、设备间、进线间的配线设备、缆线、信息插座模4 综合布线技术与实训块等设施按一定的模式进行标识和记录。

四、思考题答:略。

第3章一、选择题1. C2. A二、填空题1.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褐白褐2. 地下一层3. 90米地板下直接埋管法地面线槽布线法电缆槽道法三、问答题1. 答:接地系统设计主要可分为屏蔽保护接地和安全保护接地两种。

(1)屏蔽保护接地。

当建筑物内部和其周围环境存在对综合布线系统的电磁干扰以及布线系统本身产生的电磁辐射时,除了需要采用具有屏蔽功能的线缆和配线设备外,还应有良好的屏蔽保护接地系统,用来抑制外界的干扰,保护信息传输的质量与安全。

在进行屏蔽保护接地设计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综合布线系统中所有线缆应具有屏蔽性能的结构,且利用其屏蔽层组成整体系统时,要注意保持屏蔽层的连续性并应注意保证导线相对位置不变。

②屏蔽层的配线设备端应接地,用户(终端设备)端视具体情况宜接地,两端的接地应尽量连接同一接地体。

若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差不应大于1V(有效值)。

信息插座的接地可利用电缆屏蔽层连至每层的配线柜上,而每一楼层的配线柜都应单独布线至接地体。

工作站的外壳接地应单独布线连接至接地体,一个办公室的几个工作站可合用同一条接地导线,应选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铜导线。

③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在金属槽道或钢管敷设非屏蔽线缆时,槽道或钢管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在两端应有良好的接地。

(2)安全保护接地。

①在下述的任何一种情况下,线路均属于处在危险环境之中,均应对其进行过压过流保护:a. 雷击引起的危险影响。

b. 工作电压超过250V的电源线路碰地。

c. 地电势上升到250V以上而引起的电源故障。

d. 交流50Hz感应电压超过250V。

②满足下列任何条件的一个,可认为遭雷击的危险影响可以忽略不计:a. 该地区年雷暴日天数≤5,而且土壤电阻系统数小于100欧姆米。

b. 建筑物之间的直埋电缆<42m,而且电缆的连续屏蔽层在电缆两端处均接地。

c. 电缆完全处于已经接地的邻近高层建筑物或其他高构筑物所提供的保护伞之内,且电缆有良好的接地系统。

③综合布线系统的过压保护宜选用气体放电管保护器,因为固态保护器价格较高,而且气态保参考答案 5护器已经能提供足够的保护。

④过流保护中为了方便维护,宜选用能够自复的保护器,但其价格比较昂贵,故也可选用热线圈或熔断器。

这两种保护器具有相同的电特性,但工作原理不同,热线圈在动作时将导体接地。

而熔断器在动作时将导体断开。

⑤当建筑物采用外引式泄流引线入地时,布线系统应与建筑物避雷接地分开设置,即采用单独设置接地体的方法,此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如果建筑物利用建筑物结构的钢筋作为泄流引线入地时,宜将布线系统与避雷系统相互连接在一起,即联合接地体的方法,如同楼层有避雷带及均压网(高于30m时每层都设置)时,应和它们进行连接,使整个大楼的接地系统组成一个笼式的均压整体。

2. 答:在建筑群子系统中,各建筑物之间的电缆连接一般可以采用以下的3种方法来实现:(1)架空电缆布线。

架空电缆布线方法是利用电线杆提供空中线路进行敷设,而通信电缆和电力电缆之间的距离需要符合我国室外架空线缆的有关规定。

通常架空电缆穿入建筑物外墙上的U型钢保护套,然后向下延伸,从电缆孔进入建筑物内部。

如果敷设线路上的电线杆都能够利用,那么它的敷设成本很低。

反之,则需要额外的费用来竖立电线杆。

此外,这种布线方法的线路固定,线缆需要裸露在外,因此该方法灵活性差,缺乏对线缆的有效保护,安全性差,而且影响建筑群的美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