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区供水安全保障情况的调研报告根据XX区人大常委会21X年监督工作计划,区人大常委会城建与环资工委组织调研组,在XX副主任的带领下,于11月16日,对我区供水安全保障情况进行调研。
调研组实地走访和察看了XX水库、XX隧洞施工现场、XX公馆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和XX新水厂等,并召开了由区政府、住建局、财政局、水利局、农林局、综合行政执法局、XX水库管理局等单位负责人和部分区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汇报和意见建议,并进行梳理和分析。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区供水情况近年来,我区供水事业取得长足进步,特别是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和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以来,通过全力抓供水能力建设,实现了双水源供水,供水安全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基本满足了XX城乡居民的用水需求。
目前我区平原区域有城乡一体化和乡镇水厂两套独立供水系统,西部各乡镇集镇区为自建水厂或净水装置集中供水,其他较分散的西部山区村庄各自独立供水。
(一)XX水库水源保护措施有力。
我区供水水源取自XX水库。
XX水库是台州市唯一一座以城市供水为主的大(Ⅱ)型水库,是市一级饮用水水源地。
近年来,我区以XX水库入选“全国良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工程”为契机,创新模式、系统治理,通过建成省级水质自动监测站和水库防护网、开展全流域污染整治和全流域生态建设、加大库区监管和执法力度等措施,全力实现XX水库全流域生态品质提升。
213年至今,XX水库水质连续4年达到Ⅰ类。
(二)应急备用水源工程稳步推进。
我区在211年启动建设城市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其中一期工程应急管线总长5公里,连接XX供水公司XX郑泵站至XX新水厂,预防在长引一期管线无法供水时,通过XX郑泵站反向向XX新水厂供水,工程已于212年完工。
二期工程以XX和XX水库作为备用水源,建设管线全长X公里,其中管道长度约X公里,隧洞长约X公里,项目估算投资X万元。
目前XX水库至XX新水厂的应急备用输水管线已实现通水;XX隧洞(总长4公里)已完成X公里,计划于21X年底完成。
这标志着我区多水源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解决了以XX水库为唯一水源的单水源供水安全隐患。
(三)平原城乡供水一体基本实现。
29年,区政府按照城乡统一供水“同网同质同价”的原则,启动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在项目实施中,区政府及有关部门整合全区供水资源,努力筹措建设资金,积极稳妥推进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取得较快进展。
8年来已累计完成投资3亿多元,建成DN1以上管线1多公里,基本实现XX水库以下平原地区乡镇街道供水干管敷设到位。
目前,平原地区的东城、南城、西城、北城、江口、高桥、院桥及北洋、头陀、沙埠、茅畲的部分区域由XX新水厂供水,供水服务面积16平方公里,供水用户超12万户;XX由XX水厂供水。
平原城乡供水一体基本实现。
(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逐年实施。
为解决区内没有纳入城乡一体化大管网供水的饮水安全问题,我区从21年开始实施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专门成立领导小组,投入95万元(其中省级以上补助资金2154万元,地方配套7346万元),区、镇(乡)、村三级联动、多方参与、齐抓共管,进行全区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着重解决了全区239个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受益人口达185万人。
216—21X年,在西部山区的XX、XX、XX、XX、XX等5个乡3个村实施21处农村供水工程,可新增供水规模3752m3d,能解决3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五)二次供水设备监管有序开展。
区住建局严格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城镇居民二次供水设施与管理确保水质安全的通知》《XX市市区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办法》和《XX 市二次供水工程技术要求》等文件,组建二次供水设备验收小组,加强申报管理,严格设计审核,并负责对二次供水水箱清洗消毒(半年1次),切实保证城区高层用户的供水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在供水安全保障工作中存在着问题和困难。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规划工作相对滞后。
近年来随着城区建设力度加大,规划建设面积逐年增大,供水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而我区《城乡供水专项规划》和供水管理办法相对滞后,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和安全保障建设尚未完全进入有序发展状态,影响了城乡供水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群众吃水难仍然存在。
今年以来,降水量比常年偏少。
统计数据显示,21X年1—1月份XX水库面降水量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的634%,入库径流量为多年平均年入库径流量的4.99%,21X年很可能成为仅次于23年的最枯来水年份。
西部山村海拔高、地下水资源缺乏,部分山塘水库,因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水源减少,库区群众吃水难尤为明显。
(三)供水能力有待加强。
XX新水厂(一期)日供水量设计规模为2万吨天,而目前实际供水量一般日14万吨天,最高峰为18万吨天。
而XX水库引水工程一期供给最高为16万吨天,水量缺口达2万吨,夏季高峰期缺口更大。
水量不足水压低,不仅会出现水压不稳定、局部停水现象,还会严重影响消防用水。
而XX水库和西溪水库虽然作为我区的备用水源,但两处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有农田、耕地,均有种植水稻、瓜果蔬菜等农作物,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有待加强;部分农户环保意识薄弱,在水库旁搭建鸡舍、鸭舍,畜禽养殖排泄物直排现象仍有存在,对水源水质造成影响,备用水源存有隐患。
(四)设施安全有待进一步保障。
一是近年来非法、随意和因施工不当损毁供水管线事件时有发生;二是二次供水设施存有安全隐患。
目前我区主要有两种增压设备,分别是有生活水箱的二次供水设备和没有水箱的无负压二次供水增压设施。
有生活水箱的二次供水设备一般多出现在早年开发的高层或小高层小区内,近年开发的住宅项目基本都采用无负压供水设施,直接对水管进行增压,不设水箱。
二次供水设施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和供水安全,而大部分小区供水设施由物业公司管理,少部分由单位或业主自管,老旧小区甚至无人管。
三是XX、XX、XX等乡镇街道仍然以各自的乡镇水厂供水为主,这些乡镇水厂制水工艺简单,供水安全性较差。
三、建议意见供水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保障和改善民生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当前我区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
区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切实履行职责,将供水安全保障做为一项重要民生工作来抓,确保群众饮用水安全和有效供给。
(一)进一步加强水源地管理。
供水安全,源头在水。
饮用水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截污纳管、污水处理、垃圾收运、综合执法等多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仅靠单一部门、乡镇各自为政,难以形成有效合力。
建议区政府要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职责,形成“统一指挥、整体联动、部门协作”的联动协调管理机制,保障各项保护、治理工作的全面推进。
尤其是要加强备用水源XX水库和西溪水库的管理,做好库区、大坝及周围和主要入库溪流的日常保洁和日常巡查工作,建立常态化执法监管机制,确保水源安全。
(二)进一步加强供水工程性措施的落实。
一是立足城乡供水一体化完善城乡供水规划,坚持城区与农村协调发展原则,保质保量加快供排水设施建设,推进供水基础设施向乡镇、向农村延伸,完善公共消防系统,确保群众用水与消防应急供水,真正实现城乡一体。
二是对因客观原因暂时不能纳入XX新水厂供水的西部乡镇,区政府要安排专项经费,全力保障库区饮用水项目建设工程、水管维护等工作。
要科学规划合理开源,在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新建水源工程,提高抗旱供水能力。
对已列入升级改造计划的库区水源工程,要集中力量,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如期完成。
三是要重视备用水源在建工程,在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XX隧道建设进度。
XX水库大坝已纳入21X年除险加固项目,施工单位要及时做好与XX 隧道工程的衔接,确保供水安全。
四是要结合气候变化,加强供水管网保护,防止管网遭受施工损坏、恶意破坏和污染。
要大力改造公共老旧供水管网和落后管材以及漏损严重的管网,提高供水管网质量,保障供水压力,减少管网自然破损和爆裂。
供水企业要建立健全供水管网数字化管理系统,加强供水管线的巡查,及时发现并制止损坏或破坏管网行为,保证群众的正常用水。
(三)进一步加强供水安全监管。
要把供水安全保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企业负责,加快形成供水安全长效管理机制。
要共同做好用水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用水和保护供水设施的意识,严厉打击破坏公共供水设施和危害供水安全的违法行为。
各相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加强指导和监管,合力解决影响供水安全的突出问题。
尤其是要加强二次供水的安全监管。
目前,管理权限规定不明确是二次供水最大的困扰,建议区政府出台二次供水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企业和物业在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维修、管理及验收合格交付使用后的运行、维护等环节的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对二次供水安全的监督检查,保证进入千家万户用水的安全。
**市供水安全保障工作情况汇报211年1月尊敬的各位领导**临江枕海,下辖七镇和**港经济开发区,全市人口约9万,其中户籍人口46万。
目前**供水由供水能力3万吨天的**市二水厂供应,全市城乡实行区域一体化供水,饮用水水源在长江浪港,并建有一座库容45万方的蓄淡避咸水库。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供水安全保障工作,我公司作为全市供水安全保障的直接供水单位,紧紧抓住组织体系、监管措施和原水水质、制水管理、管网维护和应急处置、推进重点工程等六个方面关键工作,有效保障了全市的供水安全,确保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下面,就我公司在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方面做的工作作一汇报。
一、进一步提高认识,完善供水安全保障组织体系供水安全保障工作一直是各界持续关注的焦点。
我们**市委、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一直十分重视供水安全工作,强调供水安全工作不仅仅维系着千家万户,关系到国计民生,更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城市的安全保障形象。
为此根据今年的领导调整,建立了供水安全保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
同时修编了《**市饮用水水源重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保障职责。
市政府专门建立了保护饮 1用水源地安全工作小组,召集水利、环保、港口、港区、海事、规划、安监、国土等部门和沿江各镇进行专题协调,强调加强源头治理、完善应急预案、强化责任意识。
二、加强水源地保护与巡查,确保水源地安全1、加大宣传力度。
除了常规的报纸、电台、电视台的报道宣传外,我们利用“22世界水日”,唤起全市人民保护水源地的自觉性,组织近百名青年志愿者走向市民广场、社区、学校宣传,还深入沿江水源地上下游企业宣传省人大《关于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的决定》中的规定,为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2、及时调整饮用水源地保护范围。
我市以长江水作为饮用水源后,根据水源地保护范围和市政府颁布的《**市二水厂取水口水源保护管理办法》,及时设立了公告牌和保护区界碑,23年我们就根据省政府批准的水功能区划,又竖立了功能区标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