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研报告劳务用工情况

调研报告劳务用工情况

调研报告
劳务用工情况调研报告
按照“下基层”的要求,我于月- 月,在运城分公司就劳务用工情况开展了为期月的调研活动,期间深入3个县局,3个现业分局,3个生产中心,通过对112名劳务用工的工作情况进行调研,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公司劳务用工的基本情况,现报告如下:
一、劳务用工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1、综合素质偏低。

主要体现在学历与技能偏低。

大部分劳务用工为营业和维护人员,其中大专及以上的占到劳务用工总数的18.82%,高中及中专的占到63.02%,劳务用工初级技能居多,更谈不上职称;以前线务员只负责固定电话的装移修,技术含量不高,而今他们要承担负责区域的宽带上网、光速城市、FTTH和PON宽带网的业务营销和维护,技术含量较高,劳务用工素质已不能适应目前的工作需要。

2、队伍不稳定。

主要是线务员,因为他们分布在城区、城乡结合部、农村等不同地方,而且人员较多,涉及面较广。

但是不同地方的工作量不同,尤其是农村偏远地区线务员服务区域大,但维护量不足导致他们以计量取酬的工资,月收入仅六七百元(与时价零工差别较大,目前农村短工日报酬80元以上),一个月开销摩托车油耗和生活费用后所剩无几,
因此部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对企业忠诚度低,流动性较大。

特别是一些干了好多年的线务员,服务区域熟悉,其他运营商也在农村招聘,一些人员流失到其他运营商,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成了其他运营商的培训基地。

3、职业发展规划有待进一步优化。

2009年9月,分公司组织实施了劳务用工薪酬套改,并出台了职级薪档动态调整办法,旨在促进劳务用工的职业发展。

与正式员工相比,劳务用工的职业发展规划才刚刚起步,虽然这一愿景开始真正步入前台,但离职业发展规划的目标甚远。

以前企业往往注重正式员工的职业发展,而忽略了劳务用工自我价值实现的主观需求,使得劳务用工尤其是高素质的劳务用工,产生消极情绪,对企业归属感不强,其组织承诺度较低。

二、目前,我公司针对劳务用工所采取的积极措施
1、优化人员结构,提升业务技能,努力打造优秀劳务工队伍。

主要是提高准入门槛,优化人员年龄和学历结构;强化业务培训,每月组织多项业务活动,每两年举办一次营业人员和维护人员技能鉴定,在一定程度上督促了他们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业务技能。

2、梳理岗位职责,完善考核体系,建立职位薪酬长效机制。

突出“按量取酬,多劳多得”,对可实行计件计量的客服、营业、维护等岗位认定较低职位等级,加大计量绩效比例;对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岗位认定较高职位等级,稳定专业人才。

3、强化业绩导向,做好综合考评,动态调整职级薪档。

每年开展一次以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考评工作,并依据考评内容确定星级用工和优秀用工。

获得上年度星级用工的在下一年度兑现相应等级的星级奖励,获得上年度优秀用工的除享受星级奖励外,还可享受分公司一次性奖励培训,跨单位进行经验交流、学习、授课。

4、保障福利待遇,规范日常管理,切实维护合法权益。

按规定为所有劳务用工办理了国家规定的五项社会保险,保障了劳务用工的切身利益。

同时,分公司也规范了劳务用工的劳保福利待遇,逐步改善与合同制员工待遇差别,使劳务用工更加有企业归属感。

尽管劳务工不是工会会员,但工会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户外拓展训练等都包涵了劳务用工,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凝聚劳务用工队伍,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1、加强与劳务用工的沟通和交流
凝聚劳务用工队伍,要着眼于他们的感情生活,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与情感交流,对他们了解的越多、越透,做起工作来就越主动,越有针对性。

要把他们当做“主人”来关心,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以创造一个能使劳务用工实现自我价值的舒适的工作环境。

要不断满足他们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从维护劳务用工的根本利益出发,切实
保障其切身利益。

一是关心劳务用工。

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关心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工作中的失误、生活中的苦恼、婚恋中的失意、人际关系的磨擦、思想上的苦闷等等,切实关心他们的疾苦,不断改善劳务用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

以诚相待、以情感人,以坦荡的胸怀,敢于和善于向对方展开自己的心扉,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以自己的坦诚和炽热的爱去消除他们的心里屏障,以达到对方从感情上接受自己,从而更好的关注他们的心态变化,情感起伏和言行倾向,找准关心的切入点,有的放矢地去帮其所需、解其所惑、救其所危、排其所难,在他们最困难、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他们面前。

二是尊重劳务用工。

尊重的需要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要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创造、尊重他们的劳动。

要注意聆听他们的心声,体验其复杂的情感,设身处地为其着想,并注意避开对方情感的困惑,搜索对方情感中的症结所在,只有这样,工作才能做到点子上,收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只要心意到了,充分尊重他们,他们才会感受到企业的关爱和温暖。

三是信任劳务用工。

领导的信任能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获得努力工作的动力之源,要从内心信任劳务用工,相信他们会把工作做好,要适度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开展工作。

2、多作正面引导,使劳务用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我国经济体制各种复杂矛盾,一部分劳务用工中也确实产生了这样那样的思想困惑和模糊认识。

有少部分呈现出迷茫状态,集体意识减弱,包容性差。

一些独生子女,他们没有经受过困苦和锻炼,工作上还缺乏经验,思想上极易波动。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他们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事业道路上成败的关键。

做好劳务用工的正面引导,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劳务用工的政治理论学习。

念好“政治”经,上好“理论”课,要以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他们中间广泛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树立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领导的信任,在企业上下形成一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一条心,团结一股劲”的良好氛围。

二是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用服务促发展”的经营理念,积极开展服务创新,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全力为客户提供热情周到、文明优质、规范满意的服务,不断提高社会满意度和职工认可度。

因此,必须加强劳务用工的学习意识、服务意识的培养,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通信服务水平。

三是培养劳务用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

人生价值是在平凡的工作中体现出来的,一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贡献大小,要看他是否热爱自己的事业,是否为事业奉献和努力工作。

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他们
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和集体意识,比如岗前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外出学习机会等多种形式,通过开展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战斗力,提高他们对单位组织的认同和信赖,并以十倍甚至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更好地为企业做贡献。

3、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在劳务用工凝聚队伍工作中的激励和示范作用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于劳务用工树立全心全意服务社会、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意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每位党员都应在企业的各项工作中起表率作用,通过创先争优活动,在企业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积极开展各项劳动竞赛活动,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树立先进典型,充分发挥榜样在劳务用工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激励和示范作用,是做好劳务用工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树立团队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营造典型示范效应,使全体劳务用工向榜样看齐,让其明白提倡或反对什么思想、行为,鼓励他们学先进、帮后进、积极进取、团结向上。

大力培养、发掘、宣传企业的优秀党员、职工和工作集体,以他们为楷模,激励他们更好地为通信事业做贡献,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使他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并从优秀党员、职工和工作集体的示范中受到感染,获得启示,努力在企业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良好氛围。

4、确保劳务用工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激发劳务用工的工作热情
一是政治上关心。

要在职称晋升、外出培训、升职、入党、评优评先等方面和正式员工待遇相同的基础上,尝试引导优秀劳务工入会,使劳务用工和正式员工享有同等的政治待遇。

二是生活上爱护。

要特别关注员工的公平心理,在职业生涯管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降低劳务工因身份差别导致的不公平感知,尽量为他们提供公平的晋升机会、公正的薪酬福利待遇、职业竞争力培训、公正且及时有效的激励措施、公开交流与沟通机制等。

通过各种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与沟通,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全方面了解劳务工的优势和需要,帮助其调整职业发展规划,巩固他们与企业的心理契约,实现员工职业生涯与企业经营发展的双赢。

三是在劳务用工中引入竞争意识。

抓住重点岗位,规范日常行为,建立优胜劣汰长效机制。

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优化劳务用工队伍,并适时给予解决正式编制,引入竞争机制,激励更多的劳务用工积极努力地工作。

劳务用工是一种新型用人机制,针对劳务用工的特点,努力创新劳务用工的管理工作,通过加强与聘用制职工的沟通和交流,正面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保劳务用工的政治和生活待遇,激发劳务用工的工作热情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稳定劳务用工队伍,为
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使他们更好地为企业做贡献。

相关主题